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
摘要:故障是拖拉機使用過程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闡述了故障檢查診斷應遵循的基本原則,及拆卻和少拆卸故障檢查方法,以提高拖拉機故障診斷效率。
關鍵詞:拖拉機;故障;檢查診斷
中圖分類號:S219文獻標識碼:Adoi:10.14031/j.cnki.njwx.2017.02.043
拖拉機故障,是指其性能已不符合規(guī)定的技術指標時的技術狀態(tài)。如:拖拉機的牽引力下降,發(fā)動機燃油、機油消耗量增多,啟動困難,排氣煙色變濃,機體內出現(xiàn)敲擊聲,離合器分離不清,轉向、剎車失靈,行走部分跑偏、打滑、脫軌,漏氣、漏水、漏油等。拖拉機有了故障,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因為有了故障的拖拉機繼續(xù)工作,不僅其動力與經濟性指標下降,使用操縱性能變壞,還常常引起零件加劇磨損,甚至導致事故性損壞。所以發(fā)現(xiàn)拖拉機技術指標超出了允許限度時,要及時查找故障,正確對故障進行診斷,分析故障產生的原因,及時排除故障。
1拖拉機故障檢查診斷應遵循的基本原則
對故障原因進行檢查判斷時,為了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必須遵循以下基本原則:(1)對故障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正確認識。故障的外在表現(xiàn)形式有作用反常、聲音反常、溫度反常、外觀反常、氣味反常、消耗反常等,對這些常見的反常的現(xiàn)象要知道它的根源在哪。(2)對故障拖拉機的機型要熟悉,了解其構造特點及工作原理,在診斷故障時能夠有的放矢,避免盲目拆卸,養(yǎng)成先思考后動手的習慣。(3)按故障因素出現(xiàn)的可能性大小排序,進行分析檢查。根據各機型的特點,分析檢查,由表及里,從簡到繁。也可以采用“先查兩頭,后查中間”的方法。(4)盡量不拆卸或少拆卸柴油機零件。拖拉機上許多配合件的配合精度都要求很高,拆卸會破壞零件之間的配合,造成新的損傷,因此要盡量進行不拆卸診斷。(5)盡量用不拆卸檢查儀器進行檢查。用儀器進行檢測是最科學的方法,在不拆卸或少拆卸的情況下,對拖拉機進行檢查,既能提高診斷的準確性,又能減少機器損傷。如發(fā)動機冷卻液溫度不正常的原因很多,如果利用紅外線測溫儀、尾氣測試儀和故障診斷儀進行故障診斷,就能快速查詢到故障點。(6)對檢查結果綜合分析,辨別是非,決定取舍,推理判斷。
2不拆卸和少拆卸故障檢查法
(1)感覺診斷法。是指憑直覺判斷機器故障,是農機維修中比較常用的方法,這種方法不用復雜的檢測儀器,不受場所和條件的限制,省工省力、簡便易行。在目前現(xiàn)代化的檢測儀器設備還沒有得到普遍推廣應用的條件下,隨時正確運用眼看、耳聽、手摸、鼻嗅等感覺判斷方法對拖拉機進行經常性的技術監(jiān)測。
(2)測量法。使用量具對機車有關技術數(shù)據進行測量,以判斷故障的原因。例如:離合器分離不清、剎車不靈等故障,可測量離合器踏板、制動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符合要求,如踏板自由行程過大,表明是故障的原因,則應進行調整,排除故障,反之,則另找原因。
(3)儀器檢查法。利用現(xiàn)代科技手段對機車的技術狀態(tài)或內部缺陷進行檢查,以診斷故障發(fā)生的部位、原因。如采用拖拉機不拆卸診斷儀、機車探傷儀、發(fā)動機功率油耗檢測儀等來檢查發(fā)動機氣缸壓縮力大小、發(fā)動機功率、油耗等技術狀況,以診斷機車故障。
(4)隔除診斷法。隔除診斷法在檢查與判斷故障時,部分地隔除或隔斷某系統(tǒng)某部件的工作,通過觀察征象變化來確定故障范圍的方法稱為“隔除診斷法”。一般地說,隔除、隔斷某部位后,若故障征象立即消除,即說明故障發(fā)生在該處;若故障征象依然存在,便說明故障在其它處。例如:當多缸發(fā)動機工作時有冒黑煙現(xiàn)象,究竟是哪個缸有了故障,利用的“斷缸法”就屬于隔除診斷法。
3不拆或少拆檢查診斷方法在柴油機上的應用
(1)不減壓轉動飛輪,判斷壓縮力的大小。如在壓縮時有漏氣聲,可以分別從進氣管、排氣管和曲軸箱處聽出漏氣部位,找出壓縮力下降的原因。如有氣缸壓力表,可將噴油器拆下,用氣缸壓力表直接量出壓縮壓力。通過以上檢查,可以查出氣門與氣門座、活塞環(huán)與缸套是否密封,氣缸墊是否損壞。
(2)卸掉皮帶,上下扳動飛輪,檢查曲軸主軸頸與主軸瓦的間隙,如有明顯的響聲,說明間隙過大。前后推動飛輪,可以判斷曲軸軸向間隙。檢查時一般可憑經驗判斷,如借助固定在機體上的百分表則更為準確。
(3)拆下氣缸罩蓋,將活塞轉到壓縮上止點,用厚薄規(guī)檢查氣門間隙,并搖車觀察氣門運動狀況。
(4)從油箱開始逐段檢查低壓油路,看油路是否暢通,然后逐步檢查高壓油路。 拆下高壓油管,搖車觀察泵油情況,活動手油門,了解大、小油門泵油量,用手指按住出口,初試泵油壓力。將噴油器拆下,在嘴油泵上接上高壓油管,將噴油器裝在氣缸外,用手油泵或搖發(fā)動機使其噴油,觀察霧化情況,檢查噴油壓力。憑經驗感覺檢查噴油壓力的方法是:把手放在距噴油器約300 mm處,如噴出的油打在手心上有力,說明壓力符合要求。此外,還應觀察多次噴油后噴油器是否有滴油現(xiàn)象。如有噴油器試驗臺,可在試驗臺上調試。有經驗的駕駛員能通過傾聽噴油聲來判斷噴油壓力,噴油聲清脆,表明壓力正常。
(5)通過以上檢查,一般能夠確定發(fā)動機能否啟動。對能啟動的發(fā)動機應盡量發(fā)動起來,短時間空運轉,看機油指示器是否升起來,傾聽發(fā)動機運轉時聲音是否正常,有無敲擊聲,觀察排氣煙色。了解潤滑系、冷卻系及其它部件的工作情況;測量曲軸箱內氣壓和機油溫度,了解發(fā)動機運轉中是否平穩(wěn),對各部件工作情況做進一步的分析和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