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寧華
我送“個性學生”的“三味奶酪”
文︳楊寧華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痹谟龅侥切┚髲娙涡?、強詞奪理的“個性學生”時,使用下面的“三味奶酪”,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班的A同學,原本品行俱佳。但在父母離異后,就自暴自棄,成為了一個讓所有老師頭疼的“個性學生”。一次他沒完成作業(yè),受到實習老師的批評,他竟然指著實習老師的鼻子說:“我父母都不管我,你怎么要多管閑事呀?”實習老師當場被氣哭了。班干部批評他時,他還振振有詞:“我又沒打她,只不過指著她鼻子罷了。道歉,門都沒有?!蔽业弥闆r后,把他帶到辦公室。進了辦公室,他還是一臉不屑地偏著頭。我拿過一張椅子,平靜地說:“請坐?!彼云^:“我不坐。”“坐下就坐下,我又不是批評你?!蔽野岩巫酉蛩磉吪擦艘幌?。他坐下后,看了我一眼,欲言又止的樣子?!澳悻F在什么感受?”我平視著他。他的嗓音有些顫抖:“我很激動?!蔽腋F追不舍:“為什么激動?”他哽咽道:“我長這么大,這是第一次在辦公室坐著和老師說話?!薄斑@是你被老師尊重的結果?!蔽翌D了頓,又繼續(xù)說道:“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實習老師也是老師,她應該得到同學們的尊重?!薄袄蠋?,我錯了?!彼酒饋恚蛭已肭蟮溃骸袄蠋?,我這就向實習老師道歉去?!焙髞硭坏懒饲?,還和實習老師成了好朋友。
尊重別人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對于不尊重他人的學生,采用設身處地的教育方式,讓他在“被尊重”中體驗“尊重”,這比單純、直接的說理效果好得多。
一次課間我去教室,誰知當我一推教室門,掛在門框上的一大杯水直接淋在我頭上。一剎那間,我的肺都要氣炸了。正要大發(fā)雷霆時,我一眼瞥見班上的“搗蛋大王”B同學一改往日桀驁不馴的神態(tài),滿臉通紅,手足無措。這時我突然改變了主意。我邊捋頭發(fā)上的水,邊笑著對教室里的學生說道:“這是哪位同學未卜先知呀,知道咱們今天學習高爾基的《海燕》,讓暴風雨提前來臨。”說完我就離開了教室,沒有去追查元兇。接下來我改變計劃,提前學習《海燕》一文。整堂課上,學生都非常配合,B同學也一改往日屢做小動作的壞習慣,認真聽課。課后,他在辦公室當著許多老師的面,發(fā)自肺腑地向我認了錯,并保證以后一定會改好。后來他真的說到做到,成為了班里的紀律委員。試想當時如果我不是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說不定他還是班上的“刺頭”。
“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睂τ谶@些未成年的“個性學生”,我們應多給些寬容讓他們帶在成長的行囊中。當然寬容不是縱容,犯了錯誤就該改正。
班上有一調皮學生,連續(xù)幾次不做作業(yè),還說忘帶了。我詢問了家長,得知他回家根本沒做作業(yè)的事實后,找到他時,他還是信誓旦旦地說他做了作業(yè)。我沒有拆穿他,只是淡淡一笑:“明天你還忘記帶作業(yè)本的話,你爸說他幫你送到學校來?!闭f完后我就離開了教室。
放學后,課代表跑來告訴我,該同學整個下午的課間都在補作業(yè)。聽到這里,我釋然了。
幾天后的活動課,我悄悄地問起他這件事,他先是笑了笑,然后默默低下了頭。我盯著他,讀懂了他的眼神;他看了看我,我相信他也讀懂了我的眼神。后來,再也沒有聽見任課老師反映他沒做作業(yè)。
鄭板橋“難得糊涂”,我們老師也可以偶爾“迷糊”。
(作者單位:湘潭市雨湖區(qū)鶴嶺鎮(zhèn)南谷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