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重點論述了鄭麥103的優(yōu)良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以便在小麥生產(chǎn)中能夠起到參考作用。
關鍵詞:鄭麥103;特性;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2.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088
1 鄭麥103的突出特性
1.1 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抗逆性及廣適性
該品種3要素協(xié)調(diào),具有高產(chǎn)特性,穗數(shù)39.7~42萬穗/667m2,穗粒數(shù)31.3~34.0 粒,千粒重43.1~48.2g。2011—2012年度河南省冬水Ⅰ組區(qū)域試驗,增產(chǎn)點率66.7%,平均每667m2產(chǎn)466.2kg,比對照周麥18增產(chǎn)3.1%;2012—2013年度河南省冬水B組區(qū)試,13點匯總,增產(chǎn)點率100%,平均每667m2產(chǎn)522.6kg,比對照周麥18增產(chǎn)5.8%;2013—2014年度河南省冬水A組生產(chǎn)試驗,16點匯總,15點增產(chǎn),1點減產(chǎn),平均每667m2產(chǎn)563.4kg,比對照周麥18增產(chǎn)6.0%。 2016年鄲城縣虎崗鄉(xiāng)3.33hm2示范田,平均每667m2產(chǎn)達632kg;該品種屬半冬性中晚熟品種,抗寒性好,不易產(chǎn)生冬季凍害和倒春寒,后期耐高溫,抗干熱風,成熟時落黃較好;該品種適應強、適宜范圍較廣,早中茬中高產(chǎn)地塊都可種植,適宜種植范圍廣,在河南除南部稻茬麥區(qū)外都可種植。
1.2 冬前分蘗力較強
冬前分蘗力較強,大分蘗成穗,成穗率高。
2 配套高產(chǎn)栽培技術
2.1 適期播種、合理密植
在河南區(qū)域其最佳播期10月10—15日,過早冬前分蘗過多或過旺,容易造成脫肥現(xiàn)象;過晚則生育期受到影響,容易貪青,不利于該品種的成熟。在播種前要進行藥劑拌種,可用40%甲胺磷乳油50mL+2.5%適樂時20mL+3%敵萎丹40mL兌水4~5kg拌麥種50kg,小麥全蝕病發(fā)生嚴重的地塊可用全蝕凈種衣劑20mL0.5~0.75kg拌麥種6.5~7.5kg,減輕地下害蟲及其它一些病蟲的為害;播種前要曬種,提高芽率和芽勢。
該品種因為冬前分蘗力極強,所以播量不易過大,適播期內(nèi)播種,每667m2基本苗15萬左右即可,若晚播可以適當提高播量。由于鄭麥103株行間通風透光性較差,播種時最好實行寬行播種。適宜播深是根據(jù)土質(zhì)、土壤墑情而定,一般3~4cm為宜。如果土壤質(zhì)地粘重、墑情較好,可適當淺些;土壤質(zhì)地疏松、易于干燥的砂壤土,可適當深些;但一般不超過5cm。應注意在土壤墑情、肥力較好的土壤播種過淺,會在苗期產(chǎn)生大量的無效分蘗。
2.2 搞好麥田化學除草和小麥化控
麥田化學除草的最佳時期為年前11月底前后,小麥3~4葉,雜草2葉1心,效果最好。方法:每667m2施5.8%麥喜懸浮劑10mL+草酸炔30 mL、或者5.8%麥喜懸浮劑10mL+金馬40mL,防止重噴或漏噴。鄭麥103抗倒性一般,應進行化學防控,方法:小麥起身前667m2用15%多效唑30~50g,加水30kg噴灑,可抑制小麥基部節(jié)間伸長,控制旺長,抗倒伏能力增強或在小麥拔節(jié)期,每667m2用助壯素15~20mL,對水20~60kg葉面噴施,可使植株矮化,莖基部粗壯,具有顯著的抗倒伏作用,增加產(chǎn)量。
2.3 澆好水、合理追肥
澆好底墑水,在小麥播種時若果墑情不足,應在小麥播種前后,注意澆水造墑,保證該小麥品種一播全苗;澆好越冬水,保證麥苗能夠安全越冬,時間一般在12月中下旬,小麥進入越冬期前;在小麥孕穗期,也是小麥需水的敏感期,墑情不好,要澆足水,保證小麥能夠成功孕穗揚花。
鄭麥103冬前分蘗較強,這樣很容易造成麥田脫肥,所以在春季要及時追施氮素肥料,保證小麥中后期對養(yǎng)分的需求??煞?步:在返青起身期,每667m2追施10~15kg尿素;在小麥拔節(jié)初期每667m2追施尿素8~12kg;在小麥生長后期要進行葉面噴肥,以減緩小麥衰老,增加小麥籽粒的千粒重。
2.4 綜合防治病蟲害
小麥地下害蟲的防治可結(jié)合整地及藥劑拌種進行防治;小麥害蟲主要有小麥螨蟲、蚜蟲、吸漿蟲及小麥線蟲等,要在不同時期有針對性的防治;小麥中后期病害防治,該小麥品種具有中感白粉病、紋枯病,高感小麥赤霉病的特性,所以應重點防控??稍谛←湻登嗥鹕砥诿?67m2用12.5%烯唑醇可濕性粉劑20~30g或30%三唑酮乳油100mL兌水50kg噴施,對小麥紋枯病防治,在4、5月份白粉病高發(fā)時期,每667m2施30%的戊唑醇8mL進行噴施,同時可防治小麥銹??;在小麥揚花初期,不論是否有陰雨天都要每667m2施40%多菌靈150g+20%三唑酮100mL兌水30kg對準穗部均勻噴霧,如果遇到陰雨天,雨后按同樣藥品計量再重噴1次。在小麥生長中后期,可根據(jù)小麥田間病蟲害發(fā)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多種藥劑混合的方式進行綜合防治。
2.5 收獲
小麥在蠟熟末期收獲,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入倉。
作者簡介:王紅梅(1981-),女,本科,助理研究員,主要從事農(nóng)作物栽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