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滿
不幸的家庭
王曉海,男,17歲,出生在石家莊周邊一個小山村。王曉海的身世說起來很復雜,王曉海的父親和母親并沒有結(jié)婚,他們都在一個村生活,而且王曉海的母親有自己的家庭,后來王曉海的父親和母親逃到外地一起同居生活并生育了王曉海。5歲之前,王曉海與父母一起生活,那段時間應該是王曉海最幸福的時光,不管生活如何艱辛,父母畢竟都在自己身邊。王曉海的母親出走后,婆家人一直在到處尋找她,被婆家人找到后,王曉海的母親被迫回到了原來的家庭。此后,年幼的王曉海只能跟著父親生活,母親走后,父親有時不出去工作,有時一出去就好幾天,對王曉海更是不管不顧,造成王曉海無人照顧缺吃少喝的生活狀況,經(jīng)常在街上流浪。
轉(zhuǎn)眼間,王曉海7歲了,奶奶看著他實在可憐,就把他接到身邊一起生活,但是奶奶是跟著王曉海的叔叔嬸嬸一起生活的,叔叔嬸嬸本來就對王曉海的父親不管老人頗有微詞,現(xiàn)在更是把王曉海當成了累贅,就這樣,王曉海開始了寄人籬下的生活。眼看到了上學的年齡,看到其他小朋友背著書包由媽媽送著去上學,王曉海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不知道為什么爸爸媽媽會扔下他不管。奶奶看出了曉海的心思,想送他上學,但叔叔嬸嬸堅決不同意。年幼的王曉海不想讓年邁的奶奶因為自己和叔嬸發(fā)生爭執(zhí),再次從家里出走繼續(xù)流浪,因為沒有飯吃,沒有錢花,他經(jīng)常到公安局讓警察幫著找父親,也會留意電視上的幫助熱線,實在沒辦法了就打電話請求幫助,日子就這樣饑一頓飽一頓地過著。
天使媽媽基金會的救助
13歲那年王曉海流浪到了北京,在北京一個私人公司當保安,因為生活沒有規(guī)律,吃飯也不及時,王曉海得了疝氣,但無錢醫(yī)治,只能一天天忍著。有一天,王曉海在電視上看到北京天使媽媽基金會的救助熱線,他記下電話號碼后,向天使媽媽基金會打了求助電話。天使媽媽基金會的工作人員接到電話后非常重視,還專門到公司看望王曉海,當時王曉海病得已經(jīng)很嚴重了,需要馬上手術(shù),做手術(shù)需要王曉海的戶口資料,但是王曉海什么也沒有,天使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又專門為王曉海補辦了戶口和身份證,并為他出具了住院費,最終,他的身體得以康復。出院后,天使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又找到王曉海戶籍所在地的民政部門和教育部門,聯(lián)系他的上學事宜,并每個月給王曉海郵寄400元的生活費。至此,王曉海暫時開始了正常的學習和生活。
因盜竊被抓捕
從北京回來后,王曉海經(jīng)常去網(wǎng)吧,并迷上了游戲機,還認識了一些不良少年,每個月400元的生活費根本就不夠他玩游戲的,為了滿足自己的不正當愿望,王曉海想到了盜竊。他注意到工地里有工人居住的簡易房,工人出去工作時不鎖門。于是,2015年9月份,王曉海和一個叫李青的青年到工地入室盜竊現(xiàn)金3700元,10月3日兩人再次入室盜竊現(xiàn)金3600元錢,盜竊的錢款都被王曉海用來吃飯和上網(wǎng)了,后經(jīng)受害人報案才被抓獲,檢察院提起訴訟,要追究王曉海盜竊罪的刑事責任。
省婦聯(lián)伸援手
因王曉海是未成年人,辦理案件要通知他的監(jiān)護人,這讓王曉海很為難:媽媽不能過來,爸爸不知道在哪兒,奶奶歲數(shù)太大了,后來他想到了北京天使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于是法院的主審法官和北京天使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取得聯(lián)系,天使基金會了解情況后聯(lián)系了河北省婦聯(lián),希望婦聯(lián)能提供法律援助,參與庭審。
省婦聯(lián)了解案件情況后,指派省婦女兒童法律援助中心的律師辦理此案,為王曉海提供法律援助。援助律師在開庭前會見了王曉海,詳細了解了他的家庭情況和案件情況,并為庭審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馬上要開庭了,法院聯(lián)系不上王曉海的父親,奶奶年邁不能出庭,叔叔、姑姑也不愿意出庭,最后沒辦法,北京天使媽媽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作為王曉海的監(jiān)護人參與庭審。庭審是在說服和教育的氣氛下進行的,當王曉海陳述案件事實時,說到是為了生活才去盜竊,因為冬天沒有地方流浪,在看守所還有飯吃有地方住,在場的所有人心情都很沉重。開完庭后,法官、檢察官、律師都為王曉海留了生活費,考慮到王曉海的認罪態(tài)度和悔罪態(tài)度,法院判處王曉海拘役6個月,緩刑一年。律師幫助王曉海辦理完釋放手續(xù)已經(jīng)是臘月二十六了,法官給他買了一身新衣服,省婦聯(lián)從維權(quán)解困資金里拿出500元讓他置辦點兒年貨給奶奶。王曉海在縣城買了年貨回到村里去看望奶奶,奶奶看到他后抱著他久久舍不得放手,眼淚止不住地往下流,千叮萬囑不能再去干壞事了,王曉海在奶奶的懷里也留下了悔恨的淚水。
回歸正常生活
過年后剛上班,天使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和援助律師親自到司法局為王曉海辦理矯正手續(xù),法院和當?shù)氐乃痉ň侄挤浅E浜?,司法局的工作人員還對王曉海進行了思想和法治教育,考慮到王曉海在矯正地沒有正常的生活環(huán)境,天使基金會的工作人員建議他到北京天使基金孤兒寄養(yǎng)機構(gòu)從事義工工作,這樣有一定的生活來源,而且他接觸到的都是正面的人物和信息,這樣也有利于他的改造,王曉海也保證定期向當?shù)氐乃痉ㄋ鶊蟾孀约旱乃枷牒凸ぷ髑闆r,司法所覺得這個方案更符合實際情況,便批準同意了。至此,案件順利結(jié)束。事后,王曉海還專門給省婦聯(lián)的援助律師發(fā)來短信,真心感謝省婦聯(lián)給予他的幫助。
編輯語:
1、撫養(yǎng)孩子是父母的法定義務,王曉海走上犯罪道路和他的父母有很大的關(guān)系,作為父母既然生育了孩子就要去養(yǎng)育他,否則要承擔一定的法律責任。
2、流浪兒童的救助需要國家承擔一定的責任。兒童是國家的,保護兒童的合法權(quán)利是國家應盡的責任,尤其是當兒童的父母不履行監(jiān)護職責或履行監(jiān)護職責不到位時,國家要及時補位,以保障兒童生存和發(fā)展的權(quán)利。在這個案件中,如果有相應的機構(gòu)對王曉海實行救助,王曉海就不會到處流浪,也不會為了吃飯去盜竊。
3、公檢法機關(guān)辦理未成年人案件應當遵循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堅持教育為主、懲罰為輔和特殊保護的原則,在嚴格遵守法律規(guī)定的前提下,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和適合未成年人身心特點的方式進行,充分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權(quán)益。本案的判決和矯正充分體現(xiàn)了上述原則。編輯/張立平laomalp820114@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