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洪海 李繼志
?
谷胱甘肽在慢阻肺治療中的療效分析
蔣洪海 李繼志
目的 探討谷胱甘肽在慢阻肺治療中的療效。方法 選取近幾年我院診斷為慢阻肺的患者,慢阻肺分級為II級、Ⅲ、Ⅳ級,隨機分為50例研究組和50例對照組。兩組基礎治療為支氣管舒張劑、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抗生素等,研究組加用谷胱甘肽治療。對比(1)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2)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試驗距離。結(jié)果 兩組治療前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及6min步行試驗距離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及6min步行試驗距離比較有差異(P<0.05)。結(jié)論 慢阻肺患者使用谷胱甘肽治療后,能提高體內(nèi)抗氧化水平,對降低炎癥水平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可以將谷胱甘肽作為慢阻肺的輔助治療手段用于臨床。
谷胱甘肽;慢阻肺;療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呼吸內(nèi)科常見的氣道慢性炎癥和氣流受阻為主要特征的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活質(zhì)量[1]。眾所周知炎性細胞因子的表達失衡在慢阻肺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重要地位,炎癥細胞釋放的氧自由基對呼吸道上皮細胞進行攻擊,影響彈性蛋白的合成和修復,最終形成不可逆的氣道結(jié)構(gòu)性改變。還有學者指出吸煙是慢阻肺的首要致病因素,煙霧中有毒物質(zhì)在肺部匯聚,造成高濃度的自由基和氧化劑,刺激炎癥細胞聚集,導致氧化/抗氧化失衡。谷胱苷肽是人類細胞質(zhì)中自然合成的一種肽,具有清除氧自由基、增強抗氧化物酶的活性。大鼠慢阻肺動物模型證實機體可增加谷胱甘肽水平,改善肺內(nèi)氧化/抗氧化失衡的狀態(tài),從而對減輕氣道阻力有積極的意義[2]。因此本文擬收集2013年3月-2015年12月我院診斷為慢阻肺的患者,探討谷胱甘肽的使用價值。
一、病例選擇
選取近幾年我院診斷為慢阻肺的患者,慢阻肺分級為Ⅱ級、Ⅲ、Ⅳ級。隨機分為50例研究組和50例對照組。兩組基礎治療為支氣管舒張劑、糖皮質(zhì)激素聯(lián)合抗生素等,研究組加用谷胱甘肽治療。研究組平均年齡(63.6±12.8)歲,男29例,女21例,Ⅱ級13例,Ⅲ級18例,Ⅳ級19例;對照組平均年齡(65.8±13.7)歲,男25例,女25例,Ⅱ級15例,Ⅲ級16例,Ⅳ級19例;2組人員性別、年齡、慢阻肺分級、臨床表現(xiàn)等方面比較無差異(P>0.05)。
二、入選標準
① 慢阻肺的診斷符合2007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② 無心肌病、急慢性腎病嚴重并發(fā)癥者。③ 患者自愿參加試驗,能按時服藥。
三、排除標準
① 肺結(jié)核、肺間質(zhì)纖維化者。② 支氣管擴張試驗陽性,支氣管哮喘者。③ 對谷胱甘肽過敏者。
四、治療方法
兩組基礎藥物治療均相同,如吸入糖皮質(zhì)激素、茶堿,氨溴索、抗感染、平喘、化痰、營養(yǎng)支持及維持水電解質(zhì)平衡等。研究組加用谷胱甘肽(規(guī)格:0.6g*6支,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31265,生產(chǎn)廠家:上海復旦復華藥業(yè)有限公司)治療,使用方法:1.2g谷胱甘肽+100mL生理鹽水,靜脈滴注,1日1次。
五、評價標準
對比① 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②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試驗距離。
1 TNF-α、IL-6測定方法:采集兩組患者5mL外周靜脈血,血樣抗凝,放入離心機內(nèi),3000轉(zhuǎn)/min,離心10min,去除上清液,取下層血漿,置-15℃冷凍冰箱保存,集中測定。血清中TNF-α和IL-6采用ELISA(雙抗體夾心)法檢測,試劑盒由上海愛博生物制品工程有限公司友情提供。
2 6min步行試驗:參考文獻標準[3],在平坦的地面劃出30.5m的距離,兩端各置一椅作為標志?;颊咴谄溟g往返走動,步履緩急由患者根據(jù)自己的體能決定,6min后試驗結(jié)束,監(jiān)護人員統(tǒng)計患者步行距離進行結(jié)果評估。步行距離越遠,說明患者肺功能越好。
六、統(tǒng)計學
一、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對比
兩組治療前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對比
二、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試驗距離
兩組治療前6min步行試驗距離比較無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6min步行試驗距離比較有差異,P<0.05,(見表2)。
我國2013年“十五”攻關項目顯示40以上的人群慢阻肺患病率達到12.6%以上,可以看出慢阻肺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4]。研究表明,慢阻肺的病理機制中氧自由基和其他氧化因子的激活是重要組成部分。有學者發(fā)現(xiàn)吸煙引起肺中性粒細胞大量浸潤和上皮細胞滲漏性增加,均與氧化應激有關。TNF-α和IL-6為炎癥反應中常見的參與因子,會造成肺上皮細胞破壞,促進中性粒細胞炎癥反應,致疾病繼續(xù)發(fā)展惡化。
表2 兩組治療前后6min步行試驗距離
有學者指出TNF-α為有多種生物學效應的促炎因子,通過激活內(nèi)皮細胞粘附分子,使大量炎性細胞粘附于血管內(nèi)皮,加快炎癥的進程及血栓周圍炎癥程度,促進血栓形成[5],并促進抗炎因子如IL-10合成,從而抑制參與炎癥反應過程的大多數(shù)炎癥介質(zhì)的生成。IL-6可加強內(nèi)毒素與CD14的結(jié)合,達到激活氧化應激反應的效果。
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是反映機體抗氧化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眾多文獻指出慢阻肺急性期患者體內(nèi)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被大量消耗,造成機體氧化/抗氧化系統(tǒng)失衡,大量的氧自由基在體內(nèi)積聚[6]。
內(nèi)源性谷胱甘肽廣泛分布于人體各器官內(nèi),在肺組織中主要分布于氣道內(nèi)襯液中,作為抵御外源吸入性氧化劑的第一道防線[7]。有學者[8]發(fā)現(xiàn)慢阻肺患者支氣管肺泡灌洗液中巨噬細胞內(nèi)源性谷胱甘肽水平明顯低于健康人群。內(nèi)源性谷胱甘肽的還原性巰基參與體內(nèi)重要的氧化還原反應、促進糖、脂肪和蛋白質(zhì)代謝,從而發(fā)揮減輕組織損傷,促進細胞修復等作用[9]。有研究[10]指出大鼠動物模型中還原型谷胱甘肽具有抑制脂質(zhì)過氧化、穩(wěn)定生物膜,阻滯髓過氧化酶衍生氧化物參與氧自由基生成反應。同樣本次研究中,研究組使用谷胱甘肽治療后,在TNF-α、IL-6水平、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及6min步行試驗距離上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我們分析可能與谷胱甘肽保護細胞膜脂質(zhì)過氧化、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維護肺上皮細胞完整和正常功能有關。
近年來有學者[11]指出谷胱甘肽能抑制單核巨噬細胞招募白細胞至炎癥部位,減少TLR-4表達炎癥信號通路。谷胱甘肽與氧化應激的調(diào)節(jié)通路可能與以下機制有關:氧化應激下,自由基給鄰近的分子提供或吸收一個電子引發(fā)高度活性反應,細胞產(chǎn)生ROS,有利于AP-1和NF-κB核轉(zhuǎn)位的氧化環(huán)境,隨后AP-1和NF-κB與γ-GCS基因啟動子相應部位結(jié)合,啟動γ-GCS mRNA轉(zhuǎn)錄,γ-GCS合成增加,催化GSH合成增多,參與抗氧化過程[12-13]。
谷胱甘肽由于其廣泛的生物效應,臨床上廣泛應用于多種疾病治療,如中毒性肝病、溶血性疾病、成人呼吸窘迫綜合癥、敗血癥、化療患者等[13]。因此,我們認為慢阻肺患者使用谷胱甘肽治療后,能提高體內(nèi)抗氧化水平,對降低炎癥水平有重要的意義,因此可以將谷胱甘肽作為慢阻肺的輔助治療手段用于臨床。
[1] 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病診治指南[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12,25(8):453-463.
[2] 江剛, 戴愛國, 等. 核因子相關因子2調(diào)節(jié)大鼠氣道上皮細胞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表達[J].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報,2010, 26(2):150-156.
[3] 劉曉燕,戴愛國,譚雙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轉(zhuǎn)錄因子 ATF3/ATF4 與 Nrf2的表達及相互作用 [J]. 中國病理生理雜志,2011,27(10):1961-1966.
[4] 羅曼,戴愛國,符代炎. 白介素 17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及與氣道炎癥及重塑的關系 [J]. 國際呼吸雜志2011,31(11):834-838.
[5] 劉曉燕,戴愛國,李潔. 轉(zhuǎn)錄因子 ATF3 和 ATF4 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達及作用 [J]. 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1,10(2):121-125.
[6] 甘桂香,胡瑞成,戴愛國. 內(nèi)質(zhì)網(wǎng)應激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J]. 國際呼吸雜志,2010,30(9):551-554.
[7] 郭光云,陳力,楊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期的細菌學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社,2006,16(8):1213-1215.
[8] 陳勇,張寧,饒愛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血漿丙二醛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的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學雜志,2005,15(22):3453-3457.
[9] 劉振威,高風英,樊帆,等.還原性谷胱甘肽對慢性肺源性心臟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血中脂質(zhì)過氧化物及抗氧化物酶活性的影響[J].中國臨床醫(yī)學,2007,14(3):310-312.
[10] 李斌晨,吳明營,蒙革,等.還原性谷胱甘肽臨床研究及應用進展[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8,3(6):9-10.
[11] 林書典,戴愛國,唐朝克.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表達[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4,27(5):348-349.
[12] 林書典,戴愛國,徐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及表達變化的研究[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志,2005,28(2):97-101.
[13] 宋一平,崔德鍵,茅培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氣道重塑及生長因子的研究[J].中華結(jié)核和呼吸雜志,2001,24(5):283-287.
Efficacy of glutathione in treatment of COPD
JIANGHong-hai,LIJi-zhi
People’sHospitalofDazhuCounty,Dazhou,Sichuan635100,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glutathione in treatment of COPD. Methods 100 COPD patients at grade Ⅱ-Ⅳ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n=5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50). The basic treatment included bronchial dilation agents, glucocorticoids combined with antibiotics, etc,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additionally given glutathione. The level of of TNF-a, IL-6,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6-minute walking distanc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NF-a, IL-6, glutathione peroxidase and 6min walking dist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but they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glutathione in patients with COPD can improve the level of antioxidant in vivo, and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ion.
glutathione; COPD; curative effect
10.3969/j.issn.1009-6663.2017.03.022
635100 四川 達州,大竹縣人民醫(yī)院呼吸內(nèi)科
2016-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