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利
摘要:校訓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樣根植于傳統(tǒng)文化。學校以校訓為載體,通過校訓解讀、氛圍營造、活動創(chuàng)設、理性反思等方式,有助于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到實處。
關鍵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校訓;價值
作為一所學校辦學理念的集中表述,校訓不僅是對自身歷史文化的高度凝練,亦是民族精神文化和價值取向的縮影。它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一樣,都根植于深厚的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承載著民族精神。鑒于此,學校嘗試挖掘校訓精神,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落實到學生生活全域。
一.解讀校訓內(nèi)涵,凝聚師生價值共識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僑外師生對校訓“愛、誠、篤、美”價值內(nèi)涵的認識和理解,也經(jīng)歷了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
僑外校訓的產(chǎn)生和孕育與僑外的歷史沿革、人文環(huán)境及精神氣質(zhì)密不可分。1955年,僑外校董、華僑領袖王源興、黃潔先生等秉承華僑愛國愛鄉(xiāng)傳統(tǒng),放棄海外優(yōu)厚的待遇,變賣家產(chǎn)回國投資建廠、捐資辦學、興辦公益,為祖國建設添磚加瓦。王源興、黃潔先生率先捐出大量現(xiàn)款,率兩千多位華僑慷慨解囊,在一片荒地上一磚一瓦建立起了華僑小學,即僑外的前身。2003年,華僑小學抓住政府倡導創(chuàng)辦特色學校的“東風”,加掛廣州市華僑外國語學校的牌子,在新的歷史時期開拓創(chuàng)新;2004年增辦初中,師生團結一心、奮發(fā)圖強,學校教育教學質(zhì)量穩(wěn)步提升,得以晉升廣州市一級學校。如今,僑外成為廣州市唯一一所公辦九年一貫制外語特色學校,并一躍成為廣州市教育強區(qū)——越秀區(qū)的先鋒隊。
61年篳路藍縷,師生從學校風云激蕩的歷史變遷中感悟良多,對校訓所承載的內(nèi)涵有了深刻的領悟。校訓“愛、誠、篤、美”既是華僑艱難打拼、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也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今天,更是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nèi)涵的多維闡釋。它昭示著華僑在海外拼搏創(chuàng)業(yè)、守望相助的民族屬性,凝聚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講仁愛、守誠信、崇堅守、尚美德”之思想精華,承載著僑外人對“愛國敬業(yè)、誠實守信、堅定求學、潤澤美德”精神的傳承。從“為人”的層面倡導“誠實守信”,從“為學”的層面倡導“腳踏實地,堅定前行,篤學篤行”,從公民的層面倡導“欣賞美德、追求美德、創(chuàng)造美德”,從國家的層面則倡導“愛國奉獻,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于是,校訓“愛、誠、篤、美”不再只是張貼在校園、課室的圣人之言,而是融入師生生命的精神營養(yǎng)。其中所蘊含的愛國、平等、敬業(yè)、誠信、友善等精神,開始成為師生追尋的價值方向。
二.演繹校訓價值。濡染師生精神世界
環(huán)境育人是每所學校客觀存在的功能,也是每所學校著力追求的教育目標。學校廣泛發(fā)動師生建言獻策,用校訓所追求的核心價值塑造校園,用校園環(huán)境這一承載和傳播學校核心理念的載體,演繹校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師生投票決定用象征陽光、激情的火紅顏色渲染僑外校服;師生共同設計了寓意深刻的僑外校徽,象征海外華僑心系祖國、熱心教育的精神,表達立志成為具有本土情懷、世界眼光僑外人的理想;而僑外建筑更是凝聚了師生對校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向往:象征愛國、敬業(yè)、文明、和諧的僑愛樓,象征誠信、友善的僑誠樓,象征美德、美行的僑美樓,象征刻苦勤學的書山路、腳踏實地的篤學路,都由師生共同命名;僑外文化景觀之“求真篤學”和“歷史未來”兩幅浮雕由師生親手繪制藍本,彰顯著僑外人對校訓精神的感悟;文化長廊、班級文化展板成為展示僑外人良好精神面貌的畫卷;僑外之聲廣播站、僑聲報則用文字和聲音,演繹著師生對校訓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師生還一起挖掘整理了僑外人團結相助、相親相愛、和諧共處、開拓進取的故事,鐫刻在社區(qū)附近的團結路、友愛路、和平路、光明路上……
僑外師生將自己對校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演繹成一段段熟悉的故事、一個個飽含深情的校園建筑和景觀,它們?nèi)珀柟獍阋?、溫暖,深入人心,不斷升華,潛移默化地融入了僑外師生的精神世界。
三.踐行校訓精神,深化師生價值感悟
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提升學校文化品位的重要載體。僑外將校訓精神融入豐富的學校活動中,構建獨具特色的校訓活動文化,打通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最后一公里”。
傳統(tǒng)節(jié)日和特定儀式本身便蘊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學校賦予其校訓精神,引領學生在節(jié)日慶典活動中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結合升旗、入隊、入團、端午、國慶、國恥日等特定節(jié)目或儀式開展愛國教育活動,彰顯校訓“愛”之真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愛國”精神;借助春節(jié)、重陽、中秋等傳統(tǒng)節(jié)目慶典開展敬老愛親活動,在清明節(jié)則結合學雷鋒日,開展追憶先人、溫暖人間的“愛人、友善”活動,感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諧”之情。
學校引領師生在校園常規(guī)和校園活動中感悟校訓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校訓“誠”之內(nèi)核激勵著僑外學子自覺“講真話、做實事”,實現(xiàn)自習課自律和無人監(jiān)考,不斷涵養(yǎng)社會責任感,落實“公正、誠信”之基;國防教育、學農(nóng)、校運會、百目誓師等活動,則激勵僑外學子奮勇拼搏、勵志進取,踐行校訓“篤”之精神,為承擔責任、建設富強中國積蓄力量。同時,學校將“美”引入一日常規(guī)、中外禮儀修煉等個人修養(yǎng)教育,開展生命教育、體育科技節(jié)、外語文化藝術節(jié)等“陽光尚美”文體活動,讓學生在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力行“文明”之美;并借助青年團校、團隊干部培訓、模擬聯(lián)合國等活動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引領僑外人樹立與追尋美好理想。
廣闊的社會生活更是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yōu)質(zhì)平臺。學校與社區(qū)和相關單位合作,定期開展愛家鄉(xiāng)社會公益活動,帶領僑外師生清潔廣州,走進圖書館、社區(qū)華僑博物館、垃圾分類館等場所擔任義務講解員;邀請專業(yè)人士進行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指導學生開展道路交通安全活動、電梯知識進校園、火災防范、逃生演練等活動;學校還承接了CISV、海外交流生、萬名華僑子弟尋根之旅等多元文化交流活動,讓僑外學子走向更廣闊的生活世界,開拓國際視野……
豐富的校訓文化活動為學生搭建了生命成長的舞臺,學生的求知欲望、社會責任感和公民意識不斷增強,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打下了堅實基礎。
四.創(chuàng)新校訓表達,升華師生價值認同
正確的表達方式才能打動人心,合適的文化土壤才能涵養(yǎng)心靈。學校創(chuàng)新多種載體,讓師生表達自己對校訓精神的感悟,敘說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動人故事,在理性思考中升華價值認同。
學校將傳統(tǒng)教育推陳出新,開展“我與僑外的故事”“我所知的華僑故事”征文和“我心中的鳳凰花”演講比賽,讓師生結合自身實踐,思考與分享校訓文化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個人成長的影響;邀請知名校友講述“校訓與人生”,詮釋校訓在不同歷史時期對學校產(chǎn)生的重要引領作用;評選“感動校園十大人物”,倡導勤學、修德、明辨、篤實的優(yōu)秀品質(zhì),用凡人善舉凝聚價值共識,引領學生立榜崇善、見賢思齊;開設僑外教師和家長講壇,用身邊的人和事詮釋責任、奉獻、道德、信仰,讓師生感受身邊的道德力量;組織師生編撰校本教材《鳳凰綻放一一優(yōu)秀華僑故事集》《鳳凰花文化讀本》,用文字闡釋師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與認同……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資訊傳播迅捷,面對紛繁復雜的社會現(xiàn)象,未成人需要正確的價值引領。學校積極運用新媒體優(yōu)勢,對社會事件作出及時反應,引導學生辯證看待、理性思考。學校開設網(wǎng)絡資訊選修課程,如針對黃巖島、釣魚島紛爭開展2014國際局勢解讀、2015中國對策選修課,引領學生透過現(xiàn)象看本質(zhì);并進而開展“讓團旗閃光”志愿活動和“釣魚島是中國的”征文,讓學生用行動和文字表達自己的見解,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針對中日沖突中個別中學生走上街頭,參與游行的情況,僑外迅速組織“中學生怎樣做才是真愛國”“為中國崛起而讀書”等系列班會課,引導學生理性愛國。當“扶不扶”問題不斷升溫時,學校針對“該不該扶”這一話題,鼓勵學生通過多種媒體搜集相關事件,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間還是溫情多,網(wǎng)絡負面案例只是吸引眼球的特殊個案。同時,學校結合為外?;疾W生捐款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更多的捐款活動,深入思考捐款的意義。團委、大隊部還收集整理學生感悟,制作了墻報一一“生命因你而溫暖”,讓學生深刻體會“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由此作出及時反應,“扶起”學生心中的道德標桿。一系列活動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反響,許多孩子在校園貼吧上留下了“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幸?!钡雀?,表達對和諧社會、人間溫情的向往和期待。
如今,“僑外”刻苦學習的人越來越多,主動拾撿垃圾的人越來越多,樂于助人的人越來越多,成績進步的人越來越多……僑外學子一點一滴的進步正是以校訓精神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價值所在。實踐證明,當學校選擇合適的教育資源,真正觸及孩子的心靈,就能喚醒和鼓舞他們的道德自覺,在他們身上煥發(fā)道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