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斌
化人三策略在解決“集合私聊”問題上的運用
齊國斌
課堂上部分學生“集合私聊”現(xiàn)象頗為嚴重,就像被污染的空氣一樣彌漫在教室各個角落。為改變學生隨意私聊的生態(tài)境,筆者結合班級管理實際,從三方面對文化化人理念在實踐中的運用進行探討。
“集合私聊”特指發(fā)生在學習活動中由隨口說之人引發(fā)的有意避開教師視野且與學習活動本身無關的閑聊行為,排除學生間正常學習問題的討論與磋商。特點為話輪轉換靈活、話題隨意廣泛、語段時長時短,融間歇性、彌散性、無根性為一體。
“私聊”左右同學的聽課狀態(tài)。當喜好私聊之人主動打開潘多拉似的話匣子時,聒噪之人便會不自覺地被吸進其中,主動或被動地與之展開私聊,忘卻了在班會課上作出的莊嚴承諾,忘卻了張貼在教室墻上的學習目標。
“私聊”會銷蝕學友的學習意志。私聊總是由學習不為、不專之人誘發(fā)的,起初周圍意志薄弱學生根本沒有意識到它的危害性,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卻能在不經(jīng)意間消靡了原本表現(xiàn)好、習慣好、成績好的同學進取意志,使其漸漸地與這類人融為一體。
1.班主任增強敬業(yè)責任
要獲得井然有序的學習秩序,為學生營造安寧的學習環(huán)境,班主任應賦有較強的敬業(yè)精神,積極的進取意識和高度的責任感。為此,班主任要在學生自控心力最容易松懈的時間段盡可能多地到班促發(fā)維系學習狀態(tài)。
2.任課教師履行協(xié)管責任
班主任要與任課教師不定期切磋交流,增強教師的團隊意識,合作意識與目標意識,以提高任課教師對所教班級的向心力,少了一科教師的協(xié)同努力,整體班風和學風都難以形成。
可是有些任課教師對教學管理有所顧忌,他們不愿點名批評學生,不向學生提出具體要求,怕得罪部分學生,怕評不上“學生最喜愛的教師”,怕帶不了畢業(yè)班,怕耽誤學生聽課時間;只要求上進心的學生注意聽課,那些私聊成癮的學生不過分就暫且不問。
3.班委肩負自育責任
班主任不可能時刻陪伴學生左右,這就要求班長要以身作則、率先垂范,作學生表率和榜樣。在自習課、早晚讀、周練課等老師不在教室之機,見縫插針、及時補位,使集合私聊之人沒有可乘之機。
文化的作用就是化人,班級文化作為育人文化也起著獨特的育人作用和化人功能。
1.在境界提升中化人
學習行為既能祛除陋習,矯正錯覺與妄念,保持良好狀態(tài),還能凈化心靈,陶冶性情,是治懶、治驕、治散的良藥。同時學習還是學生義不容辭的天然責任,唯有通過學習汲取豐富知識,才能突破能力受限,才能不斷進步。學生能發(fā)揮多大潛能,能成就多大夢想,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們能否恰當?shù)亟o自己定位。
一些學生在經(jīng)過了多次努力未取得自己滿意的學習效果后就會默默認定自己能力高限。要是不能盡快突破思維桎梏、斬斷思維拘囿,盡力提升立身高度,就只能在低學業(yè)水平層次之下徘徊,只會在積習既久之中止步。所以,唯有立身高,才能行致遠。
2.在管育轉合中化人
沒有不加改變而適應一切學生的最佳教育途徑,也沒有不加變化而能解決一切問題的萬能手段。班主任須根據(jù)變化的學生、變化的環(huán)境、變化的時代,依據(jù)不同學生的個性氣質、認知風格,學習取向變化著自己的教育策略和育人理念,做到揚人之長、避人之短,尊重個性,包容發(fā)展。
3.在正能量感召下化人
學生課上集合群聊現(xiàn)象嚴重,這是一種病態(tài)的班風。為此,班主任應以班會陣地,黑板報,班內張貼欄為平臺,定期公布并表揚為班級文化建設作出積極貢獻的學生名單及事跡,攜全體學生營造和創(chuàng)設正能量文化,使每個同學都能在正向行為地引領下激勵自己,在健康心理洗禮下感染自己,在超越精神感召下熏陶自己,由此產(chǎn)生出更多的正向行為,更多的積極因子,減少課堂破壞性行為,減少學習無關性行為。
班主任的個人力量雖小,但通過維系三方責任,強化三項化人策略,扎扎實實地做事,是可以在自己職責范圍內改善自己班級的文化環(huán)境并讓更多的學生受到更好的教育。
(作者單位:江蘇沭陽南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