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思彤
節(jié) 儉 過 年
●吳思彤
你知道嗎,一篇作文要經過編輯的數(shù)次修改,才能與大家見面。編輯是怎樣修改作文的?想必很多小朋友都很好奇?,F(xiàn)在,讓我們跟隨小編,看一看,學一學吧!
“歡喜啰!熱鬧啰!過大年啰……”我們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聊晉江人過大年正悄然興起的文明新風尚。
此處有點兒突兀,應加上時間,比如:除夕夜,大年初二晚上……
“煙花爆竹放得少了,大型燈會沒有了——”
“公款吃喝的少了,酒店用餐打包的多了,團拜活動簡單了!”還沒等媽媽說完,爸爸就搶著細數(shù)起來。
誰說的話?據下文推知,此處應加上:“媽媽搶先說道?!?/p>
上文已出現(xiàn)“搶”字,此處可換一個動詞。
“就連我們這次的寒假德育實踐作業(yè)都是以‘小手拉大手,節(jié)約我先行’為主題的,學校布置的手工制作也都提倡使用廢舊材料?!?/p>
聯(lián)系上下文,此處應加上:“我也不甘示弱,侃侃而談?!?/p>
“思彤,你們學校開展的活動真接地氣!”一旁的叔叔贊許道。
“那是?!蔽姨岣叻重?,仰起頭,樂呵呵地答道。
“今年我們家的過年清單也‘瘦身’了。不到酒店吃年夜飯,自己動手做;不買高檔煙花爆竹,放幾盒鞭炮就行;不給孩子數(shù)目過大的壓歲錢。大概算一下,光這三項就能節(jié)省好幾千元。”精打細算的奶奶開腔了。
這兩處刪掉,更簡潔。
“在家里做年夜飯,實惠又熱鬧,多好!”一向節(jié)儉的爺爺對自己的決定甚是滿意。
“這個決定”顯然是大家一起商量的。
鏡頭倒回大年三十那天,我們全家總動員,湊了桌年夜飯。最擅長做糕點的嬸嬸要烤披薩,饞嘴的我打下手;手巧的媽媽做了蒸鮑魚和麥片燉海參;老爸炒了一盤西蘭花和大蝦;奶奶負責燉豬肚湯和燜羊肉;爺爺負責蒸魚、煮丸子豆腐湯。一番忙活之后,年夜飯齊了,真是經濟實惠。叔叔呢?最狡猾——擺碗筷。
此處與開頭添加的時間要注意銜接。或者按時間順序來寫,將此處改為“聊完天”。
此處加上修飾詞語,使語言更生動,突出“我”的饞嘴、勤快。
刪去兩個“了”字,表示分工及準備過程,而不是結果,文字更簡潔。
“經濟實惠”顯然不能概括年夜飯的全部特點,應該還有“豐盛”,畢竟是一年一次的年夜飯。
7個人做了9道菜,所有的菜品被我們一掃而光。這得歸功于老爸。他事先發(fā)話,自己動手,節(jié)儉過節(jié),誰做的飯菜剩下得多,誰飯后洗碗。
此處與前文相互矛盾,且重復。應改為“菜品花樣要多,菜量要少,營養(yǎng)豐富,杜絕浪費”。
吃完飯,我和媽媽用燃放完的亭子形狀的爆竹筒,制成花燈。我挑著花燈,成就感和幸福感爆棚,又低碳節(jié)儉,富有民俗意味。以這樣的方式喜迎新春佳節(jié),年味兒更濃了。
春節(jié)已經過去,但留下的不光是年的回味,更有勤儉節(jié)約傳統(tǒng)的回歸。
結尾有些突兀,與上文缺少過渡,可以改為“春節(jié)會很快過去”。
(362200)福建省晉江市第二實驗小學六年級
小編修改感言:
吳思彤小朋友的這篇文章從立意和選材上來說,是比較新穎的,這一點對于寫好作文來說很重要。但是,在行文過程中,時間、人物對話交代不明晰,導致文章某些情節(jié)前后矛盾,邏輯不通。語言不夠簡練,影響了整體表達效果。同學們在寫作文前,最好先列提綱,這樣寫起來才會思路清晰。寫完后要對字、詞、句反復琢磨、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