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培凱
慈禧貴為太后,居然餓肚子,還痛哭流涕。不過,這不能怪別人,要怪只能怪她鬼迷了心竅,耍弄著義和團打洋人,卻被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京,倉皇“西狩”(其實就是西逃)。當時任懷來知縣的吳永,出城迎接圣駕,見到的慈禧是“布衣椎髻”——化裝成民婦了。慈禧問他,縣城還有多遠?答曰二十五里。問有沒有預備供應?答有。慈禧這才寬了心,說了聲好,有預備就好,隨即就放聲大哭。
慈禧大哭,有兩個原因,都是出于委屈。一是逃亡了兩天,這時才有人來接駕,才有人理她。聽聽她是怎么對吳永哭訴的:“予與皇帝連日歷行數(shù)百里,竟不見一百姓,官吏更絕跡無睹。今至爾懷來縣,爾尚衣冠來此迎駕,可稱我之忠臣。”二是她實在又餓又渴,饑寒交迫,同乞丐也差不多了。
后來,吳永是這么記述的:“太后哭罷,復自述沿途苦況。謂連日奔走,又不得飲食,既冷且餓。途中口渴,命太監(jiān)取水,有井矣,而無汲器,或井內(nèi)浮有人頭。不得已,采秫秸稈與皇帝共嚼,略得漿汁,即以解渴?!贝褥V說自己的饑寒交迫,甚至連面子也不顧,直截了當?shù)匾獤|西吃:“昨夜我與皇帝僅得一板凳,相與貼背共坐,仰望達旦。爾試看我已完全成一鄉(xiāng)姥姥……”
她當然是餓壞了,才會在荒郊野外向前來迎駕的小知縣討口飯吃。這吳永居然還真準備了一鍋小米綠豆粥,不愧是“忠臣”。
慈禧此時已快成了餓殍,反應是:“有小米粥,甚好甚好,可速進?;茧y之中,得此已足,寧復較量美惡?”
于是,慈禧飽餐了一頓小米粥。不過,她好像并不滿足,得隴又望蜀,派李蓮英出來對吳永說:“爾甚好,老佛爺甚歡喜,爾用心伺候,必有好處?!彪S即就轉(zhuǎn)入正題:“老佛爺甚想食雞卵,能否取辦?”老佛爺喝完小米粥,想吃雞蛋了。好在她天縱圣明,體諒民情,知道滿漢全席此時是不可能有的,退而又退,求其次而又次,提出了吃雞蛋的要求。
這吳永也的確是個“大忠臣”,擔負起兵荒馬亂中找雞蛋的重任。他在榆林堡中七找八找,居然在一家空酒肆的廚屜中找到了5枚雞蛋。然后生火燒水,費了不少勁,煮了5枚蛋。最后覓得一粗碗,配上一撮食鹽,親手捧交給太監(jiān)進呈。這一番努力,果然讓慈禧滿意。李蓮英出來對吳永說:“老佛爺很受用,適所進五卵,竟食其三;余二枚,賞與萬歲爺(光緒),諸人皆不得沾及。此好消息也?!?/p>
什么好消息?慈禧一口氣吃了3枚雞蛋,吳永勤王護駕有功,可以指日高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