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者講述:我們是這樣保護衛(wèi)南海的
“在永興島上,除了椰樹成林、海鳥成群,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座海南島漁民修建的‘108兄弟’廟,我知道那是我們同胞祈福平安的精神寄托,也是永興島自古屬于中國的鐵證?!?/p>
95歲的李景森
70年前,曾經(jīng)是一段既神圣又艱難的歲月。在最緊要的時刻,是林遵、李景森、鄭資約、張君然等許許多多人以命相抵,才把南海諸島這些璀璨的明珠捧回了祖國母親的懷抱。
近日,目前唯一健在的、親歷中國南海永興島和太平島收復的歷史見證人——時任民國海軍永興艦副艦長李景森老人和1946年收復行動指揮官林遵之女林華卿接受了專訪。
1945年8月,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根據(jù)《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的決定,臺灣、西沙和南沙群島等島嶼應回歸中國。林華卿回憶道,其實到1946年的時候,南海諸島的形勢反而變得十分緊張了,日軍撤離后南海諸島無人駐守,這一“空檔期”引起了周邊國家和勢力的垂涎。
當時法新社西貢專電稱:“法國海軍陸戰(zhàn)隊于1946年5月曾在西沙登陸,逗留15天?!蓖?月又有消息傳來,菲律賓外交部長季里諾表示要將我南沙群島并入菲律賓版圖。
“那段時間,可以說是外國勢力的虎視眈眈在倒逼收復南海諸島工作的推進。”1946年9月2日,民國政府決定由海軍總司令部組織艦隊收復西沙群島和南沙群島,并派兵進駐各島。海軍總司令部迅速調(diào)集護航驅(qū)逐艦太平號、驅(qū)潛艦永興號、坦克登陸艦中建號及中業(yè)號組成編隊南下收復西、南沙群島。為了防止外國人在中國艦隊到來前搶占各島,這次在勝利旗幟下進行的榮耀行動,卻是在秘密狀態(tài)下進行的。
1946年10月29日,編隊指揮官林遵(民族英雄林則徐的侄孫)海軍上校命令各艦要“若無其事”地分別出港,22時在長江口匯合,后編隊南下。1946年11月1日晚,艦隊到達珠江口外的伶仃洋,并于午夜時分進入虎門水面拋錨。林華卿說:“父親曾對我們講過,當時他在駕駛室里眺望虎門群山,遙想1840年伯祖父虎門銷煙的場景感慨萬千。百年之前的侵略者,就是經(jīng)南海而來,百年之后中國自己的艦隊即將收復南海諸島,必將永遠斬斷帝國主義侵略的魔爪……”
南海海域是中國人民世世代代辛勤勞作的地方。但鴉片戰(zhàn)爭以來,中國積弱成疾,南海島礁被西方列強瓜分,日本更是在侵華戰(zhàn)爭期間,相繼侵占了西南沙部分島嶼,至今西沙珊瑚島、永興島上仍存有法、日非法侵占時期修建的炮樓和房屋。更為不利的是,國民黨海軍在抗戰(zhàn)中全軍覆沒,林尊率領的收復艦隊骨干力量是1944年以后經(jīng)由美軍培訓的,其中竟無一人有過巡航南海的經(jīng)驗。
1946年11月8日,林尊率領的艦隊順利到達海南島榆林港。林遵一面命令各艦補充淡水食物,一面尋覓當?shù)厥煜ずG榈臐O民了解西沙、南沙群島的詳細情況。幸運的是,海南一些漁民聽說中國要收復西南沙,紛紛拿出世代相傳的《更路簿》。上面不僅記錄了他們在西南沙群島蓋房建廟、挖井積水、墾荒種植、耕海牧漁的情況,更給收復艦隊提供了大量寶貴的航行資料和航海圖。
“南海就像潑辣婦人的臉,說翻就翻,毫不留情”。似乎為了印證這句流行著海南漁民口中的諺語,艦隊兩次出海,天氣都從風平浪靜瞬間變成狂風暴雨。兩次無功而返并沒有動搖林遵收復南海主權的決心。為穩(wěn)妥起見,他命令姚汝鈺率永興、中建兩艦于11月23日趁風浪稍減之機,先行出航。這一次出航,卻出奇的順利。
1946年11月24日,在永興艦舷邊,25歲的副艦長李景森正整理著行裝,準備率隊下艦轉(zhuǎn)乘救生艇前往他們的目的地——永興島?!拔业谝粋€跳下救生艇,一邊踩著齊腿深的海水一邊向永興島大喊:我們回來了!”回憶起那段經(jīng)歷,李景森依舊興奮不已。
“在永興島上,除了椰樹成林、海鳥成群,我還發(fā)現(xiàn)了一座海南島漁民修建的‘108兄弟’廟,我知道那是我們同胞祈福平安的精神寄托,也是永興島自古屬于中國的鐵證。”
在確定島上無人后,艦艇編隊組織人員登陸,搶運物資,搭建營房,構筑工事,架設電臺,修建炮位。5個晝夜后,這些工作大體完成,由坦克登陸艦中建號放下的登陸艇,將載著刻有“永興島”三個字的主權碑搬到島上并豎立起來,由永興艦和中建艦兩艦部分官兵組成的隊伍,衣裝整齊,精神奕奕地在島上舉行了簡單而隆重的收復永興島儀式。隨著幕布的揭開,“永興島”主權碑顯現(xiàn)在人們眼前。
12月12日,林遵率“太平”“中業(yè)”兩艦抵達南沙太平島。上島后,發(fā)現(xiàn)在島的西南方向有一座日本兵修建的紀念碑,上方繪著日本國旗,下方寫有“大日本帝國”5個字。上島官兵當即將其摧毀,并在原址上豎起中國的紀念碑。此碑為六錐體,四面刻字,正面刻著“太平島”,背面刻著“中華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重立”,左面為“太平艦到此”,右面為“中業(yè)艦到此”。自此,中國收復南海諸島工作宣告完成。
李景森回憶道,1947年元旦,他們在太平艦的后甲板舉行了收復西南沙群島記者招待會。林遵上校向中外記者和社會各界人士詳細介紹中國政府行使主權,中國海軍進駐西南沙群島的經(jīng)過,并鄭重地向全世界重申了中國擁有南海諸島主權!
1934年加入海軍的李景森,見證過中國海軍的恥辱——抗戰(zhàn)期間,中國的“海防線”被壓縮到今天的葛洲壩一帶。李景森說,由于艦船都被日軍炸沉,他們就潛入水下,把軍艦上的槍炮卸下來搬到岸邊的高地上,繼續(xù)戰(zhàn)斗。而收復南海諸島那一刻,李景森感覺到了身為中國海軍的自豪?!皡⑴c收復南海諸島,捍衛(wèi)了領土主權完整,維護了國家民族尊嚴,這是我一輩子的驕傲”!
1947年5月,李景森奉命再次前往南海執(zhí)行巡航任務,除了登上太平島巡察外,還巡視了黃巖島等南海島礁,直至最南端的曾母暗沙。
在太平島上,李景森所見到的都是中國漁民在這里生活的陳跡,有中國漁民建造的土地廟,神主牌位上用中文寫著“福德土地龍神之位”,土地廟附近挖有一口淡水井,井里的水非常甘甜可口,他在井邊還撿到一枚中國明代永樂年間鑄造的錢幣。島上除了一些被炸毀的日軍軍事設施外,沒有看到任何外國人曾在這座島嶼居住和生活的痕跡。
老人回憶道,當時隨艦隊參加島礁收復任務的還有地理學教授鄭資約,負責南海島嶼國界的劃分,整理南海水域的島礁、石群及沙灘名稱等工作。根據(jù)實地測繪結果,由民國政府內(nèi)政部方域司印制了《南海諸島位置圖》,完成了南海諸島最新命名,使西沙、南沙群島主權范圍具體化,成為近代以來中國宣誓、確認南海主權的關鍵環(huán)節(jié)。
40多年后的1991年,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在永興島西沙軍港立起一座20余米高的大理石碑。朝海方向即為一幅巨大的《中國南海諸島圖》,朝島方向刻有“中國南海諸島工程紀念碑”,上書:“南海諸島滄桑千年,炎黃子孫創(chuàng)業(yè)今朝,今于永興島立碑銘志,以昭千秋?!?/p>
“在海上時,鄭資約教授曾對我講過,某地原野肥美,田連阡陌,經(jīng)濟的價值誠高矣,然未必具有地位的重要。反之,荒山小島其物產(chǎn)無足言也,然其地位之重要,往往一國之安危,一戰(zhàn)之勝敗系之?!闭f到此處,李景森雙手握拳,顯得頗為激動,“南海是我們國家的門戶啊,是絕對不能丟的!”
這位95歲的老人說,他現(xiàn)在最大的夢想,就是多活幾年,“活著看到中國由海洋大國變身為海洋強國”。
(《國際先驅(qū)導報》2016.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