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凱,趙天羽,靳凱麗
瑜伽對體育專業(yè)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
郭 凱,趙天羽,靳凱麗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健身事業(yè)也在逐步的崛起。人們對健身的意識也越來越強。瑜伽作為一種興起的健身項目它強調(diào)的“呼吸、體式和冥想”為一體的獨特運動方式已被大多數(shù)人所接受。而且瑜伽的練習對場地也無太大要求,只需要一小塊空地即可,更沒有年齡的限制。所以本文將通過文獻資料法、實驗法、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法和邏輯分析法,對在校體育系學生進行16周的練習并對其結果進行分析,從數(shù)據(jù)中分析出總結出瑜伽的鍛煉能夠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特別是學生的柔韌性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學生的平衡能力有顯著性差異。在身體機能上女生的各項指標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心率、肺活量和臺階試驗均有顯著性差異,而且對學生的身心健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瑜伽;身體形態(tài);大學生;心理健康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fitness is also the gradual rise of the cause. People's awareness of fitness is also growing. Yoga, as a rise of the fitness project, emphasizes the "breathing, body and meditation" as one of the unique movements has been accepted by most people. And yoga practice on the venue is not much demand, only a small piece of open space can be, no age limit. Therefore, 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experiment, data statistics and logical analysis to carry on the 16 weeks practice and analyze the results of the students in 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 The conclusion is that yoga can improve the students' physical quality, especially the flexibility and the balance of students has a ver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body function indicators, the girl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improvement of,heart rate, vital capacity and step tests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s well as promoting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Key words: yoga; body shap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瑜伽起源于古老的印度,作為古老印度的一種強身術,通過肉體和精神的修持達到身心和諧統(tǒng)一、強身健體和開發(fā)人體潛能的作用。瑜伽從印度梵語“yug”或“yuj而來,其含意為“一致”、“結合”或“和諧”。印度瑜伽是一個通過提升意識,幫助人們發(fā)揮潛能的哲學體系及其指導下的運動體系,是一種達到身體、心靈與精神和諧統(tǒng)一的運動形式。現(xiàn)如今,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在練習瑜伽,從小孩到老人,從白領、家庭婦女到明星大腕,我們把瑜伽作為一個保持身體健康,緩解心理壓力的法寶。
通過瑜伽的練習,練習者身體的柔韌性、靈活性、耐受性都會增強,這是最先體現(xiàn)出來的。而隨著練習的深入,練習者會逐漸體會到其他美妙的變化,不僅是身體上的,還有心靈上的。為此本實驗通過對在校體育生進行身體素質(zhì)測試和評價,了解并掌握他們的身體基本現(xiàn)狀,根據(jù)其身心發(fā)育規(guī)律結合瑜伽的特有功效,設計出具有針對性的瑜伽體式教案。進行一學期每周兩次課的教學實驗研究。
2.1 實驗對象
根據(jù)實驗設計的需求,隨機抽取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教三班和四班學生共80人(男生52人、女生28人)。實驗前對學生進行體檢和測試,結果顯示所有學生身體健康,無特殊病癥,而且兩個班學生身體形態(tài)、身體素質(zhì)、身體機能等個方面指標均無顯著性差異。隨后抽取三班為實驗組,四班為對照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圖書館及中國期刊網(wǎng)、中國知網(wǎng)、數(shù)據(jù)庫中以“瑜伽”、“身體形態(tài)”、“大學生”、“心理健康”等為關鍵詞搜索,并且查閱近幾年來的有關內(nèi)容,然后對所收集的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和提煉,將文獻資料的原始形式改變?yōu)樽约貉芯克枰男问健?/p>
2.2.2 實驗法
實驗法是指研究人員根據(jù)研究目的,運用一定的人為手段,主動干預或者控制研究對象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突出研究主要因素,在有利條件下對其進行觀察,從而獲得經(jīng)驗事實的一種研究方法。本文參考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的體育學院通用教材《體育測量與評價》中的相關方法和指標。
本文中對照組不做任何安排只進行常規(guī)的課間活動,實驗組進行瑜伽體式運動的練習。瑜伽體式動作的編排內(nèi)容是通過文獻質(zhì)料和自身的實踐了解國內(nèi)外瑜伽朋友在瑜伽體式運動領域的研究,總結他們的經(jīng)驗并根據(jù)大學生的身心發(fā)育特點和規(guī)律而制定出來的。本次課間活動為60分(準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共進行16周。實驗組和對照組上課內(nèi)容見表1。
表1 上課內(nèi)容
2.2.3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在教學實踐中獲得各種數(shù)據(jù),并通過SPSS19.0軟件進行分析處理,采用均數(shù)(Mean)和標準差(±SD)表示,并用 t 檢驗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統(tǒng)計結果以 P>0.05 為無顯著性差異,P<0.05 為具有顯著性差異(*),以 P<0.01 為具有非常顯著性差異(**)。
3.1 實驗前后對身體形態(tài)指標影響
表2 實驗前后身體形態(tài)指標
注:實驗組實驗前后比較,* p<0.05,* * p<0.01
表2顯示,經(jīng)過16周的瑜伽練習實驗后女生的腰圍、腰皮脂厚度、臀圍及大腿圍指標呈現(xiàn)不同程度的減小。其中,腰圍、大腿圍、腰圍腰皮脂厚度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各項指標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和實驗前。而男生的身體形態(tài)的指標跟對照組和實驗前相比無明顯差異,但是腰圍、腰皮脂厚度、臀圍及大腿圍指標在均值上優(yōu)于對照組和實驗前。從數(shù)據(jù)上看,對照組無論男生、女生在實驗前后都無太大差異。由此說明瑜伽對學生身體形態(tài)的良好形成有促進作用,也說明瑜伽對減少腰部、腹部的脂肪,塑造良好的腹部形體有很好的效果。分析其原因瑜伽是一種注重自己的身體、心靈、精神相互和諧統(tǒng)一的運動。在練習初期多注重自身的感覺,通過對自己身體的控制進而控制自己的內(nèi)心。學生在練習動作時首先要強調(diào)的是找見自己的根基收緊自己的核心(如腹橫肌、腹直肌、多裂肌等)。每個體式都在此基礎上并在后期配合呼吸完成的,所以在練習時腰腹部就得到很好的鍛煉??赡苡捎阼べさ膹姸葘τ谀猩鷣碚f有點偏小,所以鍛煉后男生的效果沒女生明顯。
綜合分析實驗前后實驗組身體指標的變化特征,瑜伽在練習過程中注重對身體肌肉的啟動,通過自己的‘內(nèi)觀’啟動體式中需要參與的肌肉并在此處保持5-10個呼吸。這種配合呼吸的運動對身體成分產(chǎn)生了影響,使身體的脂肪有所下降,尤其是對腰腹部的脂肪及維度有明顯變化。
3.2 實驗前后對身體素質(zhì)指標的影響
表3 實驗前后身體素質(zhì)指標
經(jīng)過16周的瑜伽鍛煉后,實驗組男生、女生的身體素質(zhì)均優(yōu)于對照組和實驗前,在柔韌(坐立體前屈、旋肩實驗)有非常顯著性差異,力量(俯臥挺身、高翻)、耐力和平衡三方面均有顯著性差異。而對照組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在實驗前、試驗后均無太大差別。
3.2.1 實驗前后柔韌素質(zhì)變化情況分析
柔韌性是指人體中各個關節(jié)活動的幅度以及關節(jié)韌帶、肌腱、肌肉、皮膚和其他組織的彈性和伸展能力,即關節(jié)和關節(jié)系統(tǒng)的活動范圍。由表3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學生的柔韌性在實驗前后有明顯的變化,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這說明瑜伽對柔韌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分析其原因:瑜伽體式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拉伸訓練,它強調(diào)是感受自身的能量(自己身體肌肉力量和身體中更深層次的能量)。其次瑜伽體式中的各種拉、伸、擰、擠、壓等使身體的每塊肌肉都得到拉伸。
3.2.2 實驗前后力量素質(zhì)變化情況分析
臥推、俯臥撐是評價人體的上肢和軀干中的胸大肌力量和耐力的指標,1min仰臥起坐和俯臥挺身是評價人體背部肌肉和腹部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常規(guī)指標,立定跳遠是評價人體下肢肌力量的重要指標。由表3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實驗組在實驗后瑜伽對練習者身體的肌肉產(chǎn)生了良好的刺激,特別是對女生尤為明顯。其中女生的上肢肌、腰腹肌、下肢肌均有顯著性差異(p<0.05)男生雖然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對比實驗前和對照組試驗后有明顯進步。分析其原因瑜伽是非常注重力量、呼吸和運動相互配合的項目,在運動與靜止的控制中提高練習者的力量。在瑜伽體式練習中經(jīng)常強調(diào)要保持自己的根基不要丟失(人體站立的根基是腳、坐立的根基是坐骨)并配合身體肌肉的啟動,這在無形中就提高了練習者的力量素質(zhì)和耐力素質(zhì)。有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瑜伽對學生力量素質(zhì)和耐力素質(zhì)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3.2.3 實驗前后平衡能力變化情況分析
平衡能力是指抵抗破壞平衡的外力,以保持全身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平衡能力有利于學生對新技能的掌握,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在復雜情況下的自我保護能力。由表3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經(jīng)過16周的瑜伽練習后實驗組的男生女生的平衡能力指標“閉眼單腳站立”(左右腳之和)比實驗前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照組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在實驗前后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分析其原因平衡能力的訓練是瑜伽練習中的主要部分,而且平衡能力也是瑜伽體式的重要組成要素。在進行體式練習時會有成套的平衡序列體式,也是每節(jié)課的主要組成部分。其次在瑜伽的練習中講究的是體式的練習和呼吸的配合,加強身體深層肌肉和核心肌肉群的力量從而提高自身的平衡能力。
3.3 實驗前后對身體機能的影響
表4 實驗前后身體機能指標
由表4的統(tǒng)計結果顯示,經(jīng)過16周的瑜伽練習后,實驗組的身體機能各項指標與對照組和實驗前相比較,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其中女生的心率、肺活量和臺階指數(shù)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其余幾項指標雖然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是在均值上大大優(yōu)于對照組和實驗前。分析其原因瑜伽練習是非常注重呼吸與體式的配合,在練習時配合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混合式呼吸能提高肺的通氣功能使肺活量明顯增大。男生的進步幅度沒女生進步幅度大,考慮其原因:瑜伽的運動強度相對于男生來說不是很大對其刺激比較小,另外還有運動時間長短的影響。
3.4 瑜伽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是各行業(yè)的棟梁,在大學時代是學生們積蓄能量完善自我的黃金年華。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社會各行各業(yè)競爭的激烈程度,升學、就業(yè)等各種各樣的壓力凸顯出來,使得部分學生產(chǎn)生較大的心理壓力,在不同程度上對學生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實驗中通過和學生的交談和問卷調(diào)查結果顯示:實驗組的學生在睡眠、飲食、抑郁和焦慮等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改善。分析其原因:瑜伽練習者伴隨著音樂和順暢的呼吸,自然的運動著;在進入體式后會有意識的控制身體刺激的部位,尋找心靈與身體的交流。從而使人的內(nèi)心保持寧靜、祥和、穩(wěn)定、自信。其次瑜伽的一些靜坐、冥想有益于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鍛煉可以消除一些消極的想法,讓人學會如何控制和調(diào)節(jié)自己的情緒??梢婅べぞ毩晫θ梭w的心理健康水平有良好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1. 經(jīng)過16周的瑜伽練習結果顯示瑜伽對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身體形態(tài)、身體機能還有心理健康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2.采用瑜伽練習時,由于男女的差異可以考慮采用把男生女生分成兩組不同流派的瑜伽進行教學,男同學可以選擇強度較大流瑜伽和阿詩湯加瑜伽等,也可適當增加練習的時間。
3.由于瑜伽是新興的趣味性強的項目而且也廣受大學女生的愛戴,對練習場地器材要求不大,效果也比較明顯,建議可在高校推廣開設瑜伽選修課程。
4.瑜伽體式的練習課增強人體的柔韌性和肌肉的伸展性,減少運動損傷,同時也能調(diào)節(jié)人的心理壓力,使運動員得到很好的放松。建議可以把瑜伽的體式練習帶入體育課的準備部分和結束部分中。
[1] 陳麗霞,史兵,張西平. 瑜伽的中國化進程研究[J]. 體育科學,2009,(7):84-91.
[2] 單清華,劉瑩,王振濤,鮑勇. 瑜伽文化足跡及現(xiàn)代健身價值研究[J]. 體育與科學,2009,(5):46-48.
[3] 廖玫. 瑜伽對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的實驗研究[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06,(3):103-107.
[4] 董敏輝,劉洪春,喬明. 瑜伽與健身[J]. 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6,(5):64-66.
[5] 李順英. 瑜伽對女大學生及肥胖女生身心健康影響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7.
[6] 鄧茗丹. 瑜伽對女大學生身心健康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3.
[7] 趙霞. 瑜伽對青年女性身體形態(tài)和柔韌素質(zhì)影響的實驗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08.
[8] 李順英,劉瑾彥,王保平,陸湘群. 瑜伽對肥胖女大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 體育科研,2010,(5):79-82.
[9] 袁盡州,黃海. 體育測量與評價[M].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11.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Yoga on the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of PE Majors
Guo Kai,Zhao Tianyu,Jin Kaili
郭凱(1990-),男,山西長治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
山西師范大學 ,山西 臨汾 041000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G804
A
1005-0256(2017)02-0145-3
10.3969/ j.issn.1005-0256.2017.02.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