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耀
近年來,我立足校園生活,豐富學生的寫作途徑,拓展學生的寫作空間,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積累寫作素材,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成果。
為破解學生習作時“無米下鍋”的教學難題,教師要在指導學生掌握習作素材方面下工夫,幫助他們建立個性化習作的材料庫。秋天,我?guī)ьI學生去觀察學校西墻的爬山虎,然后指導學生寫觀察習作。學生們寫道:“春天的爬山虎是翠綠的,而夏天的爬山虎更綠,一眼望去,只看見一面綠色的墻?!薄扒锾烊~子落下來,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空中跳著優(yōu)美的舞蹈。”“雖然已經是秋天,但是它仍然緊抓不放,因為它在想:等到了春天,我還要繼續(xù)向上生長?!薄趯W生的筆下,植物充滿了生命的活力。
運動會是廣大師生樂于參與的一項集體活動,氣氛熱烈的場面,團隊合作的勝利,爭先恐后的奔跑場景,激烈爭奪的氣氛,跳繩時的加油聲,拔河賽時的吶喊助威聲……一個個場面都會成為學生筆下取之不盡的習作素材。比賽場上的場面描寫,人物的動作描寫,觀眾的神態(tài)描寫,選手的心理活動描寫,為學生習作提供了生動的材料,也使得我們班一名學生的課堂習作被某報紙“習作之窗”選中刊登。
習作教學就是要變強化指導為注重積累。在去年的班級文化建設展評活動中,“芳草園 ”“ 飛翔 中隊 ”“ 圖 書 角 ”“ 智慧樹”“我愛我家照片墻”……一個個生動而又鮮艷的設計都出自學生們之手?!兑淮斡幸饬x的活動》《我的教室我做主》《我愛我“家”》等佳作均取材于這次活動。
為創(chuàng)建“國家衛(wèi)生城市”,師生們打掃校園、教室,到學校附近居民樓撿拾垃圾、清理小廣告。辛勤的付出換來了潔凈的校內外環(huán)境,許多難忘的故事、感人的場面發(fā)生其中,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寫作欲望。在日記中有學生寫道:“……因為我的淘氣,差點讓兩塊玻璃砸到同學的頭上……今后做事我會更加細心的?!边€有學生寫道:“……我第一個完成任務,還被評為愛心使者,今天真是累并快樂著呀!”
近年來,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深入開展,多媒體技術與語文學科的整合為習作教學插上了翅膀。我充分利用校園網絡的豐富資源,擴展習作教學的廣度。去年師生共同建立的班級習作群———“芳草地”,為學生習作交流提供了平臺,成為網絡上傳的好渠道,佳作展示的好窗口,培養(yǎng)習作興趣的好途徑。平時,我有針對性鼓勵學生在班級QQ群、個人空間里開辟“習作素材庫”,引導學生關注校園生活,捕捉活動中的點點滴滴,及時將自己的感觸與發(fā)現(xiàn)記錄下來,存入“素材庫”,成為學生自己習作的源泉和活水。
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源泉。學生學會了觀察校園生活,也會自覺地把習作視角轉移到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另外,教師還應潤物細無聲般地將鮮活的具有特色的習作素材引進習作教學中來,積極地引導學生多角度地觀察,捕捉校園生活的多彩畫面,讓學生逐漸進入習作佳境,寫出高質量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