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寫┃吳穎
克里斯:如果圖畫書有超能力
采寫┃吳穎
如果圖畫書有超能力,它能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從同一個入口進入,卻能通過不同的秘密通道來到不同的世界;如果圖畫書有超能力,它能讓不管是孩子還是大人,都對著它傻笑起來;如果圖畫書有超能力,它還能跨越語言的障礙,讓不同國籍的孩子都愛上它。這樣看起來,好的圖畫書確實都有超能力!
法國新銳圖畫書作家克里斯,創(chuàng)作的36本兒童圖畫書已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國、加拿大、 瑞士、中國等多個國家出版。無論是與米夏埃爾·埃斯科菲耶合作的《那一天,我失去了超能力》《媽媽,給我講個故事吧!》,還是《我爸爸很高大、很強壯,但是……》,及其姐妹篇《我爸爸很溫柔、很聽話,但是……》系列,抑或是自寫自畫的《露露的籃子》,每部作品都洋溢著隨興所至、天馬行空的魅力,能給不同國籍的孩子帶來無差別的快樂,甚至成人也經常對著她的作品莞爾,可以說克里斯是一位能創(chuàng)作出“超能力圖畫書”的作者。而她,也對圖畫書有著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
克里斯筆下的人物形象具有很高的辨識度。表情、動作都很夸張,充滿天真而奇妙的幽默感。她總能用畫面貼切地表現故事的內容,還會在繪制細節(jié)中制造許多小驚喜,有一種讓人開懷大笑的魔力。但是,當我真的有機會面對克里斯時,卻發(fā)現她看起來很安靜,甚至還有一絲小羞澀。不知道她的這種搞笑、幽默的本事,是來自于自身的生活經歷呢,還是藝術表達已到了爐火純青的一種體現?
克里斯回答說,其實她從小生長于一個普通家庭,父親相對是比較嚴肅的人。這反而激起了她的反叛精神,想從事藝術工作,因為她不想要太嚴肅的生活,希望走一條心靈自由的人生路。經過了藝術專業(yè)學習之后的克里斯,最終選擇了以創(chuàng)作圖畫書為職業(yè),也是因為她特別喜歡圖畫書能夠帶給人的放松和幽默的感覺。
“生活需要微笑,也需要幽默。”克里斯說,“大家都知道,我們現在的生活并不是那么有趣,處處充滿壓力,也經常會有一些不幸或者悲傷的事情在我們身邊。但我努力創(chuàng)作圖畫書,就是想給大家?guī)硪环N輕松感,去釋放壓力,找到一個途徑讓生活變得輕松一些。”
所以,在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克里斯喜歡將多種繪畫媒材及方法混合在一起:先用鉛筆和紙起底稿,然后使用拼貼與刮擦等多重手法加工,最后通過電腦 技術合成。在她的畫作中常常能找到鉛筆、墨水、水彩、紙張、布料等一系列元素。她認為,多元活潑的綜合技法“才有足夠多的可能性去打破刻板的現實生活?!?/p>
克里斯也認為,無論是購買圖畫書,還是和孩子一起共讀,重點也不完全在孩子,也不必是為了教育孩子才買圖畫書。而應該是大人自己就非常喜歡某本圖畫書,能感受到它為生活帶來的輕松、幽默才最重要。她說,可以把讀那些經典的或者有教育意義的書的任務交給學校和老師,父母就買自己覺得有趣的書,然后帶著孩子盡情地在圖畫書的王國中享受歡笑、享受愉悅就好了。
克里斯說她和合作者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也會一直是保持著愉快的狀態(tài),也很享受整個過程。因為她覺得只有作者自己創(chuàng)作得很開心時,才能保證書的質量,才會讓孩子也被“傳染”到其中真正的快樂。
圖畫書和孩子之間,確實存在一條成人看不到的“秘密通道”。有時候成人不以為然的一本書或畫面,孩子會超級喜歡,可能會纏著你講很多遍,自己看上很多遍。這就是因為孩子通過那個“秘密通道”走進了圖畫書真正的境界里,而把大人拋在了外面。也許創(chuàng)作者們才知道,如何去和孩子之間打通這條“秘密通道”吧!
克里斯說她以前是教師,在法國教孩子英語。那個階段,是她和孩子接觸很多的時期,發(fā)現了孩子們的很多“小秘密”,這對于她后來創(chuàng)作圖畫書非常有幫助。另外,她也說,每個人都曾經是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爸爸、媽媽。在創(chuàng)作中,她會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小孩,去回想自己當初和爸爸媽媽相處的時候是什么樣的狀態(tài),有什么樣的表現等,把這些融入畫中,所以她的畫雖然夸張、幽默,但又有著濃郁的生活氣息,可以跟父母、孩子產生共鳴??死锼沟膭?chuàng)作經驗也印證了那句“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小孩子”的話,當我們總能去回顧身體里的這個小孩子,能夠清楚地感知到他的存在的話,其實就具備了和孩子連接的能力。在這點上,圖畫書的創(chuàng)作者需要,父母更加需要!
以克里斯與合作默契的米夏埃爾一同創(chuàng)作為例。一般是米夏埃爾寫好故事后,講給自己的兒女聽,根據孩子的反應來調整故事,然后再把故事交給克里斯畫。她會根據故事創(chuàng)作出很多主人公的形象,比如《那一天,我失去了超能力》中的小女孩,克里斯會把她的頭發(fā)畫成直的、彎的、向上的、向下的等多種樣子,全部嘗試一遍,直到找到最理想的效果為止。其他的小元素也是這樣,要不停地修改到她認為形象已完全符合故事中人物的狀態(tài)、最貼近孩子的狀態(tài)為止。這也是她和米夏埃爾合作的每部作品都非常受孩子歡迎的原因。
作品出版后,克里斯和米夏埃爾也會定期去幼兒園給孩子們講故事。那時候,她會發(fā)現很多孩子會改變甚至顛覆她原有創(chuàng)作時的一些想法。比如當孩子讀到書中某一個細節(jié)和場景的時候,反應和她原來的預期并不完全一樣。這也使克里斯積攢了在創(chuàng)作下一本書時更多的靈感,幫助能用更獨特的方式去和孩子建立那條在書中的“秘密通道”。
克里斯是在各國語言環(huán)境中長大的,上的是國際學校。語言上的混亂讓她成為更重視視覺的人,也把繪畫看作是語言之外的通用語言。在法國教孩子英語的時候,她非常理解孩子學另一種語言的困惑,那個時候就嘗試過用圖畫的方式來輔助孩子學習語言,效果確實不錯。這些都是促使她成為“無國界”圖畫書創(chuàng)作者的重要原因,她希望在自己創(chuàng)作圖畫書中,搭建一個超越語言的環(huán)境,能夠讓所有孩子跨越語言的障礙,在圖畫書的世界中相遇。
圖畫確實是每一個孩子認知世界的初始,而圖畫書則是孩子與這個復雜世界連接的最好橋梁。所以很多孩子即使不懂或不理解圖畫書上的語言在講什么,只單純地看圖,也能夠明白創(chuàng)作者想表達的意圖,有時候是比成人更合格的“讀圖者”。圖畫書也能夠跨越文化的障礙,幫助孩子成長為世界公民。所以克里斯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也非常注意去完善形象和情節(jié)的完整性、多元性,甚至有意識地去打破一些孩子對于生活的慣性思維。比如她在《美味的仙女餡餅》中創(chuàng)作的青蛙爸爸,系著圍裙,在廚房里忙碌,給孩子端出各種各樣的食物,就是想表達“系圍裙的不都是媽媽,爸爸也是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只有當孩子能夠沖破自己有限的生活經驗的邊框時,才能更多地了解到世界與自己不同,了解到別人與自己不同。
最后,我問克里斯為什么會有如此源源不斷的創(chuàng)造力,可以創(chuàng)作出風格不同但又都具創(chuàng)意的作品。她說自己小時候聽爸爸媽媽讀故事和喜歡畫畫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因為她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父母的忙碌以及家里很多孩子需要照顧,使她也有了大把的時間自己待著,去幻想和探尋這個世界。
當然,她說這并不是說孩子不需要父母的陪伴,而是孩子也需要自由和獨處的時間,需要在沒有壓力的空間里去感受自己的世界。另外,她建議父母還是要多與孩子進行開放式的溝通,并幫助孩子學會表達出自己想象的世界,這才是讓一個人具備充足創(chuàng)意的關鍵。
當創(chuàng)作者用文字或者圖畫創(chuàng)作故事時,意味著把自己交給了圖畫書。這樣讀者拿到書的時候不會覺得孤單,因為不是獨自一人,書中的角色和創(chuàng)作者就在自己身邊。就這樣,一本書能讓人在逃離世界的同時又與世界產生連接,圖畫書也就具有了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