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內(nèi)短訊
4月17日下午,省教育廳“河北教育大講堂”第二講開講,省教育廳副廳長、北京教科院副院長褚宏啟為180余名機關干部做了題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及其培育》的專題報告。
褚宏啟在報告中講道,核心素養(yǎng)是21世紀關鍵少數(shù)高級素養(yǎng),強調的是“做事能力”,而不是“做題能力”。在比較分析各國提出的核心素養(yǎng)框架基礎上,結合我國“人的現(xiàn)代化”和教育現(xiàn)代化實際,褚宏啟提出,我國的學生核心素養(yǎng)應主要包括創(chuàng)新能力、批判性思維、公民素養(yǎng)、合作與交流能力、自我發(fā)展素養(yǎng)和信息素養(yǎng)。其中,創(chuàng)新能力是“核心素養(yǎng)的核心”;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就必須轉變學、教、管的方式,進一步釋放教育活力。
日前,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等28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被命名為第五批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這28個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分別是:井陘縣洪河漕百團大戰(zhàn)紀念館、高平地道戰(zhàn)遺址·高平抗敵斗爭紀念館、石家莊七一學校校史館(石家莊市第24中學)、興隆縣烈士陵園、丁玲紀念館、張北元中都博物館、“民族魂”紀念碑廣場、秦皇島港口博物館、唐山常記愛國主義教育綜合展館、啟新水泥博物館、中國灤州皮影博物館、廊坊固安林子里烈士陵園、霸州市勝芳民俗博物館、保定二師舊址、蠡縣梁斌黃胄紀念館、中共中央華北局城工部泊頭舊址、滄州博物館、耿長鎖紀念館、阜城革命歷史紀念館、臨西縣呂玉蘭紀念館、臨城縣烈士陵園、八路軍一二九師東進抗日游擊縱隊司令部舊址、磁山文化博物館、磁縣直南黨史館、涉縣新華社暨邯鄲·陜北新華電臺舊址、清風店烈士陵園、公木紀念館、河北工業(yè)大學校史館及北洋大學堂舊址。
從2017年起,我省將通過組織戲曲藝術表演團體進校園、學生進劇場、觀看戲曲光盤等多種形式,確保每年讓全省大、中、小學在校學生免費欣賞到一場優(yōu)秀的戲曲演出。
此外,我省將打造戲曲教育特色活動,建立“一人一社,一團十?!睅头霭l(fā)展機制,即一位戲曲專家至少幫扶一個學校社團,一個戲曲藝術表演團體至少與十個學校結對子。各地學校通過層層申報,由各地教育部門制定相關辦法,審核選取戲曲文化進校園工作優(yōu)先覆蓋學校為示范學校,對弘揚戲曲文化發(fā)揮引領作用。
日前,邢臺市教育局邀請?zhí)粕绞新纺蠀^(qū)教師進修學校昌青副校長和北京教育科學研究院白玉萍教授為全市教師舉辦師德建設專題培訓。來自市直各學校和橋東、橋西、開發(fā)區(qū)、邢臺縣的優(yōu)秀班主任和骨干教師代表共計700人參加了培訓會。
今年邢臺市將重點舉辦各種專題培訓。
日前,阜平縣白河學校、阜東小學、龍泉關學校等3所學校加入保師附校教育集團,保師附校向3所學校派駐3名管理干部、15名骨干教師,連續(xù)兩批,每批三年。按照保師附校辦學標準,構建管理體系,同步開展教學工作,實現(xiàn)先進管理模式和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快速移植。阜平縣還將選派校長、教師到保師附校跟崗學習。
下一步,保定市教育局將繼續(xù)組織保師附校、青年路幼兒園,與阜平縣、淶源縣中小學、幼兒園組建教育集團,讓深度貧困地區(qū)的孩子也能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
4月15日,張家口市“家庭教育名師公益大講堂”首場講座在市工人文化宮舉行,標志著該市“大講堂”活動正式啟動。
“大講堂”系列講座由張家口市教育局、張家口日報社聯(lián)合主辦,將邀請國內(nèi)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和張家口市部分家庭教育專家、名師,圍繞“什么樣的家庭教育才是正確、成功的教育”這個主題,為社會群眾提供科學的指導和幫助。根據(jù)活動計劃,2017年將舉辦10場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