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子懌
一次試驗的啟示
文/曾子懌
倘若你將一麻袋的“寶貝”——廢棄的瓶瓶罐罐放在家中,除非你媽媽是個脾氣超好的環(huán)保主義者,否則你一定會像我一樣,被老媽“橫眉冷對”,并且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把“寶貝”丟掉,然后還要聽一堂衛(wèi)生大道理課。相比之下,我舅舅就完全不一樣了,他有一雙能化腐朽為神奇的雙手,常常利用廢棄的瓶罐改造出有趣又實用的小物件。有時候,我都懷疑他倆是不是一個媽生的。我從小就喜歡跟在舅舅屁股后頭,黏著他教我做些小手工。
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和弟弟想試試從海水里提取鹽,需要用到酒精燈,可翻遍家中角角落落,都沒找到。我突然想起小時候見過舅舅用空的易拉罐做酒精燈,便想自己試試。
說干就干。弟弟找來一個空的易拉罐,把它清洗干凈后交給我,便輪到我大展身手了。我先將罐身攔腰一分為二,留下底下那一半,再裁了塊鐵絲網(wǎng)放在切口上。然后,我找來棉絮,將之擰成條狀穿過鐵絲網(wǎng)的洞,上面一端作為燈芯,另一端直通底部。最后,注入酒精,一個簡易的酒精燈便做好了。弟弟小心翼翼地將它點燃,小小的火苗像頑皮的孩童一樣上躥下跳。
酒精燈做好了,我們繼續(xù)做提取鹽的試驗。我把裝著海水的勺子放在火苗上方,不一會兒,水就燒開了,泛起小泡泡。漸漸地,水越來越少,直至勺子底部留下一層薄薄的白色結晶。我和弟弟用手指蘸了點一嘗,好咸呀!
“哇!我們成功了!”弟弟大聲說。
我也為此高興,不過這次嘗試讓我感到自豪的還是自制酒精燈,它讓我覺得廢棄物不“廢”,關鍵看你有沒有一雙巧手和一個時刻想著創(chuàng)新的大腦。
(作者學校:福建省廈門市思明區(qū)第二實驗小學 五年級 指導老師: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