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鑫,劉士甫,康書慧
(石家莊市第五醫(yī)院結核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肺結核中的肺功能檢測分析
張 鑫,劉士甫*,康書慧
(石家莊市第五醫(yī)院結核科,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目的 研究肺功能檢測在不同肺結核患者中的應用,并總結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的規(guī)律。方法 入選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初治肺結核患者,選擇200例分為4組,浸潤性肺結核(50例)、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50例)、粟粒性肺結核(50例)、支氣管結核(50例),經(jīng)過抗結核治療半年,比較4組肺結核患者治療前后肺功能變化。結果 粟粒性肺結核肺功能指標在4組中最差,浸潤性肺結核治療后的各項肺功能指標最優(yōu),支氣管結核與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治療后肺功能無顯著差異。結論 肺功能檢測對評價肺結核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效果、預后,有重要意義。
肺結核;肺功能;分析
肺結核(pulmonary tuberculosis PTB)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f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具有傳染性。其主要病原體為結核分枝桿菌,傳染源為排菌的肺結核患者,通常通過呼吸道傳播進行傳染,其病理變化
主要有炎癥變質、滲出以及增生三種,同時還有結核結節(jié)與干酪樣壞死這一診斷特征[1]。據(jù)統(tǒng)計[2],我國14億人中約有5.5億人曾經(jīng)感染過肺結核,而目前患有活動性肺結核病人約450萬,每年大約有140萬新發(fā)病例,而因患結核病死亡每年約13萬。
肺功能檢測是臨床中對呼吸系統(tǒng)疾病進行判定的常見檢測,可應用于早期檢出肺、氣道病變,同時用于尋求呼吸困難的原因,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評定藥物和其他治療方法的療效,評估胸肺外科手術耐受力,以及危重患者的呼吸監(jiān)護等[3]。本研究肺功能對評價肺結核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效果、預后,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初治肺結核患者,并將患者按病理分型進行分組,其中浸潤性肺結核組50例,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組50例,粟粒性肺結核組50例、支氣管結核組50例。其中,浸潤性肺結核組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齡在52~77歲之間,平均(67.5±4.6)歲。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組男性31例,女性19例,年齡在54~77歲之間,平均(68.5±4.3)歲。粟粒性肺結核組男性34例,女性16例,年齡在54~80歲之間,平均(65.0±4.0)歲。支氣管結核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齡在50~76歲之間,平均(66.5±4.3)歲,4組患者的性別、平均年齡、平均身高及體重等基線特征大體一致,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 入選標準
①符合2001年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標準[4]。②排除其他肺部疾病如肺纖維化以及心肺功能異常者;③排除肺結核合并糖尿病、肺結核合并高血壓等肺結核伴有其他基礎疾病者;④排除肺結核合并上呼吸道感染者;⑤排除肺結核合并嚴重意識障礙及精神障礙者,如肺結核合并抑郁癥等。
1.3 方法
①采用肺功能儀(德國耶格)檢測所有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肺功能,包括第1秒用力呼氣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F(xiàn)EV1/FVC,最大通氣量(MVV),肺總量(TLC),肺一氧化碳彌散量(DLCO),殘氣量(RV),殘總比(RV/TLC)。②對4組患者的肺功能進行結果記錄并對結果進行分析總結。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分析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對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數(shù)表示,比較采用x2檢驗,P<0.05則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粟粒性肺結核組其肺功能指標在4組中最差,浸潤性肺結核治療后的各項肺功能指標優(yōu)于其他3組,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結核?。╰uberculosis)是結核桿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常侵犯肺、腸道、腎、骨關節(jié)等全身各器官,其中肺是結核桿菌最易侵犯的器官。肺結核是一種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其發(fā)病率高,危害大已經(jīng)引起廣泛關注,1995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將每年3月24日作為世界防治結核病日。肺結核患者是最大的傳染源,因此加強病例的發(fā)現(xiàn)是實現(xiàn)結核病控制目標的重要條件[5-6]。肺結核的基本病理特征為滲出、干酪樣壞死及其他增殖性組織反應,可形成空洞,導致肺組織廣泛纖維化和支氣管狹窄,并損害肺功能[7-8],許多文獻報道[9-11]肺結核的肺功能表現(xiàn),但多是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測,沒有做治療前后對比,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粟粒性肺結核肺功能指標在4組中最差,浸潤性肺結核治療后的各項肺功能指標優(yōu)于其他3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支氣管結核與慢性纖維空洞型肺結核治療后肺功能無顯著差異。分析其原因,考慮可能與以下:①粟粒性肺結核又稱血行播散型肺結核病,患者由于支氣管周圍肺門或縱隔淋巴結干酪樣壞死破入附近的靜脈(如無名靜脈、頸內(nèi)靜脈、上腔靜脈),含大量結核菌的液化物經(jīng)右心和肺動脈播散至雙肺所引起明顯的呼吸道癥狀。②患者在初期癥狀不明顯,待具有全身癥狀如低熱、乏力、食欲不振、咳嗽和少量咯血等癥狀嚴重時方來就診。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病程相對較長,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多較差,從而影響其呼吸肌的功能,營養(yǎng)不良導致的肺功能下降[12-13]。
綜上所述。不同類型的肺結核,治療前都有較明顯的肺功能損害,其程度與病灶范圍呈正相關,規(guī)范治療后各型肺結核肺功能明顯好轉。肺功能檢測對評價肺結核患者的病情及治療效果、預后,有重要意義。尤其是粟粒型肺結核,需要提示患者及早發(fā)現(xiàn)并積極規(guī)范治療,以減輕患者肺功能損害,提高患者預后生存質量的關鍵[13]。
[1] 譚守勇.肺結核的診斷與治療進展[J].新醫(yī)學.2006,37(4)∶266-268,233.
[2] 秦 超,張煒平,吳 琦.住院肺結核患者心理健康及社會支持情況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10,32(3)∶140-143.
[3] 鄭勁平.關于制定我國用力肺功能檢測質量控制指引的建議[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4,27(10)∶716-717.
[4] 中華醫(y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肺結核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01,24(2)∶70-74.
[5] 田本淳,孟憲鵬,呂書紅,等.2006年全國公眾結核病防治知識核心信息知曉情況調(diào)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8,24(6)∶409-412.
[6] 張?zhí)旌?涂陽肺結核患者家庭密切接觸者調(diào)查研究[D].北京∶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09.
[7] 米志奎,陳小平.肺結核板式組合藥化療的依從性因素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1,15(10)∶1247-1248.
[8] 李 丹,杜德兵,何 建,等.肺結核患者血清干擾素-γ及白細胞介素-4水平與肺功能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1, 18(3)∶301-302.
[9] 李 琦.肺功能測定的臨床應用[J].中國防癆雜志,2001,23(4)∶253-255.
[10] 向 繁.肺功能檢測在肺結核診斷中應用臨床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0,31(9)∶1158.
[11] 張煒平,許 龍.80例肺結核患者的肺功能檢測分析[J].醫(yī)學綜述,2009,15(8)∶1251-1253.
[12] 盧春麗,劉秋玲,胡秋桂.肺結核住院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與肺功能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07,12(2)∶136,137.
[13] 崔冬梅,馮玉芹,等.肺結核治療轉歸與肺功能的變化關系[J].中國實用醫(yī)刊,2012,39(6)∶72-73.
本文編輯:吳 衛(wèi)
R521
B
ISSN.2095-8242.2017.35.6759.02
劉士甫,碩士,主治醫(yī)師,研究方向:結核病的診斷、治療,E-mail:45892394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