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大華 楊成云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行血必凈療法的效果。方法:從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中抽選50例,根據(jù)入院編號單雙數(shù)將其分成兩組:25例對照組實施基礎療法,25例試驗組實施血必凈療法,評定疾病效果。結(jié)果:試驗組患者緩解24例,占比96.0%;對照組患者緩解18例,占比72.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治療后的血氣指標、肺功能指標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臨床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行血必凈療法作用突出,可緩解病癥,改善肺功能,值得學習。
【關鍵詞】 血必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 臨床療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1.06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7)01-0111-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多發(fā)性的臨床病癥,需借助糖皮質(zhì)激素類藥物進行治療,但隨著該藥物的長時間使用,可降低患者機體抵抗力,提高抗菌素耐藥性,間接誘發(f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發(fā)生,危害生命健康。以往,臨床對該合并癥患者均實施吸氧、茶堿類藥物療法處理,但效果并不理想[1]。近年來,通過筆者所在醫(yī)院對該病癥的研究發(fā)現(xiàn),血必凈療法可獲得顯著成效。下面,將筆者所在醫(yī)院收治患者資料整理如下,旨在判定血必凈療法應用價值。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12年8月-2015年9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中抽選50例,根據(jù)入院編號單雙數(shù)將其分成兩組:對照組25例中女10例、男15例,年齡50~79歲,平均(62.4±1.8)歲;病史2~17年,平均(7.2±0.5)年;試驗組25例中女11例、男14例,年齡51~80歲,平均(62.5±1.9)歲;病史2~18年,平均(7.3±0.6)年。50例患者經(jīng)病史、體檢、X線、肺功能等檢查確診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病癥[2],并排除藥物過敏、惡性腫瘤等患者。兩組患者疾病史、男女例數(shù)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評估。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實施基礎療法,包括:根據(jù)患者病癥行糖皮質(zhì)激素、吸氧、茶堿類、受體激動劑等對癥處理,情況允許時還可幫助患者呼吸;試驗組患者則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行血必凈療法,操作:將血必凈溶于生理鹽水中靜滴,劑量分別為50 ml、100 ml,靜滴,2次/d,直到病情穩(wěn)定。
1.3 觀察指標
(1)疾病治療效果標準:癥狀消退,血氣指標、肺功能恢復正常,為疾病控制;癥狀減少,血氣指標、肺功能開始恢復,為疾病緩解;癥狀未變化,血氣指標、肺功能未變化,或病情惡化,為疾病治療無效[3]。緩解率=(疾病控制+緩解)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2)血氣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前后的SaO2、pH等血氣指標變化情況。(3)肺功能指標:統(tǒng)計兩組患者臨床治療前后的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變化情況。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軟件包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對照組治療緩解率為72.0%,試驗組為96.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氣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SaO2、pH等血氣指標變化程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患者FEV1、FVC、FEV1/FVC等肺功能指標變化程度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作為一種多發(fā)性的臨床病癥,以病程長、慢性氣道阻塞為主要特征。近年來,該病的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報告顯示,該病癥由各種因素共同作用引發(fā),包括:(1)吸煙。吸煙是誘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因素。煙中含有大量尼古丁,可損傷氣道細胞,降低纖毛運動功能,增加黏液分泌總量,誘發(fā)感染。且隨著煙齡的不斷延長,疾病發(fā)生率越來越高。(2)職業(yè)性粉塵。長時間于煙霧、過敏原、工業(yè)廢氣環(huán)境下工作,可誘發(f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空氣污染。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毒氣體可損傷氣道黏膜,降低纖毛清除功能,為細菌感染提供依據(jù)。(4)感染。感染是誘發(fā)該病癥的又一主要因素,以細菌、病毒感染為主。由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反復性的發(fā)作,可加重肺功能損傷度。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發(fā)生將造成血氣指標紊亂,危害健康。以往,臨床均借助抗菌素藥物進行治療,此類藥物可在殺死感染菌的同時,加快機體內(nèi)毒素排出速度,尤其是混合性感染。相關報告顯示,內(nèi)毒素是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關鍵因素[4]。清理內(nèi)毒素、壞死性因子、氧自由基等成為臨床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的治療措施。但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一種合理、有效的抗菌素。故而,需加強該合并癥的診斷、探究力度,以制定有效的治療方案[5]。
近年來,通過筆者所在醫(yī)院病理學、藥理學的不斷探究,血必凈藥物問世,于患者治療中獲得顯著成效。血必凈是一種中成藥制劑,由芍藥苷、川芎嗪、丹參素等成分組成,具有消毒、抗炎、減少毒性反應的作用,可保護患者組織器官,改善損傷內(nèi)皮細胞功能,加快免疫功能恢復速度。并且,該藥物還具有多靶向特點,通過靜脈給藥的方式,可擴大藥物的擴散面積,減輕呼吸道水腫癥狀,加快藥物吸收進度,促使其于短時間內(nèi)達到最高血藥濃度,增強抗內(nèi)毒素作用[6-7]。筆者所在醫(yī)院為進一步判定血必凈藥物的應用效果,通過將收治的50例患者分成不同組后得知,25例試驗組患者經(jīng)由血必凈治療后,疾病得以控制14例,緩解10例,無效1例,緩解率為96.0%;25例對照組患者病癥控制7例,緩解11例,無效7例,緩解率為72.0%。兩組緩解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血必凈藥物可從根本上緩解患者病癥,提高疾病治療效果;從兩組患者的血氣指標和肺功能指標上來看,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血必凈藥物的使用可糾正患者血氣指標,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質(zhì)量。許尤玲[8]報告通過對24例治療組患者行血必凈注射液治療后,肺功能指標、血CRP水平和SIRS癥狀改善率均優(yōu)于對照組,和本文證實結(jié)論基本等同。
綜上,臨床給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患者血必凈療法作用突出,可緩解病癥,改善肺功能,值得學習。
參考文獻
[1]邵娜.血必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療效觀察[J].山東醫(yī)藥,2013,53(48):41-43.
[2]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2,25(8):453-460.
[3]國家中醫(yī)藥管理局.中醫(y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8.
[4]王運.早期無創(chuàng)正壓通氣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6):113-115.
[5]王萍,曾玉蘭.血必凈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炎癥介質(zhì)及氧化/抗氧化的影響[J].臨床內(nèi)科雜志,2015,32(12):818-820.
[6] Viglio S,Stolk J,Luisetti M,et al.From micellar electrokinetic chromatography to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Revisiting the way of analyzing human fluids for the search of desmosines, putative biomarker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J].Electrophoresis: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phoresis Society,2014,35(1):109-118.
[7]李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治療進展[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5,12(9):144-146.
[8]許尤玲.血必凈注射液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SIRS患者血CRP及肺功能的影響[J].河南中醫(yī),2016,36(3):484-486.
(收稿日期:2016-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