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敏,何 葉
1.湖北省十堰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十堰 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yī)院婦科腔鏡科(十堰 442000)
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妊娠期黃體不足致先兆流產的療效研究
劉 敏1,何 葉2
1.湖北省十堰市中醫(yī)醫(yī)院婦產科(十堰 442000),2.湖北省十堰市人民醫(yī)院婦科腔鏡科(十堰 442000)
目的:探討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妊娠期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的療效研究。方法:收集黃體不足引起的先兆流產病例共258例,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130例和對照組128例;對照組口服黃體酮膠囊,10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杜仲顆粒,1袋/次,2次/d;兩組均連續(xù)治療2周。記錄兩組患者的止血、腰酸緩解及腹痛緩解時間;檢測兩組血清孕酮(P)水平;分析兩組臨床療效;記錄兩組療程中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結果:治療組患者的止血、腰酸緩解及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治療后1周和2周,治療組患者血清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期水平(P<0.01);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7.6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63%(P<0.05);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9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9.69%(P<0.05)。結論: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妊娠期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的療效明顯,且安全性好。
先兆流產為妊娠早期最常見并發(fā)癥之一,該病以妊娠期少量陰道流血、腰酸及腹部脹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目前,臨床治療該病常應用黃體酮干預,經直接補充孕激素改善黃體功能不全狀態(tài),達到有效治療目的[1]。但單純應用黃體酮治療整體療效有限,停藥后治療效果難以維持,且副作用較大[2]。本研究應用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妊娠期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在提高治療效果及降低不良反應方面均取得較好療效,為臨床治療先兆流產尋找較為理想的療法提供參考。
1 一般資料 收集黃體不足引起的先兆流產病例共260例,均為2012年5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就診患者,按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130例和對照組130例,期間對照組失訪2例;治療組年齡20~37歲,平均(26.89±4.76)歲;孕周6~10周,平均(8.13±1.39)周;初孕28例,2次及以上妊娠102例;1次自然流產史19例,習慣性流產史10例。對照組年齡20~36歲,平均(27.03±4.82)歲;孕周6~10周,平均(8.17±1.44)周;初孕27例,2次及以上妊娠101例;1次自然流產史17例,習慣性流產史10例。兩組患者間以上基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診斷標準參照《婦產科學》標準擬定[3];①伴有流產癥狀和體征;②孕前檢查:基礎體溫高溫相≤11 d,上升幅度<0.3℃,且呈不規(guī)則上升;③孕后檢查: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倍增落后;B 超顯示孕囊位于宮內且胚胎發(fā)育符合孕周大??;④黃體期P<48 nmol/L。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口服黃體酮膠囊(國藥準字H20041902),100 mg/次,2次/d。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杜仲顆粒(國藥準字Z52020394),1袋5 g,1袋/次,2次/d,開水沖服。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2周。
3 檢測指標 ①記錄兩組患者的止血、腰酸緩解及腹痛緩解時間。②兩組血清孕酮(P)水平:常規(guī)收集所有患者的外周血,采取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于治療前及治療后1周、2周測定,試劑盒由上海邦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③記錄兩組療程中不良反應例數,計算發(fā)生率。
4 療效標準 依據《中西醫(yī)結合婦產科治療學》標準擬定。臨床痊愈:陰道流血等臨床癥狀完全消失,B超檢查提示胚胎發(fā)育正常,基礎體溫維持黃體期水平,妊娠達28周以上或已正常分娩。有效:治療后陰道出血等臨床癥狀顯著改善,B超檢查提示胚胎發(fā)育正常,基礎體溫維持黃體期水平。無效:陰道出血等臨床癥狀無改善或加重,甚至流產,B超檢查提示胚胎發(fā)育異?;蛲V拱l(fā)育,基礎體溫波動較大??傆行?(臨床痊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 兩組止血、腰酸緩解及腹痛緩解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止血、腰酸緩解及腹痛緩解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
2 兩組患者血清P水平比較 兩組治療后患者血清P水平比治療前均明顯提高(P<0.01);治療后1周和2周,治療組血清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期水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1 兩組止血、腰酸緩解及腹痛緩解時間比較(d )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表2 兩組血清P水平比較(ng/ml)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同時點比較,▲P<0.01
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的總有效率為97.6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63%,兩組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1
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9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9.69%,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黃體功能不全是指卵巢排卵后黃體形成異常引起孕激素分泌低下,引起受精卵著床障礙,易導致流產或不孕[4]。目前,臨床治療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常采取補充黃體酮,黃體酮為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可誘導子宮內膜由增殖期轉入分泌期,促進孕激素的形成及黃體的分泌,利于黃體功能的恢復,故對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可起到有效緩解作用[5]。此外,黃體酮能夠加強子宮的供氧和供血,使子宮內膜增厚和子宮蛻膜生長,利于孕卵著床及胎兒成熟。本組研究對128例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的患者采取黃體酮干預,在改善臨床癥狀和黃體低下以及發(fā)揮臨床療效等方面均有積極效果,與以往文獻報道基本一致。
我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腎主生殖,為五臟之本,腎中精氣充盈則沖任二脈氣血旺盛,腎陽旺盛則溫煦胎元,故胎元穩(wěn)固,腎氣虛虧,沖任虛損,胎元溫煦失常,導致排卵后黃體發(fā)育功能異常,引起胎漏或胎動不安。因此,臨床治療應采取補腎益氣安胎療法。杜仲顆粒來源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部藥品標準》的中藥成方制劑,由杜仲、杜仲葉組成,具有補肝腎、安胎等功效,臨床常用于腎虛腰痛、胎動不安、先兆流產等病癥。故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妊娠期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能夠起到療效協(xié)同的作用。
本組研究結果顯示,相對于對照組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可促進患者的止血、腰酸緩解及腹痛緩解;療后效果分析顯示: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7.69%,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0.63%;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16.92%,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9.69%。上述結果提示,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妊娠期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起到增效減毒之效果。
眾所周知,女性早期妊娠需要孕酮支持,孕酮通過多種途徑發(fā)揮了保護受精卵著床和維持妊娠的效果,使孕婦的妊娠可順利進行,是目前衡量黃體功能是否正常的有效指標。多項研究表明,血清孕酮水平高,提示妊娠良好;相反,則可能存在先兆流產等妊娠不良結局,其敏感性高達73%和97%。筆者檢測了兩組治療前后患者血清P水平,結果顯示:兩組治療后患者血清P水平比治療前均明顯提高;治療后1周和2周,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較對照組可明顯提高患者血清P水平。
綜上所述,黃體酮聯(lián)合杜仲顆粒治療妊娠期黃體不足引起先兆流產可促進患者癥狀緩解,提高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改善患者血清P水平,值得進一步探討。
[1] 楊承慧.補腎活血清熱法治療抗心磷脂抗體陽性先兆流產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yī), 2014,11(3):259-261.
[2] 孫 佳,高衛(wèi)真.地屈孕酮與黃體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先兆流產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8):4833-4835.
[3] 張慧珍,張彥麗,魏小萌,等.中藥周期療法治療腎虛型黃體功能不全42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4,20(7):1008-1010.
[4] 張 華, 張紅英, 袁寧霞,等.探討黃體酮對孕婦黃體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產的治療效果[J].陜西醫(yī)學雜志,2016,45(4):425-426.
[5] 李 霞.地屈孕酮治療黃體功能不全型先兆流產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優(yōu)生與遺傳雜志,2015,23(6):66-67.
(收稿:2016-09-18)
流產, 先兆/中西醫(yī)結合療法 孕酮/治療應用 @杜仲顆粒
R714.21
A
10.3969/j.issn.1000-7369.2017.0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