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莉
書籍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思路與實踐探討
張莉
書籍設計課程是藝術設計中較為復合的課程,包括了字體設計、色彩設計、版式設計等多種設計元素。同時也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項目化教學扭轉了傳統(tǒng)書籍設計課程教學中“本本主義”、“形式主義”的困境,將理論與實踐充分結合,突出了學生主體性,滿足高校教育要求,適應了市場需求。本文以筆者實際教學經驗為基礎,探討了書籍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思路和實踐途徑,旨在借助項目化教學提升教學質量,探索書籍設計課程教學的新模式。
書籍設計課程 項目化教學 思路 實踐路徑
項目化教學在我國高校藝術設計相關專業(yè)已經得到了較好的應用,但書籍設計課程的項目化教學剛剛起步,教學思路和教學實踐都處于探索與調整階段。項目化教學是將各類項目,例如企業(yè)項目、比賽項目等,根據項目要求和蘊含的設計理論進行有的放矢地授課。改變了傳統(tǒng)書籍設計課程教學中師生互動少、實踐少的局面,將完全遵循課本內容的教學創(chuàng)新為適應項目的教學,將學生被動的聽轉變?yōu)橹鲃訁⑴c項目實踐的學。提升了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開拓了課程的深度和廣度,更加契合社會、市場需求,指向性和針對性更強。筆者經過幾個學期的項目化教學實踐,探索出了適合我國高校書籍設計課程的項目化教學思路和實踐路徑,下文做以論述和探討。
書籍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不是脫離書本內容的,而是結合實際項目,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編排,突出重點,講求書籍設計的規(guī)范性和實踐性。其教學思路從項目選定、項目分解、結合項目授課和考評幾個方面進行。
首先,項目選定。高校、院系通過與企業(yè)建立合作關系,將市場化項目引入高校書籍設計中。這些項目有些適合書籍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有些適合其他課程教學。所以教師要結合教材內容、項目目標綜合考量,不可為了爭取項目或者實現(xiàn)項目化教學而選擇不切實際的書籍設計項目。
其次,項目分解。書籍設計項目從文字、色彩、圖形圖象、裝幀、開本等有不同的要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項目,將項目分解為若干環(huán)節(jié)和階段,有理論化程度較多的小項目,再到綜合化程度高的大項目。分解后的項目可以將學生分組或者分層安排,采取負責制的模式開始項目分析、調研等一系列活動。
再次,結合項目授課。傳統(tǒng)的授課是根據教材章節(jié)順序進行,理論化、程式化痕跡很重。結合實際項目授課是在分解項目后,對重點環(huán)節(jié)進行重點講授,一方面通過項目本身提出解決方案和思路,另一方面結合項目實例進行設計理論講述。讓學生在實際處理問題中應用理論。其他基礎環(huán)節(jié)的講授,可以采取翻轉課堂、微課堂和MOOC等形式展開,讓學生成為學習主體,主動學習完成項目。
最后,考評。項目化教學的考評不再是閉卷考試結合虛擬項目完成后由教師評判。而是教師結合項目完成情況、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態(tài)度和對書籍設計專業(yè)技能的掌握程度而給出評價,同時學生結合自己項目完成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兩方面的評價作為最終的考評分數(shù)。同時,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邀請企業(yè)資深書籍設計師參與評價,對項目進行市場化標準的考評。
書籍設計課程項目化教學的實踐路徑由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yè)情況而定,筆者結合本校實際情況,總結出的實踐路徑如下:。可以將書籍設計課程與項目整體結合,完成整體實踐。主要由主項目統(tǒng)領全局。在主項目之下,進行學生分組、調研、分析、設計、制作和匯報展覽等一系列活動。同時結合一些小項目進行穿插教學。小項目主要是在基礎理論階段的授課過程中,幫助學生理解、應用理論,為之后參與大項目奠定基礎。具體應用如下:
1.理論基礎教學與小項目導入。理論基礎基礎教學是書籍設計課程的前期準備階段,一方面向學生傳授相關字體設計、色彩設計、圖形設計、版式設計的理論,介紹書籍設計的發(fā)展史和作用意義,另一方面整合多種設計理念,向學生傳遞書籍設計大一統(tǒng)的設計思想。在這一階段上,導論部分由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為主,以互動式、交流式授課方式進行授課,使學生對書籍設計的形式、內容等有初始概念和輪廓。在具體書籍設計理論階段,可以采取“引進來”的方式,在主項目的基礎上,引入小項目,同時可以邀請出版社、期刊社的美編、設計師進行授課,以小項目為依托,對教材中中理論知識進行梳理和傳授,另一方面將項目要求、目標告知學生。進入這一階段,通過參觀出版社、期刊社、印刷廠等讓學生實地了解書籍設計的步驟,掌握書籍設計的構成、書籍設計材料的選擇、書籍造型和版式設計等多個環(huán)節(jié)。在實地觀摩后,對小項目進行分析分解、重構,將小組教學和分層教學應用其中,例如某出版社要求對即將出版的中學教材進行裝幀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裝幀材料、色彩構成、圖形設計、設計思路和整體裝幀形式進行逐步落實完成,以裝幀這一小項目,帶動色彩、字體、版式等多方面理論教學。同時在教學中能夠發(fā)現(xiàn)學生對書籍設計理論的掌握情況,學生的團隊合作情況等,為下一步教學提供了調整基礎。
2.主項目導入和針對性教學。進入主項目的項目階段,首先傳達對該項目的設計要求。然后是學生分組,各組討論并撰寫項目策劃方案。在前期資料都整理好的基礎上,進入了實際的設計階段。首先是書籍設計方案的提出與可行性分析,接下來是書籍設計方案討論,形成初步方案。接下來是設計方案的深入階段,主要任務是確定書籍設計風格、裝幀形式以及書籍封面與編排形式的修改與完善。進而定稿,進行書籍的輸出與印刷,以及后期制作裝訂,最后完成書籍的成型。
主項目實踐教學的步驟確定后,與之配套的教學模式也要確定。筆者在教學中嘗試過“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種教學模式。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引進來”的項目化教學模式上,通過企業(yè)項目、比賽項目等的引入,使課堂教學、實訓教學成為完成項目的主戰(zhàn)場,教師帶領學生進行項目分析重構,由學生根據自身能力和期望進行分組,劃分項目責任。例如前期的調研階段,需要學生去書店、圖書館等對相關書籍的設計風格、設計形式和主流設計思想進行調查匯總,確定設計思路。而設計方案是根據書籍內容、文化、類別等要素確定適合項目書籍自身的設計方案。這時教師在書籍設計理論教學的基礎上,對各種類型書籍的設計方法進行講授,幫助學生理論、辨別與選擇,使書籍設計方案進入到可行性分析階段。在進入到深入設計階段,教師的授課方式是將多種設計元素進行有機整合,讓學生從模仿到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一階段,教師應重點關注,尤其是對分層教學中程度較差的學生應多給予輔導。最后,在定稿與印刷輸入階段,做出樣本后先讓學生進行頭腦風暴法進行討論,對設計瑕疵和不滿意的地方進行調整,進而完成書籍設計過程。這種“引進來”的項目化教學主陣地在高校,能夠借助高校豐富的學術資源進行教學,學生也能在教師的引導和幫助下學習。另一種是“走出去”的項目化教學,即安排多組學生進入到出版社、期刊社、雜志社等進行社會化教學,這時高校教師不可能跟隨學生全程,就需要通過電子郵件、微博、微信等推送項目注意事項、設計理論、設計方法等,讓學生跟隨課外教師進行項目完成,這種方式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提高很快,讓學生能迅速融入企業(yè)化管理中,具備一整天完善的書籍設計技能。但這種方單一項目的學習與系統(tǒng)知識的訓練之間無法形成緊密有效的整體,這也是限制項目教學法發(fā)展的瓶頸。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對于項目教學法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推進方面研究非常少,如何在推進過程中把它和其他方法有效地結合在一起,這也是面臨的問題。
3.項目結束。項目結束基本代表了課程的結束。教師根據匯報、作品對學生進行評價,在結合學生自評和校外專家評價為書籍設計課程進行點評,完成課程。三、結語
書籍設計課程的項目化教學開展、實踐過程繁瑣,程序多,不僅要完成教材內容的講授,還要實現(xiàn)項目目標。所以教師需要進行縝密的思路規(guī)劃,在選擇項目、結合項目授課時不僅要突出重點,還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這樣才能實現(xiàn)項目化教學的初衷,將項目化教學的優(yōu)勢發(fā)揮最大的效用。
[1]叢志強.情境設定在書籍設計教學中的運用[J].美術觀察,2017(01):90-92.
[2]王洪瑞.書籍設計項目教學[M].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13.
[3]吳玥,李晶.實用與創(chuàng)新——書籍設計教學模式改革 [J].時代教育,2017(7): 189.
(作者單位:武漢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