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 穎
(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江蘇海門 226100)
同桌互助
——討論法活躍小學英語課堂
陸 穎
(江蘇省海門市包場小學,江蘇海門 226100)
政治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英語已經成為一種便捷的溝通交流工具。英語也是未來全球化社會生活公民必須掌握的一項技能。我國中小學義務教育階段就開設英語課程,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能力,為將來學習世界先進文化技術、傳播中華文化、國際學習交流打下扎實的基礎。
小學英語;合作學習;互動互助
我國在小學中高年級開設英語課程,這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形象思維階段,并開始慢慢向抽象思維過渡。這個時期的學生活潑好動,思維能力快速發(fā)展,有自己的想法并且樂于與人分享。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采用討論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通過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分享,在討論中學習,活躍課堂的同時深入理解英語知識。
小學英語課堂使用討論法的前提是教師選定討論的內容,在教師的指導下為解決某個問題,辨明是非真?zhèn)我垣@取知識的方法。討論法能夠順利進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內容的選擇。教師要在課前梳理好重難點知識,選擇適合學生討論的內容作為素材,精致化加工,以問題的形式展示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討論熱情,推動學習進程。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Unit 3 In the library。這個單元介紹了圖書館的一些行為規(guī)則。教師的課程設計中安排學生觀看動畫,在觀看之后回答“What can’t Liu Tao do in the library?”這個問題涉及本單元要學習的單詞、詞組和語法知識,是本單元的重難點知識。同時,這個問題是一個適合同桌之間共同合作,通過討論發(fā)現的細節(jié)性問題,有討論的意義和價值。
在小組活動中,我以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式,引導學生結合視頻中的“圖書館小貼士”圖片,就這個話題展開互動式討論。在動畫和視頻的雙重刺激下,學生們的思維一下子就被打開了。他們從圖片中獲得了對話的靈感,在尋找與發(fā)現的過程中,實現了對話的動態(tài)生成。可見,在話題教學中,我們不僅要拋出問題,為學生們設計活動任務,還要在拋出的內容與形式上,多加考究,以學生們感興趣的話題內容、具有啟發(fā)性的話題形式,觸發(fā)他們的合作討論,引發(fā)同桌之間的本色互動。
由于學生知識儲備有限,在課堂討論的過程中會遇到瓶頸,或者陷入誤區(qū)。討論教學法并不是放任學生隨便討論進行自學,教師應該充當啟發(fā)者的角色,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認真觀察。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 Unit 8 Dolls。這個單元的教學安排中,教師借用布娃娃,引導學生學習五官的簡單描述。在基本的教學結束后,為了鞏固學生的知識,教師安排活動環(huán)節(jié),出示準備好的布娃娃,請學生通過討論,用英語描述它。在同桌討論的過程中,要運用到新知識,可能會出現一些問題,教師要通過質疑啟發(fā)學生,引導學生勇敢表達。
T:Excuse me,how many eyes does the the doll have?
S:Two,I see. His eyes are small too.
T:Good job,you can try to describe mouth and eyes together because there is something in common.…
在教師的循循善誘中,學生的討論更有方向性,對知識的學習和理解也更加深入。教師合理質疑啟發(fā)學生進行自我表達,也鍛煉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小學英語課堂討論是對英語知識的延伸和拓展,學生之間不同的觀點交換與分享能夠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完善自己的想法。在討論之后,教師應該給予學生一定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和總結,在討論之后的內容總結是對知識的進一步認識,在鞏固知識的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
例如,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 5 What do they do。這個單元介紹了職業(yè)的英文表達方式以及不同職業(yè)的工作內容。在學習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討論重點句型,發(fā)現第三人稱單數表達上的規(guī)律,從而進行第三人稱單數形式的學習。教師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發(fā)現規(guī)律,在討論之后,更要給予學生時間獨立思考,總結討論內容。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嘗試通過畫思維導圖、表格填空、句型串燒等方法,引導學生們在討論的基礎上,對知識進行反思性、概括性地總結與內化,并在思考的過程中,分享自己的獨特體驗,從而在討論的基礎上,實現知識的理解與消化。
精致化內容、啟發(fā)式探討、獨立性思考,三者合一能夠巧用討論法,并以同桌互助的學習模式活躍我們的小學英語課堂,為我們的英語教學注入新的活力,為學生的自主學習開拓新的天地!在實踐中,我們應該堅持少教多學,多給學生一些討論的機會,多給學生一些討論的平臺,并竭力讓討論學習蔚然成風。
[1]何琳.小學英語教學的研究與思考[J].校園英語,2014(15).
陸穎,1987年生,女,本科學歷,主要從事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中小學二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