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亦樂
這幾天,我們家的小烏龜不知怎的,一直想往魚缸外爬。爸爸抓著它的背,把它從魚缸里抓出來,讓它到外面玩一會兒。小烏龜趴在陽臺的地上,左看看、右瞅瞅,還真“玩”了起來。原來,它是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啊!于是,我想到了一個帶它去小區(qū)池塘“透透氣”的主意。
第二天一早,我和爸爸就帶著小烏龜下樓了。我們找了一個水位最淺的池塘,小烏龜一看到池塘就興奮不已,恨不得馬上到水里痛快地游一場。爸爸把魚缸側(cè)放,魚缸里的水“嘩啦啦”地流了出來,小烏龜被沖進了池塘。
剛?cè)胨畷r,小烏龜有些害怕,縮著小腦袋一動不動。不一會兒,它慢慢伸出頭來東張西望,然后劃動爪子,在水里慢慢地游起來。這引來了許多小朋友的圍觀,池塘邊頓時熱鬧起來。
小烏龜游了起來,時不時還回過頭來看一看我和爸爸。它歡樂地在池塘里游來游去,像個頑皮的小朋友在盡情地玩耍。你看,它一會兒爬到小石頭上,一會兒潛到水底,自由自在。它一定在想:原來外面的世界那么大,我真是一只“缸底之龜”啊!
玩了好一會兒,該回家了。但小烏龜已經(jīng)游到了池塘中央,我大聲地呼喚它回來,可是它好像一副聽不懂的樣子,游得越來越遠。我有點著急了,向爸爸求助。爸爸趕緊換上拖鞋,跨進池塘去追小烏龜。小烏龜像個調(diào)皮的、不肯回家的孩子一樣,使勁往前逃。但最終還是被爸爸牢牢地抓在手里,它揮舞著四條小短腿抗議著,仿佛在說:“我還要玩兒,我不要回家!”
看著魚缸里意猶未盡的小烏龜,我向它保證,下次一定再帶它出來溜達,讓它成為一只“見多識廣”的烏龜。
指導老師/潘淑莉 發(fā)稿/沙群
家長說說:亦樂喜歡養(yǎng)花,養(yǎng)草,養(yǎng)小動物。他也愛看書,尤其愛看生物類的書,經(jīng)常和我們分享他從書本上學到的有趣知識。他10歲的小腦瓜里有很多奇思妙想,時常冒出一些童言稚語讓我們啞然失笑。我們鼓勵他觀察、思考,把生活中有意思的片段記錄下來。這篇習作《遛烏龜》就源于他的一次真實經(jīng)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