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摘要:當前在設計藝術教育中景觀設計教學備受關注和重視。隨著社會經(jīng)濟、科學技術和信息網(wǎng)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傳統(tǒng)的景觀設計也實現(xiàn)了“質(zhì)”的飛躍,在進行景觀設計時適當使用計算機輔助軟件已經(jīng)成為景觀設計者必備的技能。計算機輔助軟件就如同手中的筆,是展現(xiàn)設計者理念和思維的工具。怎樣讓學生也熟練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軟件,并在景觀設計中合理運用,是當前景觀設計教學者需要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關鍵詞:景觀設計;CAD軟件;3D軟件;PS軟件
中圖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6)30-0114-02
隨著現(xiàn)代城市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與精神水平的不斷提升,對城市各處景觀設計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景觀設計不單單要與城市區(qū)域的景觀體系和布局融合,還要能體現(xiàn)地域文脈特征,滿足人們精神和視覺的享受。而且城市環(huán)境藝術的重心也在于景觀的個性化設計。故景觀設計必須嚴格遵循綠色、生態(tài)、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理念[1]。作為教育者,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重任,怎樣運用計算機輔助軟件進行景觀設計教學,為國家培養(yǎng)出一批又一批合格、優(yōu)秀的景觀設計者,本文將對此進行探討。
1 景觀設計中常用的計算機輔助軟件
1)Auto CAD軟件。CAD軟件屬于交互式繪圖軟件,專門針對微型計算機研發(fā)的,其功能強大,能繪制任何形狀的二維圖形,在繪圖精準度、繪圖速度和可修改性方面都是傳統(tǒng)手工繪圖難以媲美的。尤其是繪制建筑施工圖紙以及建模,而且在二維渲染圖里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Photoshop軟件。Photoshop軟件主要在透視表現(xiàn)圖和平面渲染圖的后期制作中使用,在CAD、3D、SU中生成的線條圖都能使用此軟件做進一步加工。然后利用Photoshop的剪輯、圖像縮放、濾鏡處理、色彩調(diào)整等功能,實現(xiàn)色彩和材質(zhì)的細膩表現(xiàn)。最后就可以增加草坪、車輛、植物等配景設置。
3)3ds max軟件。此軟件是運用十分廣泛的三維制作軟件,能創(chuàng)建精準的景觀模型,在園林景觀設計、游戲設計、廣告設計、建筑設計等領域都有使用。3ds max7和CAD及Light scape兩種軟件都能兼容,可將CAD文件導入其中實施編輯,轉化成三維模型實現(xiàn)高級渲染,也可導出到Light scape實現(xiàn)渲染。
4)Sketch Up軟件。此軟件是直接針對設計過程的一款工具,能快速地創(chuàng)建、顯示與編輯三維建筑模型,組件庫里有提供植物庫,也能快速地實現(xiàn)景觀表現(xiàn)[2]。相較于3ds max軟件來說,此款軟件在設計初期的反復修改和推敲方面更有優(yōu)勢,說其實為迎合設計過程而專門開發(fā)的軟件也不為過。
5)Piranesi軟件。此款軟件中文名為空間彩繪大師/彩繪大師,屬于三維立體繪圖軟件,能很好地彌補計算機技術在表現(xiàn)圖形方面死板、生硬等不足。并且Piranesi軟件特效功能多種多樣,表現(xiàn)版面、紙張等相應畫布質(zhì)感以及水彩、素描、油畫等表現(xiàn)效果都發(fā)揮著重要作用。
2 計算機輔助軟件在景觀設計教學中的應用——以CAD、3D、PS為例
在景觀設計過程中,常用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很多,下面就以CAD-3D-PS三種軟件的組合為例,分析景觀設計教學中計算機輔助軟件的應用。
2.1 應用流程
1)CAD軟件的教學應用。首先教師應讓學生了解CAD軟件,如軟件功能、類型等,然后結合具體實例教會學生使用軟件。如設計道路體統(tǒng)、綠地規(guī)劃、建筑等園林景觀,就應結合園林測量的實際結果用CAD軟件繪制出園林景觀平面圖;然后根據(jù)現(xiàn)場圖,利用圖像襯底掃描實現(xiàn)圖紙矢量化,同時將矢量化地圖放大至實際尺寸;接著創(chuàng)建多個圖層與布局,分層繪制圖像對象,并試驗視口比例尺,得到比例因子,在模型里注明尺寸與說明;最后打印預覽,作為參考。此外,利用CAD軟件完成的平面圖應以*.dwg的格式保存,同時輸出到3D場景里,然后通過delete更改圖面,譬如圖表、圖框的刪除、說明文字的刪除、更改等。最后經(jīng)由Files輸出,即File-Saveas-*.dxf-save。
2)3D軟件的教學應用。同理,在運用3D軟件前教師也應向學生介紹此款軟件,如使用原理、使用方法等。然后將利用CAD軟件繪制好的平面圖導入3D軟件,利用3D軟件的布光、相機、材質(zhì)、渲染等多項功能,完成相應的設置和效果處理。接著就可輸出相應景觀設計的三維模型效果圖。對于輸出的文件圖形以*.eps格式保存,直接在PS軟件里打開,實施圖像調(diào)整。如把圖調(diào)整為單色,接著利用色相、保護度、亮度等功能分別調(diào)整色相為0、飽和度為-100、明度為0、亮度為0、對比度為100,并且調(diào)整線條顏色為綠色輸出[3]。此外,在3D軟件里大部分都是建模處理,故除此之外都可直接刪除,增加導入速度,具體傳遞流程為File-Import-*.dxf-open。
3)PS軟件的教學應用。PS軟件作為后期處理軟件也十分重要,教師在教學生使用PS軟件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的個性化創(chuàng)意和思維,使景觀設計圖完整、美化的同時,也能體現(xiàn)出學生自己的設計風格。將處理好的3D模型導入PS軟件,進行植物、模型等的合成、圖像的調(diào)節(jié)與強化、顏色填充、設計配景、增加特效、修改錯誤、彌補缺陷等。如增加光暈、植物上色、調(diào)整亮度及飽和度等。具體傳遞過程為:先把設計圖導入3D場景,設定好輸出設計圖的尺寸,然后利用top視圖選擇適中顯示并點擊render,渲染圖片,以*.tga格式保存,最后激活PS軟件,選擇并插入*.eps文件與*.tga文件,通過拖動鼠標修改、補充、保存圖像。
2.2 應用技巧
1)設置單位值及CAD測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強調(diào)“結合實際情況和需求”,在繪制設計圖時應嚴格要求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和需求設定單位制,并統(tǒng)一文件傳輸單位,如CAD軟件和3D軟件單位值設定為mm,PS軟件單位值設定為cm。然后利用羅盤儀人工測量景觀面積、主要方位角、平距等相關參數(shù)。最后利用CAD軟件的導向功能設置好相關參數(shù),再通過方向工具及時、準確捕捉area命令,跟蹤獲取需要面積的測量。
2)設計圖的渲染。如設計建筑物,第一步應選擇圖中建筑物,并設置常用顏色和景色的RGB值,然后利用快捷鍵Alt+Delete填充景色,邊緣處的填充可使用魔棒工具,邊緣四周陰影則可使用濾鏡處理。又如設計河流,選擇水體區(qū)域時可使用魔棒工具,然后設置合理的景色RGB值,做好漸變填充處理,接著在水面素材庫里選擇全部水面圖面,將其拷貝到已經(jīng)選擇水體區(qū)域里的圖層控制面板里,最后進行飽和度、透明度等相應設置[4]。
3)快捷鍵的使用。在景觀設計中要提高計算機輔助軟件的使用效率,必須正確掌握快捷鍵的使用,這也是教師講解各種輔助軟件的重要內(nèi)容。如經(jīng)過3D軟件渲染后的設計圖在畫面上還沒有達到構圖效果,就需要利用PS軟件進行處理,使效果圖更加完美與合理,這就要求設計者能準確掌握設計圖的畫面構圖位置線、比例、平衡性等,防止出現(xiàn)相切、重復等情況。在PS圖像時操作者就必須熟練、正確掌握自有變化、填充色、反宣、羽化等相應快捷鍵,這樣才能提高處理效率。
4)快捷鍵技巧。由于 3D 渲染后的圖像畫面難以滿足構圖效果,因此可以通過 PS 進行圖像的重新整體,使效果圖的顯示更為合理和完美,因此,要準確掌握圖像畫面構圖的位置線和比例,以及平衡性,避免圖像發(fā)生重復、相切的現(xiàn)象。在對圖像 PS 過程中,熟練掌握自由變換(Ctrl+T)、反選(Ctrl+Shift+I)、羽化(Ctrl+Alt+D)等快捷鍵,能提高繪圖效率。
2.3 效果對比
圖1為某沿岸公園的景觀設計經(jīng)過CAD軟件繪制的平面效果圖,在實際繪制時還應在下方標注設計說明以及相關參數(shù)。圖2為經(jīng)過3D軟件處理就的效果圖,圖3為利用PS軟件進過后期處理的效果圖。從三幅圖的對比效果可看出,經(jīng)過輔助軟件處理后的圖像能很好地呈現(xiàn)出景觀設計趨近真實的效果,窺探整個設計的全貌。這樣的設計圖經(jīng)得起反復推敲和研究,修改、調(diào)整、彌補等也更容易。
3 結語
綜上所述,在信息網(wǎng)絡時代,景觀設計與計算機輔助軟件的結合越來越密切。利用計算機輔助軟件能彌補傳統(tǒng)手工繪制設計圖的不足,使繪制的效果圖更加逼真、形象,在初期設計時審核和推敲設計圖也更容易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進或彌補。景觀設計過程中可以運用到的計算機輔助軟件種類很多,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有所側重,常使用的軟件可重點講解,反之則做了解即可,但在講解時都應結合實際案例,方便學生理解、記憶和運用。
參考文獻:
[1] 李宏昌.計算機輔助設計在園林景觀設計課改中的應用初探[J].中國科技縱橫,2015(3):22.
[2] 劉涵昱.基于計算機軟件的中小型園林景觀設計[J].商,2014(5):95.
[3] 胡凱華.探析景觀設計課程中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5(11):53-54.
[4] 王言波.計算機輔助設計在高職院校景觀設計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