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嘉定區(qū)豐莊中學 朱怡怡
課堂師生交往行為是課堂教學中極為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所產(chǎn)生的行為。通過數(shù)字化課堂觀察研究表明,師生關系是一個多層面的關系體系,是由教學關系、情感關系、道德關系等多層面的關系所構成。《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明確指出,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過程,是師生交往頻率最高的時段。良好的課堂師生交往行為是符合綠色課程指標中提出的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要求的。
“課堂觀察”作為一種研究課堂的方法,由美國課堂研究專家弗蘭德斯1960年提出,
是觀察者運用一定的工具對課堂的運行狀況進行記錄、分析和研究,以此謀求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和教師課堂行為優(yōu)化的一種課例評析活動。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是南京師范大學朱雪梅教授研發(fā)的“多元交互式”課堂觀察軟件平
臺。這是一款數(shù)字化的課堂教學評估軟件,它將專門化的各類課堂觀察量表嵌入到平臺中,觀察者在聽課過程中利用移動終端,采集“教”與“學”的表現(xiàn)性數(shù)據(jù)信息,通過后臺計算與圖形化處理后,直接為評估結論提供客觀的量化證據(jù),實現(xiàn)科學的課堂診斷,從而達到矯正偏差性教學行為的目的。
本學期我有幸參與了我校政治課堂觀察小組,每次聽課時都會認真準備好評價量表,聽課也更認真了,只有這樣才能細化量表中的每個條款,給予授課者更客觀的評價,從而互相學習,改進自身的教學。
1.是師生情感培養(yǎng)溝通的過程
傳統(tǒng)教學的弊端警告我們,教學并不是教師簡單的把所備好的課直接注入學生的頭腦,有效的教學效果是師生共創(chuàng)的,因為學生是有頭腦有情感的人。要想讓學生真正喜歡課堂,教師就要喜歡學生,融入學生的心靈,與學生建立情感,通過良好的交往達到教學相長效果。一個好老師,情感豐富,語言風趣,上課有激情,從眼神中,還有得體的言語中,可以看出老師對孩子們的喜愛,以弗蘭德斯為代表的課堂觀察研究將課堂分為“直接教學”、“間接教學”兩大類。
2.交往是信息交流、教學相長的過程
課堂教學的生命力就體現(xiàn)在師生間、學生間的動態(tài)信息交流,這種信息包括知識、情感、態(tài)度、興趣、價值觀等方面以及生活經(jīng)驗、行為規(guī)范。課堂師生交往不僅包括言語、文字或各種非言語的交流,清晰、成功的教學,還必須以特定的概念或術語來實現(xiàn)師生對具體內(nèi)容的共同理解。一堂好的課,課堂氣氛熱烈,學生回答落落大方,整體朗讀整齊響亮,老師的點評也非常有針對性,善于用贊美的語言,對回答錯誤的學生非常機智地糾正和給予更好的建議。
1.熱愛尊重了解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熱愛孩子是教師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從心底喜歡孩子包括那些所謂的后進生是一個教師所需具備的品德與涵養(yǎng)。在六年級《科學改變生活》,上課前,利用課間,我與學生聊了很多,關于他們喜歡的科學書籍,關于他們生活中所喜歡用的電子產(chǎn)品,關于他們關心的新聞和電視等等。正是在了解學情的基礎上,設計了學生喜歡的“科學知識知多少”競賽活動,拉開了師生課堂交往的序幕,在緊張而熱烈的氣氛中,我和學生都相互學到了很多科學有趣的知識,更重要的是,課堂吸引了大部分的孩子,有的孩子課外閱讀還是比較多的,一下子展現(xiàn)了出來,令其他同學是刮目相看。而作為教師角色的我進一步獲取到學生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學生的課堂行為、個性特點、家庭環(huán)境和人際關系等方面,并且我充分利用各種機會與學生進行積極地互動,以實現(xiàn)師生融洽的交往。
2.建立公平公正評價機制,多鼓勵,樹立學生自尊自信
一般來說,課堂上教師更喜歡與參與積極性高的學生交往,但教師還應鼓勵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交往,包括中等生和后進生,以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與成長。
在這一課中,科技產(chǎn)品便捷了我們的生活,小王同學做了《我的一天》這個視頻,不了解這個學生的人看了以后一定會覺得他肯定是個成績很好的學生,其實不然,課前與他們的班主任溝通中了解到他平時語數(shù)英方面的成績并不突出,但是視頻制作方面是好手,而我不要他的成績,要他的技術,很快我把任務給了他,沒想到一個雙休日之后全部完成了。因為他的作品也獲得了期末免于書面考試的獎勵,他更是驕傲和自豪了??梢?,與這樣的學生深入交往是多么重要,不僅是優(yōu)化了我的課堂,更是挖掘了他們的潛能和提升了自信。
3.加強教師自身修養(yǎng),做好師生交往的榜樣
自身修養(yǎng)包括道德品質(zhì)、語言感染力、信息多樣化等能力。教師的人格特征、教師對學生的態(tài)度、教師在教學中的情感投入程度、教學風格等,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對自己的信心、課堂氣氛以及學生的對學習活動的投入等等,從而對師生交往產(chǎn)生重要影響。
自從參加了課堂觀察小組的聽評課交流活動,在備課與上課中時刻會浮現(xiàn)量表中的各個指標,因為這些指標導向性比較明確,同時可以很好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有了數(shù)字化的觀察量表,可以及時根據(jù)前一個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進行教案的修改,爭取在下一個班有更好的突破。
根據(jù)課堂觀察關于師生交往評價量表,《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這一課,我認為的在最成功的一個班所上的課,數(shù)據(jù)如下:學生交流相互評議占28%,學生質(zhì)疑教師解答占23%,指導學生討論或辯論占10%,教師激情感染、班級氣氛熱烈占18%,等等??梢?,數(shù)字化觀察課堂,促進了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也大大的提升了師生之間的交往。數(shù)字化課堂,學生才是課堂上的主人,教師是引導者,我們在課堂上要給孩子們更充分的空間與時間,讓孩子們在生生交往、師生交往中迸發(fā)出更多的閃光。
我認為數(shù)字化觀察初中政治課堂師生交往行為的實踐,對有效課堂教學有著重要意義,是新時期新課改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教學過程中良好的師生、生生交往行為有助于建立良好、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熱愛學習的良好習慣;有助于教師加強自身心理、師德修養(yǎng),提高業(yè)務水平;更有助于優(yōu)化整個教育教學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