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躍+董青+陳鴻杰
摘要:目的 研究中藥消癌平針劑經肝動脈介入治療轉移性肝癌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8例轉移性肝癌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9例患者。對照組患者采用化療介入治療,研究組患者采用中藥消癌平針劑經肝動脈介入治療,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療效。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部分緩解率(CR)、穩(wěn)定率(NC)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平均生存天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消化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消癌平針劑經肝動脈介入治療轉移性肝癌的臨床療效優(yōu)于化療介入治療,可以明顯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縮小和穩(wěn)定病灶,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期。
關鍵詞:中藥;介入治療;轉移性肝癌
肝動脈介入治療是轉移性肝癌主要的治療方法,但是由于轉移性肝癌多數(shù)為晚期惡性腫瘤,患者身體狀況差,免疫力低下,耐受性較差,不能耐受大劑量化療介入治療。由此,積極探索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延長患者生存期的治療方法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轉移性肝癌歸屬中醫(yī)學"肝積、積聚、癥瘕、黃疸"等病范疇,中醫(yī)藥在防治肝癌轉移及改善中晚期患者癥狀、提高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等方面具有明顯優(yōu)勢,是轉移性肝癌綜合治療中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1]。由此,中藥治療轉移性肝癌將成為我們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作者隨機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8例轉移性肝癌患者,觀察中藥消癌平針劑經肝動脈介入治療轉移性肝癌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療的58例轉移性肝癌患者臨床資料,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29例患者。對照組29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0例;年齡38~74歲,平均年齡(42.35±3.75)歲;單個結節(jié)轉移6例,多發(fā)轉移10例,彌漫性轉移結節(jié)13例。觀察組29例患者中,男性17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48.87±5.61)歲;單個結節(jié)轉移5例,多發(fā)轉移13例,彌漫性轉移結節(jié)1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導管選擇性插入肝固有動脈或肝左、肝右動脈后進行藥物灌注,灌注藥物:氟尿嘧啶(5-FU)1000 mg、順鉑( DDP)60 mg、絲裂霉素(MMC)10 mg,3~4 w后重復治療。
1.2.2觀察組 將導管選擇性插入肝固動脈或肝左、肝右動脈后灌注消癌平注射液,300 ml/次,3~4 w后重復治療。
1.3療效判定 近期療效參考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實體瘤評價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所有可測量的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可測量病灶直徑減小50%以上。穩(wěn)定(SD):病灶減小小于50%,或者增大小于20%,沒有新病灶出現(xiàn)。惡化(PD):原有病灶增大,或者出現(xiàn)新的病灶[2]。
1.4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記錄數(shù)據均采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8.0進行處理,采用χ2進行檢驗,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2.1臨床治療有效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部分緩解率(CR)、穩(wěn)定率(NC)與對照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
2.2兩組患者生存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平均生存天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消化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從中醫(yī)辨證分析,轉移性肝癌臨床表現(xiàn)多與氣、血、肝、脾、腎相關,屬于中醫(yī)的肝積,證屬氣滯血瘀的范疇。轉移性肝癌病因機制主要是外感、內傷、及情志不暢,加之勞倦,臟腑功能失調,肝失疏泄、氣滯血瘀、血行受阻,屬于全身虛,局部實的頑疾[3-4]。臨床常規(guī)治療轉移性肝癌,采用化療,效果不佳,并且可能引發(fā)消化道反應、肝損害以及機體免疫功能損害,所以臨床提出采用中藥制劑進行治療的嘗試。
本文采用的消癌平注射液屬于中藥制劑,其成分是烏骨藤提取物。該藥植物含有多醣、生物堿和皂甙等有效成份[5]。本文結合臨床資料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為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患者平均生存天數(shù)明顯高于對照組,消化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提示,消癌平針劑經肝動脈介入治療轉移性肝癌,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效保證病灶的穩(wěn)定或者縮小病灶,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進一步延長患者的生存期。同時中藥制劑無毒害,臨床用藥安全有效。消癌平針劑治療轉移性肝癌有較好的療效,并且臨床不良反應小[6]。轉移性肝癌患者身體狀況較差,不能耐受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所以選擇消癌平針劑質量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為臨床治療腫瘤指出了新的研究方形和途徑。
總而言之,中藥消癌平針劑經肝動脈介入治療轉移性肝癌療效理想,延緩了患者的生存期,治療后無明顯毒副作用,容易被轉移性肝癌患者接受,值得在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曾曉華, 王頌章, 魏崇健, 等.經肝動脈灌注并栓塞治療轉移性肝癌的臨床療效[J] .中華腫瘤雜志, 2013,18(5):365 .
[2]王聲球.肝臟轉移癌的治療問題[J].實用外科雜志,2009,6(3):161- 163.
[3]柏衛(wèi)清,林鈞華,于爾辛,等.吡柔比星聯(lián)合用藥肝動脈化療栓塞治療中肝癌近期臨床療效分析[J].實用腫瘤雜志,2012,14(1):25-27.
[4]孫振東,孫燕,王肇炎.實用腫瘤并發(fā)癥診斷治療學[M].合肥: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370.
[5]華陽,王世明, 趙美杰, 等.初步探討肝轉移癌的介入治療[J].實用腫瘤學雜志,2011,11(1):43 .
[6]張?zhí)鞚?中國常見惡性腫瘤診治規(guī)范(第九分冊)[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聯(lián)合出版社,2013:13.編輯/蔡睿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