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之窗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申請的“斑點叉尾鮰規(guī)?;B(yǎng)殖的自動投喂系統(tǒng)”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為201620531965.8。發(fā)明人為楊移斌、艾曉輝、胥寧、劉永濤、董靖、楊秋紅。
該專利涉及一種自毀式斑點叉尾鮰藥液注射器,包括針筒、推桿、活塞和針座?;钊ɑ钊倔w和活塞座,活塞本體包括限位部、裝配部和自毀部,活塞本體可拆卸連接于裝配部,自毀部設有至少一對自毀凸體,推桿與自毀凸體固定連接,限位部的前端固定設有限位器,所述針筒前端設有定位器,供限位器順向通過且阻止限位器逆向退回,針座卡接于針筒的前端。該專利結構簡單,使用方便,使用完畢后,向后拉推桿,由于限位器在定位器的阻止下無法退回,當拉力超過自毀凸體與推桿的連接力時,自毀凸體與推桿斷裂脫離,實現自毀。使用者僅僅可以將推桿拉出,而活塞留在針筒內部,無法重復利用,更無法實現回收出售。
該專利使用方便、安全、設計合理。
日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馬杰、曾令兵等發(fā)明的“鯉皰疹病毒Ⅱ型敏感的異育銀鯽腦組織細胞系及其建立方法和應用”獲美國專利授權,專利號為:US 9598671 B2。這也是長江所首次獲得美國專利授權。
該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對鯉皰疹病毒Ⅱ型敏感的異育銀鯽腦組織細胞系及其建立方法和應用。該細胞系保藏于中國典型培養(yǎng)物保藏中心,保藏號為CCTCCNO:C2013179。該異育銀鯽腦組織細胞系生長狀態(tài)良好,對目前難以用常見魚類細胞系培養(yǎng)的CyHV-2敏感;CyHV-2在GiCB細胞上連續(xù)傳代至第6代仍可檢測到病毒核酸且細胞病變穩(wěn)定;將出現病變效應的細胞做超薄電鏡切片,可在GiCB細胞中觀察到大量CyHV-2成熟病毒粒子及其復制過程。
該發(fā)明專利中的異育銀鯽腦組織細胞系構建方法重復性強,條件科學合理,適用于體外培養(yǎng)鯉皰疹病毒Ⅱ型,為鯉皰疹病毒Ⅱ型的分離、檢測、培養(yǎng)及其完整的生物學特性研究提供了技術平臺。
日前,由淡水漁業(yè)研究中心成果轉化與技術推廣處段金榮等人發(fā)明的“車載苗種到船載苗種的駁運裝置”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1621127747.4。
本專利公開了一種車載苗種到船載苗種的駁運裝置,包括固定在車輛上的第一支撐桿、固定在船體上的第二支撐桿、固定連接在第一支撐桿和第二支撐桿之間的繩索以及用于容納待駁運漁業(yè)生物的容納箱體;繩索由第一支撐桿至第二支撐桿方向逐漸向下傾斜,容納箱體設有能夠掛在繩索上的掛鉤,且當容納箱體掛在繩索上時,在重力作用下容納箱體能夠沿繩索向第二支撐桿方向滑動;容納箱體的底壁和側壁設有網目,以在滑動過程中、將容納箱體內的水過濾出來。該設置提供的車載苗種到船載苗種的駁運裝置,能夠方便快捷地將漁業(yè)生物苗種從車輛轉載到船上,不僅節(jié)省了人力勞動,還有效降低了漁業(yè)生物苗種受傷的幾率。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王紹敏、陶啟友、胡昱等人發(fā)明的“具有動力緩沖功能的網箱系泊錨腿”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授權,專利號為ZL201510018707.X。
該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具有動力緩沖功能的網箱系泊錨腿,包括用于連接錨的海床錨鏈、水下錨鏈、一個或以上的浮子、浮體和用于連接網箱的系泊纜繩。海床錨鏈放置在海床上,浮體和系泊纜繩浮在海面上,水下錨鏈的下端與海床錨鏈連接、上端與浮體連接,系泊纜繩與水下錨鏈的上端連接,各個浮子相間隔的連接在水下錨鏈上,使得水下錨鏈位于相鄰兩個浮子之間、最上方浮子與浮體之間、最下方浮子與海床錨鏈之間的錨鏈段分別形成懸鏈線形。
該發(fā)明通過多級懸鏈線形的錨鏈段對浮體起到動力緩沖作用,從而限制了網箱的位移,大大節(jié)省了網箱養(yǎng)殖海域所需占用的面積,并提高了網箱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而且還能減小網箱的受力,提高了網箱浮管框架的安全性。
日前,由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楊炳忠、晏磊等完成的“一種新型地籠網”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專利號為:ZL201620631450.5。
該專利提出了一種地籠網,包括錨、浮子和籠具。其中,錨和浮子均與籠具連接,籠具包括框架、網衣、兩個網囊,網衣與框架形成一空腔通道,兩個網囊分布在框架兩側;網衣上設有至少兩個漏斗入口,網衣內部設有至少兩個引導網,引導網分布在所有漏斗入口的兩側,網囊上設幼蟹釋放口。該實用新型地籠網網囊的網目為方形網目,網目尺寸為35mm~45mm,有利于釋放經濟魚類的幼魚;網囊上還設置了幼蟹釋放口,使得幼蟹資源得到有益保護,有利于漁業(yè)資源的合理利用。該實用新型地籠網通過科學的設置引導網與漏斗入口的數量和結構,使得捕撈效果達到最佳。
來源: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