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學寶
快樂閱讀開啟智慧之門
冷學寶
語文教師要引領學生在快樂的閱讀體驗中改變學習情態(tài),開啟智慧之門,走上健康成長之路??鞓烽喿x包括開設電影課,將語文課改為閱讀課,利用多樣化的閱讀,鼓勵寫日記等形式。讓學生快樂閱讀,重在用心,能給學生循序漸進的引導,更在用情,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品質為己任。
閱讀習慣語文素養(yǎng)快樂閱讀
作為終日帶領學生在文本中“穿行”的生命與智慧的建構者,語文教師不應該將自己定位為職業(yè)應試者,而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他們的語文素養(yǎng),教給他們有用的東西,為生命發(fā)展奠基。達成這一目標,不能靠命令,能讓學生快樂閱讀最好。
半年前接手的這個班,學生在課堂中自由散漫,課堂外無所事事,只用了兩天時間,就給我留下了強烈印象和諸多無奈,也讓我的教學熱情減少了很多。學生沒有課堂上的靜心閱讀,缺乏富有針對性的思辨,想實現(xiàn)對文本的準確理解,達成提升語文素養(yǎng)的目標,根本就不可能。
與其抱怨,不如改變。畢竟,這些學生成為今天這個樣子,并不全是他們的錯:他們中的絕大多數(shù)是留守兒童,小小年紀就經(jīng)歷了難以排遣的心理孤獨,自然的,過分自由的生活也滋長了他們與年齡極不相配的行為放任。作為語文教師,利用書籍的力量,幫助他們改變不良習慣,引領他們在閱讀的快樂體驗中走上健康成長之路,是應盡之責。于是,我決定從快樂閱讀著手,改變他們的學習情態(tài),開啟他們的智慧之門。
1.開設電影課,消除情感壁壘。將第二周的作文課改成電影課,很出乎學生的意料。他們看電影的熱情很高,從頭到尾鴉雀無聲。和學生一起觀看了影片之后,我談了對《放牛班的春天》的看法,順便也說到了語文學習和電影欣賞之間的關系。令我欣慰的是,要求寫觀后感時,并沒有激起他們太大的“反感”。當然,對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我則鼓勵他們再度觀看影片,以加深理解,獲得感悟。我特別提醒學生,如果看了第二遍寫作還有困難,把某一個場景描述下來也行。毫無疑問,電影的畫面和語言,為學生打開了別樣的語文學習之門。而我的放寬要求,不光消除了學生的畏懼感,也消除了橫亙在師生間的情感壁壘,拉近了師生的心理距離。
2.設置閱讀課,循序漸進指導。為了突出學生的自主學習,我在課堂上鼓勵他們吃透文本,做到“讀得進去,講得出來”,意在促成學生愛讀、善思、敢講的意識??墒菍W生貧弱的理解力制約了課堂閱讀效果。而理解力的不足恰是閱讀面狹窄所致。為了擴大閱讀量,我鼓勵學生從家中帶一部分圖書來,以充實班級的圖書柜。圖書柜內(nèi)容變得豐富了,我將一節(jié)語文輔導課改成了閱讀課,讓學生選取喜愛的書籍閱讀。開始的時候,我不提任何要求,只要學生能讀下去就好。一段時間下來,發(fā)現(xiàn)學生不再將閱讀視為難事,能沉浸在文字深處了,我又提出寫讀書筆記的要求。讀書筆記的要求也是由低到高,先是抄錄,再是寫一段感想。對于寫出獨特感悟的學生,給予大力表揚。我特別強調,寫讀書筆記,是更高形式的閱讀。讀與寫的結合,循序漸進的指導,不僅讓學生讀得更專心,也讓他們寫得更積極了。
3.活動多樣化,提升閱讀品質。我在每節(jié)語文課開始時,用五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介紹閱讀書目,我將其“標榜”為“天天讀書節(jié)”,意在讓學生天天閱讀,天天過節(jié)。介紹內(nèi)容包括作者生平、作品概述、精彩賞析、閱讀感悟等,重在說出自己的閱讀體驗。采用隨機抽取方式確定主講人:班長先用撲克牌抽出組別,再抽出小組中的某個成員。被抽中同學上臺演講時,該組的小組長立在旁邊傾聽,結束后為其打分,最后由全班學生討論決定最終得分。一段時間過后,評出優(yōu)秀小組。評價包括儀態(tài)、語速,更注重課前的準備情況。開始幾天,有學生因為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被抽到后只拿了一本書上臺應付差事,結果,過不了“大眾評委”這一關,自然得不到高分。幾次活動下來,沒有學生再抱有僥幸心理,打無準備之仗了。每一個學生都盡己之能,將要介紹的內(nèi)容整理在筆記本上,自然保證了演講的質量。
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和學校安排,我還抓住契機在班級召開讀書會,讓學生介紹閱讀書籍,暢談閱讀感想。結合教材內(nèi)容,在學期末開圖書介紹會。像“天天讀書節(jié)”一樣,也是抽簽選人,不同的是,每個小組的組長參與打分,自己所在的小組成員介紹所讀書籍時則回避,評出三個優(yōu)勝小組。雖然沒有物質獎勵,但精神上的激勵同樣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為了豐富學生的文化底蘊,提升他們的閱讀品質,我還要求學生讀背國學經(jīng)典。語文教學理所當然要應對考試,但倘若一切圍著考試轉,則是對語文教學的嚴重誤讀,也會使得語文教育狹隘化。我鼓勵學生讀閑文,背那些考不到的內(nèi)容,為他們的可持續(xù)成長助力。
多樣化的閱讀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能力,啟迪了他們的智慧,濡染了他們的性情,陶冶了他們的精神,給沒有目標的個體注入了成長的動力。
4.鼓勵寫日記,美麗閱讀人生。寫日記,就是與心靈對話。寫日記帶有閱讀人生的特質,其對于人的靈魂凈化和精神成長有著特殊意義。為了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言行習慣,增強他們的行為認知,我在開學的第三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略有好轉時,即提出了寫日記的要求。當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對日記內(nèi)容并沒有過高要求,只要能記錄生活,或是抒發(fā)感慨,哪怕一句話也行。漸漸地,學生養(yǎng)成了每日一記的習慣,我再順勢將要求提高:寫事要寫清事情的經(jīng)過,抒情要把握好分寸,能反思自己的行為,寫出對人或事的看法。在尊重學生隱私的前提下,我還在班級里辦了一次日記展,效果不錯。
多種教學方式的運用和課內(nèi)外閱讀的綜合使用,使得許多學生改變了學習情態(tài),生成了課堂幸福感。
對于生命大廈來說,閱讀是地基,地基夯實了,生命大廈才能高大牢固。作為語文教師,給學生以快樂的閱讀體驗,我們才能過上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從這種意義上來說,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熱情,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閱讀品質,就不單單是我們賴以生存的職業(yè),而是功德無量的事業(yè)。完成這項事業(yè),自然需要我們專心,用智,盡情。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市阿湖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