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杰
給流轉上“交強險” 讓農戶吃定心丸
——江蘇省海門市探索土地流轉履約保險
姚杰
6月21日下午,悅來鎮(zhèn)啟文村一塊158.31畝土地通過海門市產權交易流轉平臺掛牌交易,保險公司在交易后主動與村支部書記虞衛(wèi)燕對接,為該流轉土地辦理土地流轉保險,虞衛(wèi)燕拿到土地流轉保險單時,臉上掛滿了笑容,長舒了一口氣,“以后再也不要為土地流轉租金擔憂了,又有更多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了”。
這就是江蘇省海門市今年創(chuàng)新試點的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也是今年海門市創(chuàng)建省級三權分置創(chuàng)新示范縣建設的重點內容。悅來鎮(zhèn)啟文村位于悅來鎮(zhèn)東部,原先屬于經濟薄弱村,近幾年來通過整合土地資源,加快土地流轉,全村70%以上的土地已經流轉起來,村級收入穩(wěn)步提高,村級各項工作也走在全鎮(zhèn)前列。但是去年以來,土地流轉租金難收、收不全、收不到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支書虞衛(wèi)燕,催繳成為每天工作的一部分,也成了她的一個心結。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探索推出的。
上有要求,下有需求。中央和省市都出臺了三權分置意見,要求各地結合實際細化完善三權分置意見。海門市在外出考察調研的基礎上,針對海門實際現狀,出臺了關于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的試點意見。試點意見得到基層干部的廣泛擁護,有利于解決因自然災害和經營不力經營主體“跑路”租金無法兌現的問題。為此,海門市印發(fā)了《關于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創(chuàng)新示范縣建設的實施意見》
市場運作,政府引導。農村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工作,參照海門農業(yè)保險聯辦共保模式,堅持以市場化運作為基礎,以政策扶持為補充,建立引導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和激發(fā)土地流轉雙方的積極性。通過引入保險公司,市場運作,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標的以經營主體實際繳納的土地流轉費為準,保險費率為土地流轉費的3%,其中土地流出方承擔1.5%,市財政補貼1.5%。
聯辦共保,鎮(zhèn)村聯動。實行保險公司與市財政聯合辦理的模式,采取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形式,這樣既是對保險費的補充,也是對不發(fā)生賠付后利益返還為風險金的積累。根據實際繳納保險費用,市財政給予1∶1比例配套,如年度扣除承保公司一定管理成本,存有收益的,按各50%比例分配給承保公司和市財政。在實際賠付時,保險公司和村級各按50%比例予以賠付。當保險賠付額超過保險公司和市財政承擔范圍時,由市財政和區(qū)鎮(zhèn)共同賠付。
試點先行,應保盡保。 明確了在市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新增交易的土地流轉項目必須參加土地流轉履約保證保險,應保盡保。對于其他符合條件的土地流轉項目,鼓勵投保,擴大土地流轉保險覆蓋范圍。
提前介入,風險可控。明確要求新增土地流轉先支付流轉費用,后使用土地,堅持不交租金堅決不給使用土地,納入土地流轉保險范圍的土地流轉行為,如超過合同約定時間60日的,保險公司和村級提前介入,通過終止合同的形式,提前止損,防止出現流入方一直控制經營土地,而流轉租金拖欠不交的問題。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農村工作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