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倩
女兒童童參加幼兒園匯演,表演完后對我說:“媽媽,我不想洗臉,我要回家跟爺爺視頻,讓他看看我化妝的漂亮臉蛋。”不到4歲的小不點兒,就這么愛臭美了。
到家以后我到廚房做飯,讓童爸陪她在客廳和爺爺視頻。
做好飯,我問童童:“視頻完了?爺爺怎么說的?”“嗯,爺爺說,童童真棒,真漂亮。”童童一邊翻著繪本,一邊說。
一旁的童爸聽后,嚴厲地說:“你的謊話怎么張口就來呢?”原來,爺爺?shù)木W(wǎng)絡出現(xiàn)問題,童童根本就沒有跟他視頻。
這讓我想起了上周發(fā)生的事情。周末,老師布置了任務,讓孩子和家長一起制作“扣子粘貼畫”,結果趕上我周末出差,把這事忘得一干二凈。周一,我特地給老師打了電話,說明情況,老師卻說:“童童已經(jīng)向我解釋過了,不過她是這樣說的,‘我和媽媽用五顏六色的扣子做了一個小花園,里面有各種各樣的小花,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那幅畫不見了?!?/p>
仔細一想,這種情況最近常有發(fā)生。
比如,有時候她會告訴童爸自己今天可以吃三根棒棒糖,因為媽媽夸她很乖,而當童爸向我證實時,往往就揭穿了她的謊言。再比如,她有時候會回家告訴我說今天她的畫得到了老師的表揚,而第二天問老師時,老師說沒有這事。
我和童爸商量,這必須引起重視,從現(xiàn)在起,要用各種方法讓她明白說謊的壞處。
首先,我們利用“故事感受法”。睡前的閱讀時間,我開始給她講皮諾曹等故事。故事中的主角都是愛說謊的孩子,最后他們得到了各種各樣的懲罰。
然后,我們利用“親身感受法”。偶爾有一次,我對童童嘗試說謊,比如不給她做她最愛吃的菜,告訴她食材沒有了。等到飯后才對她說明真相,讓她感受一下被欺騙的滋味,感受說謊的人有多討厭。
正當我們?yōu)樽约旱摹敖逃毖笱蟮靡鈺r,有一天,我看到了這樣一幕,讓我慚愧不已。
那天,童童窩在沙發(fā)上,手里拿著米老鼠,身邊躺著維尼熊,正自言自語著。
“來我家玩吧,我家有冰激凌、薯片,還有動畫片?!蓖贿呎f,一邊晃動著米老鼠。
“不,不,來我家玩吧,我家有好多好看的書,還有很大的蹦蹦床和秋千?!蓖闷鹁S尼熊捏著嗓子說。
“還是到我家來吧,我家有會飛的掃帚,有會變身的衣服,還有會說話的小魚?!边@是童童自己的聲音。
“好啊,好啊。”
“太好了,太好了!”
童童把米老鼠和維尼熊抱在懷里,又蹦又跳。
我忍住笑,走過去問:“在玩什么?這么高興?!?/p>
童童趕緊說:“媽媽,我沒有對別人說謊,這些都是假的,我自己跟自己說謊,行嗎?”
自己跟自己說謊?她所謂的說謊,不就是她的想象嗎?
我們在某些時候可能誤解了孩子。
三四歲的孩子正處于想象力發(fā)展的敏感期,常出現(xiàn)想象與現(xiàn)實混淆的情況。她并不是故意說謊,而是在滿足自己的想象。這個時候,我們?nèi)绻麤]有區(qū)分想象和說謊的差別,會影響孩子想象力的創(chuàng)造。當然,也不能為了啟發(fā)孩子的想象力,鼓勵孩子信口開河。所以,作為家長,不急著下定論,而是試著走進孩子的內(nèi)心世界,用心去觀察孩子的變化,正確地引導他們,才能真正發(fā)現(xiàn)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