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彤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4-0089-02
學生不僅是語文學習的創(chuàng)新主人而且是作文創(chuàng)新的主人,只有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才能使學生的作文有所創(chuàng)新、有所進步,進而使作文課堂有所創(chuàng)新。學生在作文課堂中學到的不僅僅是作文的寫作方式、技巧等,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因此,學生在作文課堂中的價值和地位不容忽視,只有充分肯定其在作文教學中的主人公意識,才能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高學生的自我創(chuàng)新能力和寫作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
在習作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鼓勵學生想寫什么就寫什么,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鼓勵學生自由習作,率真習作,自由吐露心聲,不必強求學生語言的優(yōu)美、精煉、生動。興趣是我們做好一項工作的動力之源,我們作文也不例外,尤其是小學生作文,更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興趣又是最好的老師,它促使學生萌發(fā)強烈的求知欲,從內(nèi)心產(chǎn)生一種自我追求,向著認定的目標前進。在激發(fā)學生作文寫作興趣的過程中,部分小學生會感到一定的困難,這時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急于求成,需耐心指導、點撥,因為小學生是不會一下子就能寫好作文的,學生的寫作水平的進步與提高,關鍵在于教師的認真指導和耐心培養(yǎng)。從激發(fā)興趣入手,抓住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因材施教,為學生的作文創(chuàng)作構建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是作文教學的前提,而要激發(fā)興趣,就要抓住并把握學生個性心理,因材施教,排除學生在寫作文時心理上產(chǎn)生的諸多障礙,為學生作文創(chuàng)作構建平臺。
二、根據(jù)學生寫作心理,培養(yǎng)觀察能力
寫作的過程是動用語言文字對思想內(nèi)容進行整理、加工的過程,是學生對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的表述,是學生認識能力和表達能力的體現(xiàn)。可是許多學生在作文時感到最大的難題就是“沒有東西可寫”,這樣就抑制了學生的情感和寫作熱情。教師應給學生多創(chuàng)設可供學生收集寫作素材的環(huán)境,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并抓住學生熟悉的人、事、景、物等讓學生自由寫作。這樣,學生就不會感到無話可說,無感可發(fā),寫作的興趣就會油然而生。孩子具有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對直觀具體的事物、色彩鮮艷的畫面、生動有趣的故事,容易引起注意,并從中獲得知識和情趣。這就為作文訓練搭了梯子。教師根據(jù)教學的需要,要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心理特點,為他們提供適當?shù)挠^察對象,再加以適時的引導,讓他們動腦、動情,把學生的觀察與思維聯(lián)系起來,產(chǎn)生這樣或那樣的感情體驗。如課堂上讓學生準備一本筆記本,學會記錄老師講解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特別是能體現(xiàn)文章結(jié)構、寫作方法的板書設計等,并隨機作一些課堂小練筆。課外準備一本摘抄本,讓學生隨機摘錄好詞好句,遇到有較深刻印象的事用較簡短的話記錄下來,這樣使學生不斷地積累寫作知識、寫作素材,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有寫作方法可學、有生活內(nèi)容可寫、有好詞好句可用,促進了興趣的培養(yǎng)。
三、讓學生有成功感
我們知道希望是人們奮斗的原動力。學生完成一篇作文后,都希望從老師那兒了解到作文的結(jié)果,得到鼓勵。因此,教師一方面要及時地把信息反饋給學生,一方面從詞、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優(yōu)點,使大部分學生都能從自己的每一次習作中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樂趣。從而一方面促使學生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一方面促使學生的作文興趣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yǎng)和強化。
四、在實踐中指導學生作文
作文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把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事情或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內(nèi)容,用恰當?shù)恼Z言文字表達出來,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引導學生寫好作文,首先要讓學生知到寫好作文的重要意義,只要讓學生認識到其重要,才能在作文實踐中增強自覺性和主動性,從針對學生作文的素材入手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實例事實來指導學生的作文,比如有些學生難以完成“整篇”的作文,幾句話后就無處下筆,無話可說。針對這類作文病癥,教師要在實踐中積極指導,這類病癥就讓學生自己親自去做一件事,再把自己所做的事寫下來,這樣寫出的文章不僅有內(nèi)容,并且突出了品質(zhì),也使學生對家務的認識更深了一些,并且從中受到了教育。從而達到進一步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為學生的作文水平的不斷進步構建平臺。
五、讓學生學會積累
學生寫作的知識、技能還不夠豐富,所以平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多注意積累,讓學生學會觀察,積累寫作素材。即讓學生學會留心生活、積累生活?!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學生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老師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積累生活素材,激勵學生寫日記、寫隨筆,把一天的所做、所見、所想記錄下來。讓學生廣泛閱讀,積累語言。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薄昂穹e而薄發(fā)”。老師要引導學生想讀書,愛讀書,并把書中的好詞、好句、好段做摘抄。讀得多了,摘抄得多,有了一定的量變也會引起一定的質(zhì)量。
六、在游戲里體驗,從操作中感悟
低年級的學生好動、貪玩,對游戲有著天生的興趣,如果在游戲中融入數(shù)學知識,將數(shù)學知識以游戲的形式來呈現(xiàn),往往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游戲當中,學生不僅能積極參與,而且愿意為游戲的順利進行付出努力,從而主動快樂地學習數(shù)學知識。
(責任編輯 陳 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