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青墩小學 孫學鑾
小學作文記敘文的教學方法研究
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qū)青墩小學 孫學鑾
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要的表達方式,主要分為寫人、敘事、寫景、狀物這四個不同的類型。讓學生們了解記敘文的寫作方法,讓他們對于記敘文感興趣,可以寫好記敘文,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對此進行了分析研究。
小學;記敘文;教學;方法
在小學作文中寫得最多的一類文章就是記敘文,所謂的記敘文是以記敘為主要的表達方式,主要分為寫人、敘事、寫景、狀物這四個不同的類型。下文中筆者將認真分析記敘文的教學方法。
學生在小學三年級開始寫記敘文,這是他們最早接觸的一類文章,但是在長期的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一些問題,而且這些問題是普遍存在的。
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無法發(fā)現(xiàn)生活中一些重要的素材,不能將自己的真實經(jīng)歷與情感融入文章,所以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如寫老師總是無私奉獻,認真批改學生作業(yè);而母親和父親總是慈祥或者嚴厲;寫生病總是父母半夜帶自己去看醫(yī)生;而寫友情總是要先有誤會然后和好。這一類文章故事情節(jié)老套,刻畫出的人物也沒有代表性,不飽滿,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無疑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并不是學生自己真實情感的表達。
許多學生寫作文就像記流水賬一樣,內(nèi)容單調(diào)死板,例如,如果學生要寫自己去動物園游玩,就容易寫成流水賬,敘述太過于平淡,在作文中只是復述自己去動物園做了什么事情,并不能讓人感受到他的感情,不能帶動讀者的感情與興趣。表達的方式也十分單調(diào),寫一件事情就只知道不帶任何感情地講述這件事情,學生在敘事的過程中不能夠很好地利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情感,不知道如何利用環(huán)境描寫來渲染烘托自己的情感,這樣就讓自己的作文不帶感情,無法感動別人。這無疑十分不利于他們作文能力的提高。
老師在作文教學中,應該找到一個好的教學方法,讓學生了解記敘文的寫作方法,真正會寫作文,也真正喜歡寫作文。
現(xiàn)在許多學生在寫作文時容易陷入誤區(qū),將作文寫得千篇一律,沒有新意,不能與自己的生活很好地結(jié)合。要想作文寫得有真情實感,體現(xiàn)學生的日常生活,就應該讓學生多觀察生活,感受大自然。因為生活是寫作素材的來源,老師只有讓學生明白作文來源于生活這個道理,才能讓他們真正將作文與生活結(jié)合起來。例如要寫一篇關于母親的文章時,大部分同學都會寫自己的母親慈祥或是嚴厲,這樣作文就很容易陷入千篇一律的局面。這時老師應該鼓勵學生們發(fā)現(xiàn)自己母親的特點,試一試從新的角度表現(xiàn)母親對自己的愛,這樣才可以將作文內(nèi)容與自己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突出自己作文的特點。
老師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在生活中處處留心做一個有心人。發(fā)現(xiàn)自己生活中一些不易察覺的小事,將他們變?yōu)樽约鹤魑闹械暮盟夭?。教師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寫日記的好習慣,將自己平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一些趣事記錄下來,在今后寫作文時才有更多的素材可用。而對于一些作文題材的寫作,主要還是要靠學生的感受,而不是老師的講解。只有讓他們自己在實踐過程中產(chǎn)生想法,才能寫出好的作文。例如,如果要寫關于春天的作文,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里或者公園里自己感受春天。來時可以讓學生觀察樹木的變化,尋找小動物,在草坪上做游戲、放風箏,而不是僅僅在課堂上講解春天,只有親自經(jīng)歷感受春天,才能激發(fā)他們寫作的靈感和寫作的欲望。這樣學生才愿意去寫作文,并且在快樂中學習寫作文,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在寫作的過程中,不能只發(fā)展好“寫”的能力,也應該重視“讀”的能力。只有這兩種能力相結(jié)合,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鼓勵學生多看一些課外書,提高自己的閱讀水平和欣賞能力,同時也積累詞匯與寫作經(jīng)驗,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寫作時模仿自己讀到的好文章。例如,在學習《爬山虎的腳》這一篇課文時,老師可以布置一個關于觀察植物的作文,可以鼓勵學生自己養(yǎng)一盆植物,在養(yǎng)的過程中自己觀察植物生長的特點,然后鼓勵學生們模仿課文中葉圣陶先生描寫爬山虎時用到的手法與寫文章的特點,寫下自己對于植物的觀察,通過這樣的模仿就可以提高他們寫作文的能力,同時,學生也應該通過各種渠道了解一些植物的特點,在自己寫作文的時候,就可以更加容易地描寫出自己所寫的植物。
常言道:“文章不厭百回改,精雕細琢始成金?!崩蠋煂τ趯W生寫好的作文應該高度重視,在對他們進行鼓勵的同時,指出文章中的不足,最好可以一對一地向?qū)W生講解,讓他們了解自己作文中的欠缺。還可以讓學生交換修改,讓學生和學生之間進行交流,這樣才可以讓他們共同進步,拓展他們的想象能力。這樣就可以避免學生在寫作時過度依賴老師,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反省,增長學生的惰性。老師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也應該要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與他們的寫作意圖,不能夠僅僅依靠自己的想法就否定學生們的努力。這樣才能真正地調(diào)動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讓他們愛上寫作文,最終才能提高他們的作文水平。
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學生接觸記敘文,一直到初中,記敘文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讓學生們了解記敘文的寫作方法,讓他們對于記敘文感興趣,可以寫好記敘文,是十分有益的。
[1]陳愛華.讓生活化原則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發(fā)揮重要作用[J].文理導航(下旬),2014(04).
[2]許維華.淺論小學作文教學[J].小學教學參考,2014年24).
[3]鄧萬程,鄧萬星.小學作文教學的新思路[J].新課程(下),2014(06).
[4]郭召軍.小學作文怎么教——建國后我國小學作文教學歷史的回顧與反思[J].學周刊,2014(22).
[5]高春霞.農(nóng)村小學作文教學心得[J].時代教育,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