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伶俐
[摘要]語言本身是枯燥的,語法則更讓學生頭疼。如果教師改變教學方法,教會學生探究學習,讓他們自己發(fā)現(xiàn)語言的規(guī)律,并學會運用,那么這些問題都會迎刃而解。教師在教授學生探究學習法時要從多方面入手。要在每節(jié)課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設不同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樂于探究。因為每節(jié)課的難度不一樣,學生的基礎也有差異,我們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合作的形式探究學習,互幫互助,共同提高。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利用激勵評價,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關鍵詞]探究學習;創(chuàng)設情景;小組合作;傾聽表達;激勵評價
一、農(nóng)村初中英語語法教學的困境及探究學習的必要性
作為農(nóng)村英語老師,我們學校的教師都有過諸如此類的感受:課堂上講過很多遍的語法,學生在做題時還做錯; 課上,老師講語法點的時候,學生反映很好,但一做練習題,問題就都暴露出來了,測試結果與課堂反映出入大;有時,老師使出渾身解數(shù)去進行語法課教學,但學生聽得不耐煩,沒有幾人愿意參與課堂,老師的挫敗感特強。
其實,我們學校英語教師所面臨的困惑,也正是當前我們農(nóng)村學校英語語法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2016年四月底,我有幸參加南通市初中英語樣板培育學校課改優(yōu)課評比活動,在那里我聽到了四節(jié)精彩的語法課,讓我頓時覺得“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次活動,給我今后的教學指引了方向——培養(yǎng)學生探究意識,讓學生學會探究學習,體驗學習英語的快樂。
有研究表明,探究性教學策略能夠提高他們的科學思維水平和寫作與交流能力,能夠幫助他們學習英語,獲得推理技能。我們農(nóng)村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相對薄弱,但只要教師好好引導學生,我相信他們一定會學好英語。
二、開啟初中英語語法課的探究學習之旅
要教會學生探究學習,首先要讓學生對英語語法學習擁有好奇心。約翰?巴雷爾所著的《教會學生探究》一書中提到:“如果希望學生充滿好奇,同時也向我們表達這種好奇,我們首先在教室里創(chuàng)造一種接納的環(huán)境。在這里,我們分享自己的好奇與疑惑?!币虼?,想要學生對第二語言產(chǎn)生好奇心,我們需要為學生盡可能創(chuàng)設的環(huán)境,讓他們?nèi)ヌ骄空Z言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學習英語的樂趣。結合我所聽的課,我覺得以下幾點是學生探究學習之旅中教師需要做到的幾個要點。
1.創(chuàng)設多元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去探究
語法課原本是很枯燥的,但如果老師能利用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去設計語境,就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好奇心。例如QQ對話形式,就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形式之一,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喜歡用QQ與同學、朋友交流。在優(yōu)課評比中,有一位老師就利用QQ對話的形式,設計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各種句式與學生交流,學生在‘滴滴聲中不知不覺地運用了之前所學的內(nèi)容,與老師進行對話,正好復習了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各種句式。活動后,這位老師拋出一個問題“be動詞一般過去時的各種句式結構特征是什么?”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們都開始埋頭思考并有條理的寫下句式的結構特征,然后小組交流,組長把關,老師只是在一旁適時點評引導。整個流程都是學生自己在總結,而不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如何構成。
另一位老師則選擇了一部剛剛熱播的電影《瘋狂動物城》的片段,以主人公Judy和Nick為主線,設計了一系列的活動,立刻激起了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學習語法,我們可以想象當時學生的學習熱情。學生根據(jù)老師設計的Judys weekend和visit Nicks friend等活動,自然地用一般過去時的兩種動詞——be動詞和行為動詞的不同句式進行交流,學生都樂于去學去表達。在老師的巧妙引導下,學生先獨立思考各種句式的特征,然后大膽地到黑板上進行板書總結。整個教學過程都是學生自己探索并總結出規(guī)律的,教師沒有進行半點填鴨式教學。
2.小組合作學習有效促進學生深層思考,探究語法規(guī)則
獨立思考是學生重要的學習品質(zhì),但學生的學習不僅是通過教師的教授,更多的是通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而展開的。所以在英語語法課上適當進行小組合作探究,能更有效地幫助學生互相學習、深層思考,并促進他們探究語法現(xiàn)象與規(guī)則?!督虝W生探究》一書中提到:“如果我們想要營造一種課堂氛圍,讓身在其中的學生變得很好奇,愿意探索身邊的奧秘,那么我們自然就得教會他們?nèi)绾蝺A聽,如何與同伴合作。我們需要學會如何互相學習。”
英語書上每個單元的語法課,是對之前所學的課型中所出現(xiàn)的語法現(xiàn)象進行系統(tǒng)地歸納總結,使學生更好地去運用。為了避免語法課的枯燥性,老師應該精心創(chuàng)設情景,讓學生在情景中學,做到聽說讀寫全面訓練。在訓練中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有機結合,有利學生互相學習,共同探究。
例如,在一次外出聽課活動中,每節(jié)課都有小組合作學習的環(huán)節(jié),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組員互批練習,訂正交流。交流時英語好的組員幫助英語弱的。有的學生在小組交流中能指出對方問題并解決,有的組員在交流時會質(zhì)疑,問自己的答案為什么錯。在其中一節(jié)課上,一位男生舉手提出他的問題“為什么不可以用didnt be?”他能提出這個問題,說明這位學生真的在觀察思考,因為這是學生在學一般過去時經(jīng)常所犯的最典型的錯誤。小組討論后,另一個組的一位學生回答了這位學生的問題:“因為didnt后是接的行為動詞,be不是行為動詞,所以不可以說didnt be.”看得出,在合作學習中,這些學生都在思考。學生只有把這些規(guī)則建構成自己的知識,他們才不會遺忘,不會犯這種錯誤。
3.有效的評價,促進學生去探究學習
課堂上,形式多樣的激勵評價有助于學生學會傾聽和善于表達習慣的形成,因為要想評價必須先傾聽。我們鼓勵學生創(chuàng)新,教師自己也要創(chuàng)新。評價不再局限于師評,可以是學生評價,可以是口頭評價,可以是肢體語言肯定,如一個大拇指,鼓掌等等。在課上我們可以對學生的表現(xiàn)延遲評價,并鼓勵學生自己評價,以促進學生更加自主有效地去學習。教師不僅要進行師評,還會教會學生互相評價?!u的效果,有時比師評更好,它能促進學生更好地投入課堂,進行觀察、思考和提問。例如,在學校陳老師的課上,我看到了這一幕,對我觸動很大。對一般過去時的兩種動詞的不同句式探究總結后,陳老師設計了一個小組PK的活動。她讓六個組長到前面抽簽,三個話題(其中必有兩組內(nèi)容相同,他們就是PK對象)。各組先組內(nèi)合作完成這個話題,相同話題的互相推薦其中一個組的代表到前面報告。當一個代表在前面報告時,下面所有的學生幾乎是同時都拿起紙筆,準備開始記錄。我們聽課老師后來才明白,原來他們是在記錄作報告的同學的錯誤,為點評這位學生的表現(xiàn)做準備。先是PK小組的另一方對這組進行評價,作評價的學生先總體評價,如有錯則指出其錯誤,最后給對方及自己小組打分(需陳述理由),如有遺漏,其他組可進行補充及加分。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們看到小組合作——一位學生記錄,其他同學陳述話題,相互補充糾正;又看到了學生具有良好的認真傾聽和大膽表達的習慣,這不是一兩天能培養(yǎng)起來的。陳老師注重學生習慣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生主動地學,探究英語語言規(guī)則,在她的課堂上,學生是主動學,樂于學,才是真正學生自主的課堂。
無論什么學科都可以讓學生進行探究學習,因為探究是學生獲得知識的重要途徑,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教人以漁。引導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或信息,對于培養(yǎng)學生學會學習、終生學習亦具有重要意義。通過親身探究獲得的知識是學生自己主動建構起來的,是學生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屬于學生的。探究學習可以讓原本枯燥乏味的英語語法課堂一樣有活力有生機,不過如何培養(yǎng)好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需要我們教師自己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及學情去思考,我們要與學生一起學習探究,一起成長。
參考文獻:
[1][美]約翰·巴雷爾,姚相全譯.探究的好處[M].教會學生探究,2016,(04).
[2]姜麗華.創(chuàng)新教育需要構建的教師文化特征[M].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與教師文化構建,2016,(01).
[3]佐藤學,鐘啟泉,陳靜靜譯.創(chuàng)造合作探究的教學[M].教師的挑戰(zhàn)—寧靜的課堂革命,2012,(02).
(責任編輯 陳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