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 婷
(江蘇省宜興市和橋第二中學,江蘇宜興 214211)
圖像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運用中的有效措施
戈 婷
(江蘇省宜興市和橋第二中學,江蘇宜興 214211)
本文結(jié)合筆者的教學實際情況,淺談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何運用圖像教學法提高地理學科的教學效率,即讓學生在課前準備圖像,在課堂上展示相關圖像,利用圖像突出教學重點,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供廣大教師借鑒。
圖像教學法;初中地理教學;有效措施
學習地理,可以領略祖國的大好河山,可以暢游美妙的旅游勝地,可以豐富自己的學識。其實所有知識都是一個整體,這些知識相互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在地理課堂中用到的圖像,就是線條的藝術,這就是地理與美術相互聯(lián)系的佐證。在李白的一些文學作品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祖國的山山水水,如果對他筆下的景物不甚了解,就沒有辦法真正體會到作者的妙筆生花,這也充分證明了各學科間的相互聯(lián)系。
圖像教育法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運用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在圖像中可以認識到我們的祖國有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這塊巨大的土地上生活著56個民族,56個民族是一家。在圖像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的喜馬拉雅山脈;可以看到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可以了解同樣是西伯利亞地區(qū),但是西西伯利亞和東西伯利亞的的命運大不相同;可以了解到每一個地區(qū)都有自己專屬的母親河,而黃河是我們中國人民的專屬。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使用圖像教學法,不僅可以傳授專業(yè)的地理知識,而且肩負著德育教育的重任。在學校教育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才是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務,對初中學生進行德育的教育是思想品德的責任。初中地理學科中德育的層次比較齊全,比如愛國主義情懷、樹立全球觀念等。在傳統(tǒng)的初中地理課堂上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教師利用抑揚頓挫的聲音講解祖國遼闊的土地、溫和的氣候、南北的差異、豐富的資源等,以此來激發(fā)初中學生對祖國的熱愛情懷[1]。但是這樣的教育已經(jīng)不適合當今時代的發(fā)展,如果初中地理教師再利用這種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學生就會感到枯燥、呆板、陳腐,沒有辦法完成教學任務。教師講課的語言再生動,表情再豐富,也不如利用圖像教學法的效果明顯。例如講解《中國豐富的資源》時,教師可以利用展示圖像的方法,讓學生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為祖國有無比寶貴的不可再生能源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這樣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學的效率,在無形中完成了對初中學生的德育教育。
初中地理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課堂中所用的圖像,一些不可以動手繪畫的圖像,可以讓學生自己在網(wǎng)上選取,例如在學習《世界的人口問題》時,學生就可以自己找一些圖像,帶到課堂中,這樣看似學生在課前沒有預習,但實際上,只是換了一種更加輕松的預習方式,同樣達到了預習的效果[2]。在一些可以動手繪圖的地理學習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間的時間,在黑板上繪制圖像,這樣可以練習學生的畫地圖的能力,在以后的解題過程中思路清晰。例如在進行《大洋和大洲》的講解時,如果教師一直在黑板上自己畫圖,學生就會自動過濾掉這一個情節(jié),養(yǎng)成依賴的習慣。大洋不僅包括我們熟悉的四大洋,而且包括一些洋流的分布情況,同時還要畫出大洋兩邊的陸地,哪里有暖流,哪里有寒流,在一些特殊的寒暖流交接的地方會出現(xiàn)大型的漁場,這些知識都要在一幅圖像中表現(xiàn)出來。所以教師要求學生自己動手在黑板上畫圖,這樣學生會因為是自己畫圖而認真聽課,同時在畫圖的過程中也學到了一些專業(yè)知識,最起碼可以知道秘魯漁場的形成原因。初中地理教師利用課前準備所用圖片可以實現(xiàn)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率。
如今,我們生活在信息化的時代,如果教育中沒有使用投影儀,那就叫跟不上時代的潮流,利用多媒體可以節(jié)約課堂時間。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前,可以準備好PPT,在PPT中可以將課堂中的圖像做好。例如在學習多民族的家庭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圖片的多媒體進行授課,首先在PPT上為學生們展示每一個民族的服飾特點,然后可以利用一些紀錄片的片段給同學們介紹一些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飲食文化,這也是人文地理中的一大知識點。利用圖片將這些地理課本理論知識轉(zhuǎn)化成有趣的圖片信息,在同學們進行解題時,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圖片的信息,很容易做出正確的選擇。如果學生根據(jù)課本上的理論知識進行記憶,往往會枯燥無味。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利用圖像教育法,有利于學生的記憶。既然是一位地理教師,平時就要多多關注一些地理知識,雖然說現(xiàn)在各地方的差異都在不斷地縮小,但是差距依然存在,在地理課堂上可以利用影視資料,增加學生的見識。
圖像在地理中的運用十分廣泛,在每一節(jié)初中地理課堂中都會用到圖像,如果地理課堂中沒有圖像就會阻礙學生的理解,初中地理教師在課堂中不厭其煩地繪畫圖像,說明教師在進行地理授課時全身心地投入。地理的教學和數(shù)學教學很相似,因為它們都講求數(shù)形結(jié)合,只是地理在計算方面比較簡單,但是地理教學在進行圖像的繪制過程中比較難。地理教師經(jīng)過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積累,會在黑板上出現(xiàn)突出課堂重點的地理圖像,這樣在教師進行講課的時候,學生的思維就可以一直跟著教師的思路進行學習。圖像在地理課堂中雖然只起輔助的作用,但是沒有圖像,地理的課程就不完整[3]。初中地理教師切記,如果一個地理知識點利用不同的圖像進行講解,這樣會使地理課堂失去重點,有些知識點可以利用不同的方法進行自圓其說,但是不適合剛剛學習地理的初中學生。在初中地理課堂中,只有學生有了想要學習的欲望,才可以激發(fā)教師想要教書的熱情,教師的熱情被點燃,那么在初中地理課堂中的圖像就可以很適合地出現(xiàn),這樣就大大提高了教學質(zhì)量。
新課改越來越深入到教育的各個方面,人教版初中地理的的教學目標也隨之發(fā)生改變。初中地理不再單單為了學習地理的理論知識,學生們學習了地理知識,可以將其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因為地理就其本身來說,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當今社會信息高度發(fā)達,多媒體走進了課堂,為初中地理教師減輕了負擔,教師再也不用在課前將本節(jié)課利用的圖像化畫在黑板上,學生們在多媒體上看到的圖像會更加清晰明白。在初中地理課堂上利用圖像教學法,雖然有積極的一方面,也有消極的一方面,在地圖上我們看到從中國的最北端到中國的最南端也不過十幾厘米,但實際上,那是幾天幾夜的火車生活;圖像并不能代表現(xiàn)實中的一切,依然存在一些晦澀的理解,如果學生想要真正了解各界各地的地理知識還需要背起行囊親自體驗。
[1] 姜黎.多元智能理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5,12(34):234-235.
[2] 楊英.游戲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6,78(50):16-17.
[3] 王燕.初中地理教學中圖像教學法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09):402-403.
戈婷,1988年生,女,江蘇宜興人,現(xiàn)任宜興市和橋鎮(zhèn)第二中學地理教師,榮獲宜興市“優(yōu)秀青年志愿者”“宜興市青年崗位能手”稱號,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