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
在通常的意義上,我們都在不斷批判“消費主義”文化對于“純文學”的各種負面影響。但是,文學與消費就只有這么簡明的關系嗎?文學閱讀本身難道就不是一種十足的消費行為嗎?至于“消費”作用于文學活動的主要過程——包括傳播也包括創(chuàng)作,可能也是眾所周知的常識。在今天,市場經濟已經占相當份額的中國社會,認真梳理文學與消費的關系,實在非常必要。本文從最近一些年“消費紅火”的《鬼吹燈》入手,展開文學與消費的思考,很有可讀性,也給我們頗多的啟發(fā)。endprint
紅巖2017年1期
1《師道·教研》2024年10期
2《思維與智慧·上半月》2024年11期
3《現(xiàn)代工業(yè)經濟和信息化》2024年2期
4《微型小說月報》2024年10期
5《工業(yè)微生物》2024年1期
6《雪蓮》2024年9期
7《世界博覽》2024年21期
8《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2024年6期
9《現(xiàn)代食品》2024年4期
10《衛(wèi)生職業(yè)教育》2024年10期
關于參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