盛 利
(長春通源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超聲心動圖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在外源性心臟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盛 利
(長春通源醫(yī)院,吉林 長春 130000)
目的 針對超聲心動圖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在外源性心臟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研究和討論。方法 選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外源性心臟病患者82例,對所有患者進行入院后常規(guī)檢查,確定病情后,對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隨后對患者進行四肢血管和腹部進行超聲波檢查,觀察并對比患者的診斷結果。結果 對比所有患者的超聲心動圖以及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結果,結果顯示,超聲心動圖能夠確診外源性心臟疾病患者52例(63.41%),剩余30例患者,在超聲心動圖檢查中無法確診,在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中得到了確診。超聲心動圖檢查中出現漏診和誤診患者16例。結論 超聲心動圖檢查在外源性心臟病的檢查上,存在一定的誤診和漏診現象,診斷準確率不高,應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提高外源性心臟疾病的臨床診斷準確性。
超聲心動圖;超聲檢查;外源性心臟疾病;診斷
外源性心臟病是一種常見的心血管內科疾病,主要是由外源性疾病引起,是一種嚴重的心臟病變,威脅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引發(fā)外源性心臟病的因素有很多,例如食管癌、肺癌等,都可能會引起外源性心臟病。超聲心動圖檢查是目前臨床上檢查心臟病變的主要手段,但在外源性心臟病的診斷上,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外源性心臟病檢查和診斷方面,需要配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提高檢查的準確率,從而使患者能夠盡早確診,盡早治療。本文將針對超聲心動圖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在外源性心臟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6月~2016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療的外源性心臟病患者82例,其中男性患者54例,女性患者28例,年齡12~64歲,平均年齡(36.2±6.85),所有患者均符合外源性心臟病患者的診斷標準,與MRI、CTA以及病理診斷并已經通過了倫理委員會的審批。所有患者已經排除不符合診斷標準、臨床資料不齊全或其他惡性腫瘤患者。其中包括食管癌患者14例,肺癌患者8例,肺動脈栓塞患者19例,縱隔腫瘤患者7例,夾層動脈瘤患者23例,其他患者11例。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進行入院后常規(guī)檢查,確定病情后,對患者進行超聲心動圖檢查,使用儀器為Philips HDI 5500,探頭頻率為3.0~4.5 MHz。患者采取平臥或左側臥位,檢查患者的胸骨上凹、胸骨旁、劍突下等部位?;颊卟扇∑脚P位,對患者的四肢血管和腹部進行超聲波檢查,對檢測結果進行詳細的記錄,同時,對比超聲檢查結果與MRI、CTA以及病理診斷結果。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將患者的檢測數據錄入到SPSS 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和分析,采取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表示,P<0.05表示存在差異且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所有患者的超聲心動圖以及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結果,結果顯示,超聲心動圖能夠顯示心臟形態(tài)和位置的改變,初次檢查確診患者52例(63.41%),剩余30例患者在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中均得到確診。在初次超聲心動圖檢查中,出現了16例誤診、漏診患者(19.51%)。
在外源性心臟疾病的臨床診斷上,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往往不能正確診斷患者的病情,需要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等手段,對患者進行確診。超聲心動圖檢查在心臟本身病變的診斷上,具有良好的效果,但在外源性心臟疾病上,則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在臨床診斷中,一旦患者發(fā)現心臟不適,到醫(yī)院就進行檢查,如果無法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則會延誤患者的治療時機,不利于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應配合腹部超聲、外周血管超聲檢查等手段,彌補超聲心動圖檢查的缺陷和不足,提高了外源性心臟疾病的檢出率,減少誤診和漏診現象的發(fā)生,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肯定了心動圖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在外源性心臟疾病的臨床診斷上的價值,被廣泛應用于臨床實踐。另一方面,心動圖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的方式也進一步擴展了診斷思路,例如,很多外源性疾病例如肺癌、縱膈腫瘤等,主要的臨床癥狀為心臟受壓,在采用超聲心動圖檢查中,可以顯示心臟的形態(tài)變化和狀態(tài),因此可以進行明確的診斷。同理,對于一些心臟內腫瘤患者,如肝癌以及腎癌轉移導致病變,通過超聲心動圖檢查無法明確外源性疾病的來源,此時,也可以聯合腹部超聲檢查,直接對患者的腎臟和肝等部位進行檢測,有利于患者的臨床治療。在一些外周血管病引發(fā)的心臟異常疾病診斷中,也可以采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提高疾病的檢出率。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82例外源性心臟病患者進行檢查和診斷結果分析,發(fā)現超聲心動圖的確診率為63.41%,即其中52例患者在初次檢查中能夠得到確診,但同時也存在一定的誤診和漏診概率,約為19.51%,即其中有16例患者出現了漏診和誤診。在超聲心動圖檢查中無法確診的30例患者,在腹部及外周血管超聲檢查都得到了正確的診斷。由此可見,超聲心動圖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在外源性心臟疾病中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1] 張 臻,龐 雄.超聲心動圖聯合腹部、外周血管超聲檢查在外源性心臟疾病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6.
[2] 王國輝.心臟及外周血管超聲檢查在肺栓塞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合理用藥志,2015.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540.4+5
B
ISSN.2095-8242.2017.23.44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