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
(山海關林果服務站河北秦皇島066200)
山海關地區(qū)大櫻桃根癌病的發(fā)生與防治
劉博
(山海關林果服務站河北秦皇島066200)
根癌病是由根癌土壤桿菌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的植物病害,經過對山海關地區(qū)大櫻桃根癌病的調查,分析了該病的發(fā)生規(guī)律,總結了防治對策。
土壤中的根瘤農桿菌通過根系傷口侵入,導入T-DNA,與櫻桃根系細胞DNA結合,此基因表達,引起細胞的不斷分離復制,在侵染部位形成腫瘤。
根癌病的發(fā)病期較長,6~10月均有病瘤發(fā)生,以8月發(fā)生最多,10月下旬結束。土壤濕度大有利于發(fā)病,土溫18℃~22℃、濕度60%最適宜病瘤的形成。土質黏重、排水不良時發(fā)病重,土壤堿性發(fā)病重,土壤pH為5以下時很少發(fā)病。
根癌病菌主要存在于病瘤組織的皮層,在病瘤外層被分解、破裂之后,病菌進入土壤中,雨水和灌溉水均可使其傳播。根癌病菌可在土中存活1年以上。地下害蟲和線蟲也可傳播病菌。苗木帶菌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根癌病可發(fā)生在樹體的多個部位,通常見于根頸處、側根及主根上、嫁接口處。病瘤為球形或不規(guī)則的扁球形,初生時乳白至乳黃色,逐漸變?yōu)榈种辽詈稚?。瘤內部組織初生時為薄壁細胞木質化后,瘤表面粗糙,凹凸不平。
主根發(fā)病,幾個瘤連接形成大的瘤,且管理不善時,樹體持續(xù)衰弱,可造成植株死亡。
側根及支根上的根瘤不致馬上引起死樹,栽培條件改善,植株健壯的根瘤往往自行腐爛脫落,不再影響植株生長發(fā)育。具有根癌病的植株,由于樹勢衰弱,長梢少,往往形成大量短枝并形成大量花芽,根癌病較輕時,可正常開花結果,且坐果率很高,但花期略晚,展葉亦遲。果實可正常發(fā)育。
山海關地區(qū)大櫻桃根癌病的發(fā)病率為35%。田間發(fā)病調查發(fā)現(xiàn):發(fā)病部位在傷口上,傷口是根癌菌侵入的主要通道。濕度大利于接種點癌瘤的形成;癌瘤的形成以22℃~25℃為宜;堿性、粘重土壤、排水不良的土壤易發(fā)??;櫻桃癌瘤主要發(fā)生在根基部、主根、側根和支根上;砧木不同植株對病原菌的抗性不同。
冠癭瘤著生的主要部位在主干分枝嫁接口處。分支點處著生大小不等的冠癭瘤,瘤體表面龜裂,內部木質部發(fā)黑病變,瘤體后期開裂流膠,嚴重破壞韌皮部,阻礙養(yǎng)分運輸,最后樹體衰竭死亡。
6.1 選用抗根癌的砧木。選用馬哈利櫻桃和酸櫻桃等作嫁接砧木,發(fā)病較輕。實生甜櫻桃作砧木發(fā)病重,不宜采用。
6.2 定植前對苗木進行嚴格消毒。栽植前最好用石灰乳(石灰∶水=1∶5)蘸根或用1%硫酸銅液浸根5~10min,再用水洗凈,栽植。
6.3 挖除重病和病死株,及時燒毀。
6.4 藥劑防治。先將櫻桃根部土壤扒開,切除病瘤(注意病瘤要燒毀),晾干傷口,用5%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用20%噻菌酮(龍克菌)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硫酸銅液或K84(1kg裝濃度為25%的)灌根,然后覆土,覆土最好選用客土。
通過大櫻桃根癌病防治、抑制研究。27種中藥制劑中,大黃和黃連對根癌土壤桿菌具有較強的抑菌性,是很好的植物源生物農藥資源。7種不同種類藥劑、不同濃度的藥效試驗比較,抗根癌菌劑K84防效較好;針刺接種后再藥劑處理,凡接種砧木均長癌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