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濤
讀史札記
『三上』,成交
○趙林濤
歐陽修,有宋一代文宗,其在《歸田錄》中嘗道,“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馬上、枕上、廁上也”,認(rèn)為“惟此尤可以屬思爾”。通常,一天當(dāng)中,能夠相對空閑且不受干擾的時間恐怕也就只有路上、睡前和如廁的這幾段,歐陽修全都用來構(gòu)思了。
《歸田錄》中記載,還有兩位時人也跟歐陽修一樣懂得珍惜光陰。一位叫宋綬(字公垂),一位是錢惟演(謚號思)。前者“每登廁必挾書以往,諷誦之聲瑯然聞于遠(yuǎn)近”,篤學(xué)如此,不但毫不隱諱,還大有意欲引領(lǐng)風(fēng)氣之先。后者,“雖生長富貴,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時,嘗語僚屬言:‘平生惟好讀書,坐則讀經(jīng)史,臥則讀小說,上廁則閱小辭,蓋未嘗頃刻釋卷也。’”錢氏亦是北宋名臣、文壇泰斗,對歐陽修并有提攜之恩。他雖出身貴族,卻于讀書之外,別無所好,而且,他把時間作了合理的劃分:深文大義如經(jīng)史一類,宜在案頭正襟危坐、聚精會神去讀;雜記、筆記之類,臥榻之上隨意翻閱,既可增廣見聞,亦且有助休息;至于廁上,時間為短,艱深的、嚴(yán)肅的、長篇的都不適宜,所以只可用來讀點小詞。
想想我們,在這“三上”都干了什么?看手機(jī)!反反復(fù)復(fù)地刷朋友圈,翻來覆去地看那幾條新聞,無休無止地買東西,沒黑沒白地打游戲……糟錢、誤事、傷神不說,同樣累花了眼,一篇文章也沒做出來,怎不叫人心生慚愧!
以上三位,無論為文、為官,都堪后人景仰,而他們的一個共同之處就是“勤奮”。有道是“天才出于勤奮”,沒有絕對意義上的天才,稟賦再高,如果后天不努力,終歸不能成事。也有人說,如果自身不具備優(yōu)越的條件,努力豈不也是白搭?殊不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只要善于發(fā)揮各自的特點,選取適當(dāng)?shù)亩ㄎ?,加之不懈的努力,誰都有望取得理想的成績。
又,歐陽修《送唐生》詩有云:“勉之期不止,多獲由力耘”(不要停止努力,努力耕耘才會有更多的收獲)?!遗c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