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曉楓 楊文清
露地葡萄成熟期集中,量大上市時間短,利用棚室進行葡萄生產(chǎn),可提早上市供應(yīng),滿足人們對鮮食水果的需求,同時利用葡萄栽種行間栽種甘藍,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經(jīng)濟收入。葡萄畝收1000千克左右,而行間種植的甘藍,畝可收5000千克。
葡萄行距1.5米,株距0.5-0.6米,利用葡萄的行間栽種兩行甘藍,行距40-45厘米,株距35-40厘米。
1、品種。選擇抗病性強,豐產(chǎn)性好,不脫粒,耐貯運的無核861①8612等。
2、育苗。結(jié)合冬剪選擇品種純正,無病蟲、節(jié)間短、芽眼飽滿,充分成熟的一年生枝做插條,2-3月份在溫室或大棚內(nèi)扦插,溫度20-25℃,當苗長到20厘米高時,晚霜過后即可煉苗移栽。
3、定植及定植后管理。4-5月按株行距挖深寬各30厘米的定植穴進行栽苗,栽后澆一次透水。苗高20厘米時,根據(jù)栽植密度,確定留枝量。當新梢長至20厘米時,畝隨水追施硫銨20-30千克,以后每10-15天追一次尿素或硫銨,新梢長到30-40厘米時開始搭架引蔓,及時抹除30厘米以下的副芽,減少病蟲危害。
4、休眠期管理。葡萄冬芽8月份開始進入休眠,自然休眠需經(jīng)一定數(shù)量的低溫才能被打破。11月中旬覆膜蓋草苫,開通風(fēng)口,室溫保證不能低于-8℃即可,澆防凍水一次,到1月末或2月初解除休眠。
5、生長期管理
(1)催芽期管理。在自然休眠結(jié)束前15-20天,用5倍石灰氮澄清液涂抹結(jié)果母枝或芽,開始揭苫升溫催芽。催芽適宜溫度20℃左右,白天最高不超過30℃,夜間最低5-6℃,初期不要升溫太快,并注意提高夜間溫度,棚內(nèi)空氣濕度保持80-90%。
(2)新梢生長期管理。白天室溫保持25-28℃,夜間8-10℃,空氣濕度保持60%左右。葡萄采用雙干整枝,植株下部40厘米內(nèi)不留副梢,當芽萌發(fā)到花生仁大小時,保留肥大主芽,抹除瘦小副芽,當新梢長到3-5片葉時,疏除生長瘦弱無花序新梢,每個結(jié)果枝留1-2個花序。
(3)花期管理。白天氣溫28℃,夜間10℃以上,空氣濕度50%左右。開花前3-5天,結(jié)果枝花序上留4-5片葉摘心,發(fā)育枝摘去嫩尖即可。即將開花或開花時葉面噴0.1%的硼砂水溶液;在開花前1周左右到花期即將結(jié)束時,據(jù)花序多少和大小進行疏穗,一個結(jié)果枝留一穗果,將所留花序整成圓錐形。落花后15-20天疏除小粒,密粒,保證果穗整齊。
(4)果實發(fā)育期管理。室溫白天25-28℃,夜間10℃以上,增大晝夜溫差,有利于漿果著色和糖分積累,但白天30℃以上的高溫則影響果實著色。幼果黃豆粒大時,追氮、磷肥;幼果膨大到著色前每隔10-20天,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漿果膨大期每周澆一次小水。
(5)采收及采后管理。5月中下旬,當品種表現(xiàn)出固有的色澤和風(fēng)味后,可選晴天早晨或傍晚從著色好的果穗開始采收,采收后可重修剪,使主干上的芽重萌,以培養(yǎng)來年結(jié)果母枝。追施磷、鉀肥,恢復(fù)樹勢,促進葉片同化作用及枝蔓成熟,加速樹體營養(yǎng)積累及根的生長。
6、病蟲害防治
(1)葡萄扇葉病。癥狀:葉片變形,葉緣鋸齒尖銳,葉形扇形葉脈變黃,葉片上有各種退綠斑;新梢分枝異常,枝條變細、矮化;果穗粒小,坐果不良,落果嚴重。防治方法:①培養(yǎng)無病毒苗木。②土壤消毒,用克線磷顆粒劑,溴甲烷等殺滅線蟲,減少田間傳播。③加強田間管理,增強樹勢。
式(3)中:len為個體路徑總長度;m為權(quán)重因子,用以調(diào)整路徑長度評價在總體適應(yīng)度評價中的權(quán)重大??;L為起始點到目標點直線近似距離。
(2)葡萄黑痘病。癥狀:幼果受害初為圓形深褐色小斑,中部凹陷,邊緣紫褐色,整個病斑似“鳥眼”,隨果粒膨大,病斑裂開、硬化,發(fā)生龜裂,病斑只限于果粒表層,不深入果肉。葉片發(fā)病初為針頭大小紅或黑褐色斑點,中央稍凹陷,干燥時,病斑中央穿孔,周圍仍保持紫褐色邊緣;嚴重時,病葉干枯,扭曲,早落。新梢病斑圓形,褐色、凹陷,后期病斑中部開裂,維管束外露,嚴重時病斑連片,甚至新梢死亡。防治方法:①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種。②落葉后清掃果園,集中燒毀病葉、病果、病梢,發(fā)芽前,噴硫酸亞鐵加1%粗硫酸殺滅越冬病菌。③加強栽培管理,避免偏施氮肥。④生長期防治,以開花前和落花70-80%時用藥最重要。
(3)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6-7天噴一次,連噴2-3次。
1、主栽品種。選用早熟,耐低溫,適于保護地栽培的83-98。
2、育苗。11月至12月播種育苗,苗齡60天左右。2-3片葉一心分苗,苗距8-10厘米,開始白天溫度15-25℃,夜間不低于10℃,空氣濕度80%左右,促緩苗。根系恢復(fù)生長后,白天最高不超過20℃,夜間10℃以上,濕度不超過90%,防止徒長和病害發(fā)生。
3、定植。畝施腐熟的優(yōu)質(zhì)有機肥6-8米3,過磷酸鈣25千克,硫酸銨20千克或腐殖酸復(fù)合肥50千克,深翻細耙整平,1-2月份選晴天定植。定植后10-15天為緩苗期,白天溫度15-20℃,夜間溫度10-15℃,為防止高溫引起的生理障礙,濕度控制在75-80%。
5、結(jié)球期管理。甘藍結(jié)球期,畝施硫酸銨20千克,葉面噴0.3%磷酸二氫鉀。
6、采收。3月下旬,葉球外層葉呈亮綠色,7-8成充實即可采收。
7、病蟲害防治
(1)菜青蟲。在2齡幼蟲盛期,選用Bt乳劑200倍液噴霧,高齡幼蟲按不同生育期的防治指標,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霧。
(2)蚜蟲。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1000~2000倍液,6-7天噴一次,連噴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