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海燕
任務型教學法是20世紀80年代由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提出的,在教學實踐中把任務作為一種教學理念應用于外語教學中是實施《英語課程標準》的有效途徑。其次,情感因素在學習活動中具有與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我國著名學者朱小蔓教授認為:“情感猶若一部振蕩器,它以一種彌散的方式,在教育評倫中過程中發(fā)揮著導向和動力功能?!敝袑W生情感上的健康發(fā)展會對他們的認知發(fā)展,社會適應道德形成,潛能開發(fā),個性發(fā)展起著極其重要的促進、調節(jié)、催化、保證的作用。情感教學探討的是如何讓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有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和愉快的情感體驗。二者是過程與結果的關系,缺一不可??梢宰寣W生一方面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學業(yè),學到各個方面的技能。又可以讓學生在學習期間能身心健康地成長,這也是當前素質教育不斷探索的課題。
一、任務型教學在高中英語教學管理中的應用
任務型教學法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外語教學法研究者和第二語言習得研究者提出的,其理論基礎是“輸入與互動假設”。該理論認為,在語言學習中學生從“可理解性輸入”中獲取信息,并通過“對話性互動”來交流所獲信息,通過這種輸入與輸出,學生能自然而然地習得語言。
教學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的角度來設計任務,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具有明確的目標,并構成一個梯度的任務鏈。學生在完成任務中不斷獲得知識及運用語言的體驗,形成語言運用能力,根據(jù)“任務型教學原則”,筆者對初中英語教材,將任務設計為以下幾種:第一種 預測型任務。第二種 記憶挑戰(zhàn)型任務。第三種是交流型任務,通過交流獲取信息是《英語課程標準》各級目標中共同的一條,因此在設計任務時,要足夠重視。第四種 創(chuàng)造型任務,這類任務往往由小組為單位合作完成。總的來說,教師在設計任務時,要注意根據(jù)所學內容設置好語境,努力營造交際氛圍;要定好任務目標,把握難度,使學生有目的地、有挑戰(zhàn)性地完成任務;要重視完成任務后的評價,關注學生的情感。
二、情感教育教育在高中教學與管理中的內涵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個人需要而產生的態(tài)度和體驗,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特殊反映形式。 良好的情感功能直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直接促進學生的智能發(fā)展,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英語學習中的情感及目標,英語學習中的情感,是指學習者對本族語與外語的關系、本族文化與所學語言國文化的態(tài)度、關系及看法。情感對學習有動力或阻力作用?;镜那楦锌煞譃榭鞓?、悲哀、憤怒和恐懼等:高級的社會情感可分為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等。情感對記憶的影響,有經驗的老師都知道凡是能使學生情感發(fā)生振動的事物,經過調查93%的學生認為學習積極性高時領悟快,記得牢。情感對思維的影響 思維是一種心理活動。它是利用知覺、概念和意象來處理信息的一種形式?,F(xiàn)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那種明朗的、樂觀的心情有助于思泉噴涌,而郁郁寡歡的苦悶心情則抑制人的思維。因此,教師要在課堂上要飽含感情,并通過自己健康向上的感情去感染學生,使他們從中受到鼓舞和鞭策,調動起思維積極性,體驗到成功的歡樂。
三、情感教育教育在高中教學與管理中的應用策略
通過多年的教育、教學摸索,筆者認為情感教學法對提高英語教學效率有事半功倍的作用。要求教師在揭示學習課題的過程中,聯(lián)系學生生活經驗,創(chuàng)設相應的活動情境,激發(fā)對學習內容的興趣、動機,必須讓興趣在教學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而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新穎活潑的教學形式,有趣而且有意義的內容對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學習動機具有不可抵抗的作用。自主探究學習,發(fā)揮學習潛力,讓學生在明確學習目標和激發(fā)學習動機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發(fā)揮學生的學習潛力,調動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和多種感官司進行自主學習。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教學中,關鍵是以學生為主題,以學生的智能發(fā)展為根本,通過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創(chuàng)設情景,“授之以漁”,讓學生自主學習。情景教學使用語言更接近學生,更接近生活,內容更直觀,易被學生吸收,引用學生較為熟悉或能夠理解的生活實例,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情景,從而豐富和激活背景知識,通過語境激活背景知識,促使學生運用已學知識,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進行交流,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個過程既可以為新知識的學習作鋪墊,降低學習新知識的難度,也可以將新知識直接屬于情景中進行教學,使學生更直接、主動地進行語言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在開放的環(huán)境中自主選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的能力,充分體現(xiàn)學生主動參與英語學習的精神。
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后,進行小組交流,討論和在全班交流展示。教師及時歸納鼓勵大膽發(fā)言,形成合作學習氛圍,讓學生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筆者在教學中非常重視學生合作精神的培養(yǎng),積極給他們創(chuàng)造合作的空間,經常進行分組活動(group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和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teaching),在各種活動中有意識地培養(yǎng)他們的合作精神。另外在合作形式上也不斷變化,讓他們優(yōu)勢互補,互相帶動;有時為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充分展示自我,讓他們自由組合;學生沒有良好的合作意識,教師是不可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的。再者,教與學是雙向的,老師和學生也要建立融洽,民主的互動關系,經常和學生一起反思教學過程和學習效果,互相鼓勵和幫助、交流、參與、可增進學習主體意識;形式多樣的交流合作,可增加課堂凝聚力;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頻繁交流,形成了合作氣氛,獲得在了交際的樂趣。
師生之間坦誠、無拘無束的交往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應當熱情,具有同情心,多采用恰當?shù)墓膭罘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尊心。課堂氣氛應融洽,不宜過于拘謹、死板或嚴肅。情感教學法應努力把情感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與目標,把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態(tài)度和自信心放在首位;把學生的學習策略和良好的學習習慣作為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求學生學會學習、自我監(jiān)控、自我評價,把文化滲透在愛國主義教育和增強世界意識之中,加強對學生的品格,語言能力等的全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