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 靜
(西京學院外語系,陜西西安 710123)
解析查爾斯·狄更斯小說中的茶文化
寧 靜
(西京學院外語系,陜西西安 710123)
狄更斯在其漫長的文學創(chuàng)作生涯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學作品,其中特別是《大衛(wèi)·科波菲爾》和《霧都孤兒》等長篇小說取得了極大的成功。狄更斯小說當中有不少是從茶文化出發(fā),深刻地反思了茶文化本身的價值和內(nèi)涵,以茶寫出了人性的善良和罪惡。因此,對狄更斯小說當中的茶文化進行研究,具有極為豐富的價值和意義。
狄更斯;茶文化;霧都孤兒;大衛(wèi)·科波菲爾;董貝父子
狄更斯是英國十九世紀一位重要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其創(chuàng)作的作品往往對現(xiàn)實有著非常深刻的反思,對丑惡的現(xiàn)實也有無情的鞭撻,其小說在歐洲乃至于世界文學中都有著較大的影響。為了更深入地將現(xiàn)實當中的丑惡現(xiàn)象表現(xiàn)出來,狄更斯對英國生活中的細節(jié)特別是貴族等階層的細節(jié)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描繪,以此增強小說作品的批判力度。特別在其創(chuàng)作的《霧都孤兒》、《大衛(wèi)·科波菲爾》以及《董貝父子》這三部小說作品里面,狄更斯從茶文化的角度入手,以英國生活中的茶場景,極為細致地刻畫了這些場景以及背后所深藏的人性。這種人性與茶文化的交疊,也使得狄更斯的小說更有豐富的文化內(nèi)涵,更加耐人尋味。
狄更斯生活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所以其小說當中的茶文化,是真切反映著維多利亞時代的茶文化。狄更斯認識到,茶已經(jīng)深深扎根于維多利亞時代的社會之中,特別是在英國殖民統(tǒng)治印度期間發(fā)現(xiàn)了印度北部的茶樹,更將茶這一事物帶到了英國各個社會階層之中。所以狄更斯作為一個現(xiàn)實主義的作家,認識到通過茶文化能夠更加深入地批判和思考人性的扭曲,在其很多小說或者其他的戲劇作品當中,都能夠看到茶的影子。因此,分析狄更斯小說創(chuàng)作當中的茶文化,首先就需要對狄更斯所在的維多利亞時代的茶文化特征進行分析。
維多利亞時代的茶文化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其中最具備特征性的就是英國下午茶、茶會等形式的飲茶活動。英國的貝德夫伯爵夫人創(chuàng)造了下午茶這樣一種飲茶形式之后,在維多利亞時代,很多貴族都熱衷于下午茶。而且英國的飲茶方式也和其他國家有所不同,比如茶作為一種效果溫和的興奮類飲料,加入了糖以及牛奶之后更具備獨特的風味,這些對于一些身體微恙的人而言,可以起到提神或者補充精力的作用。所以茶會在當時的英國社會非常的普遍。狄更斯正是觀察到了英國上流階層和貴族的飲茶風俗,所以才極其敏銳地進行捕捉,并且將這些內(nèi)容都容納到自己的小說當中。可以看出,狄更斯具備非常深刻的茶文化根基。
正如狄更斯在自己的作品當中寫到“茶將會永遠成為知識分子所熱愛的飲品”,可見狄更斯作為一個文學家和小說創(chuàng)作者,非常熱衷于飲用茶這一類飲料,狄更斯的小說之中甚至也出現(xiàn)了英國人的茶會,正如當時的文藝評論者所說“人們會在茶會上高聲朗誦狄更斯的作品”,可見狄更斯的文學作品通過茶來進行演繹和表現(xiàn),而茶會當中的也融入了狄更斯的作品,這些都讓狄更斯的小說等文學作品里的茶文化更加具備鮮明的特色。尤其是狄更斯在《霧都孤兒》以及《大衛(wèi)·科波菲爾》等長篇小說里面,對英國的茶文化風俗都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描繪,從而展現(xiàn)出具備深刻現(xiàn)實意義的茶會、下午茶以及各類茶場景,這也是狄更斯獨具慧眼的一個具體表現(xiàn)。
狄更斯個人的生活并不是非常的美滿,特別是狄更斯小時候的家庭環(huán)境不樂觀,尤其是父親雖然生性善良,但是太喜歡揮霍金錢,經(jīng)常入不敷出,而且家中孩子眾多,狄更斯作為長子也沒有得到更多的關愛。所以狄更斯在成年之后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也經(jīng)常反思自己家庭出現(xiàn)不幸福的原因,但是狄更斯也無法改變自己和凱瑟琳長期分居的不幸生活。狄更斯將自己對理想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都轉(zhuǎn)化進入到自己的小說作品里,特別是配合茶文化描繪著自己理想生活的具體場景,這些都是狄更斯不幸人生的文學產(chǎn)物。
在《大衛(wèi)·科波菲爾》這一部小說當中,狄更斯通過茶描繪了眾多家庭生活的場景。狄更斯認為,溫暖的爐火還有熱茶,是一個幸福家庭最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而在狄更斯年幼的時候,他成為了一個擦鞋匠來幫補生活,所以他對于爐火和熱茶這兩種事物的渴求是深刻的?!洞笮l(wèi)·科波菲爾》這部小說是狄更斯半自傳體的長篇小說,小說中的主人公很多人生遭遇都和狄更斯有著非常大的契合。在小說里面,主人公大衛(wèi)很早就喪失了自己的父親,在年幼的時候,和自己的母親以及仆人相依為命,生活非常艱苦,在繼父來到他們的家庭后,大衛(wèi)的人生更充滿了荊棘。大衛(wèi)在自己的母親和繼父結(jié)婚的時候,在自己仆人家中感受到理想生活的樣子,其中茶文化的底蘊就包含其中。如在《大衛(wèi)·科波菲爾》里描繪到仆人皮果蒂的家中是“柜子上立著茶盤,然后茶盤上畫的是一個拿著遮陽傘的婦人,帶著自己的小孩在那里散步,而且還拿了一本《圣經(jīng)》,防止茶盤跌落下來”。這個細節(jié)講的是,仆人的普通家庭里面,一切事物都收拾得非常整潔,這一點對于大衛(wèi)而言無疑是非常心酸,作為一個曾經(jīng)富裕的家庭,大衛(wèi)已經(jīng)沒有辦法體會到這種家庭的溫馨,或者說大衛(wèi)的人生充滿了苦悶。但是仆人皮果蒂家中的茶盤擺放如此整潔,甚至用一部《圣經(jīng)》襯托出當時大衛(wèi)看到這些茶具時內(nèi)心中萌生的快意,可見狄更斯對于幸福家庭生活和茶之間聯(lián)系看得非常重,這也是狄更斯對于理想生活的一種設想。
在《大衛(wèi)·科波菲爾》里面講述到大衛(wèi)受到了皮果蒂一家人的歡迎,小說中寫到“一家人在歡迎了大衛(wèi)之后,吃過了茶點,大家就圍坐在火爐邊談起了知心的話”。這一段將茶點和溫暖的火爐并列在一起。大衛(wèi)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孩童,他沒有經(jīng)歷過幸福的日子,在皮果蒂家中短短的兩個禮拜的生活,讓大衛(wèi)忘卻了自己家中的苦惱。茶與爐火在《大衛(wèi)·科波菲爾》當中,和大衛(wèi)的人生息息相關,比如大衛(wèi)在后來讀書時候?qū)W長欺凌,回去了也和皮果蒂一起飲茶和撥弄爐灰,又比如大衛(wèi)在自己母親去世之后,孤苦無依地投靠到皮果蒂家中,眾人和大衛(wèi)一起在火爐邊喝茶,感嘆大衛(wèi)身世悲哀,也關心支持大衛(wèi)不斷努力。小說當中的大衛(wèi)受到的創(chuàng)傷如狄更斯的生平一樣讓人感嘆,但是大衛(wèi)總能夠從茶文化中找到滋潤,比如下午茶或者茶點等,小家庭當中的茶無疑是大衛(wèi)精神的滋潤物,更是狄更斯透過大衛(wèi)表達出對溫馨生活的無限向往。
狄更斯除了對小家庭當中的茶文化進行描繪,表達自己對于理想美好家庭的向往,更用飲茶場景對英國社會廣泛存在的階級差異,特別是社會身份的差異等進行描繪,以此更加深刻地批判社會的不公與扭曲。這一部分的茶場景和文化等,主要在《董貝父子》以及《霧都孤兒》等小說當中體現(xiàn)出來。
在《董貝父子》這一部小說當中,有一個小人物是卡特爾船長,小說描繪了卡特爾船長將一雙“干癟的,而且已經(jīng)沒有原來形態(tài)”的茶匙,放在了自己的餐具箱子里,而且作為一項隱秘的財產(chǎn)。所以,當沃爾特的舅舅所羅門親自到卡特爾船長家中索要債務的時候,卡特爾船長將自己這一對茶匙作為非常罕見的珍寶,以隆重其事的方式企圖以此作為抵押物。當然,在董貝先生聽來,這肯定是駭人聽聞、根本不值錢的東西。從這里可以看出狄更斯在小說中匠心獨運之處,因為董貝父子是作為一個富裕階層出現(xiàn)在小說當中,所以他們并不認為一兩根茶匙會是怎么昂貴的物品,但是作為卡特爾船長這樣的小人物,他們并不知道這些物品是如何的普通,只是將這些東西作為珍寶。茶事,作為窮苦的卡特爾船長接觸得非常少,他們這種窮困者無法享受各種茶點和溫暖的爐火,茶文化在維多利亞時代的窮苦階層是明顯不存在的。因此,小說《董貝父子》里面之所以反復出現(xiàn)卡特爾船長這些破舊的錫制的茶葉罐或者茶盤等舊茶具,目的就在于諷刺貴族階層飲茶背后的特權現(xiàn)象,也對卡特爾船長這種出身窮苦的普通人給予了一定的關懷。
而在狄更斯另外一部經(jīng)典的長篇小說作品《霧都孤兒》當中,狄更斯通過飲茶的場景對小說人物的經(jīng)濟狀況進行了非常細致的描寫,還透過了茶具以及小人物之間的聯(lián)系,深刻反思了這種人格上的扭曲和變化。在《霧都孤兒》里,濟貧院的女總管柯尼太太在自己的小房間中準備喝茶解悶時,她看到了自己桌子上一只“小小的茶壺”,還有根本“不成雙”的茶杯,內(nèi)心的悲苦就涌上心頭。狄更斯以茶具描繪了柯尼太太內(nèi)心世界的活動,柯尼太太將自己比作這么一個茶壺,也把這只剩下一只的茶杯比作已經(jīng)喪偶多年的自己,她感慨自己單身多年,如同塵世中的一個小茶壺,并不讓人記住,也只能徒增悲傷。然而,柯尼太太是濟貧院的總管,她雖然孤獨,但是并不窮苦。所以狄更斯以茶具寫出了柯尼太太的心聲,并不在于憐憫,而在于揭示英國貴族階層內(nèi)心的虛無。
而且在《霧都孤兒》中,柯尼太太的茶具由于非常的精美,甚至有窮苦者企圖得到這些茶具,比如小說中寫到邦布爾到柯尼太太家中時,就曾經(jīng)對這些銀制的茶具起了歹心,他內(nèi)心想如果能夠得到柯尼太太,那么就擁有了這些財富了??墒前畈紶柸⒘诉@位貴婦之后,這個女子的反復無常卻讓邦布爾無計可施。所以邦布爾感慨“我把自己給賣了,換了六把茶匙、一口茶鍋,還有幾樣為數(shù)不多的舊家具”,可見,狄更斯用茶具也諷刺了一些人企圖“跨鳳乘龍”,以自己的婚姻作為聚斂財富之法,反而作繭自縛,變成了更加一無所有的窮苦人。
《霧都孤兒》、《董貝父子》以及《大衛(wèi)·科波菲爾》等一系列的長篇小說,都是狄更斯極為深刻的小說作品。狄更斯在這些小說作品里面,對茶文化以及場景都進行了非常細致的刻畫與描繪,無疑是狄更斯對茶文化有著非常深刻的個人體驗,尤其是狄更斯內(nèi)心世界中對茶有著獨特的鐘愛之情,所以狄更斯以茶寫出人性的善良和丑惡,更用茶描繪了理想的家庭生活,表現(xiàn)出狄更斯對維多利亞時代獨特的茶文化視角,具有極為深刻的文化內(nèi)涵。
[1]于慧.順從的女人——以《荒涼山莊》埃斯特的形象為例[J].參花(下),2015(10):156-157.
[2]姜睿睿.從《我們共同的朋友》看狄更斯社會小說中的偵探文學因素[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5(1):79-85.
[3]劉宇晶.英國作家狄更斯對流浪漢小說的繼承和發(fā)展[J].語文建設,2014(12x):53-54.
寧 靜(1988-),女,滿族,陜西西安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翻譯理論與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