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菊琴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225300)
淮南地區(qū)夏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施菊琴 (江蘇省泰州市高港區(qū)農業(yè)技術推廣站 225300)
為充分發(fā)揮大豆新品種的生產潛力,提高淮南地區(qū)夏大豆種植的產量和效益,從土壤選擇、品種選擇、種子處理、適期播種、合理密植、化學除草、田間管理、科學施肥、病蟲防治、適時收獲等方面,介紹了淮南地區(qū)夏大豆高產栽培技術。
夏大豆;高產栽培技術;淮南地區(qū)
淮南地區(qū)由于夏大豆種植面積小,種植田塊大多以不能種植水稻的高地為主,且農戶大多自留種,造成淮南地區(qū)夏大豆品種更新?lián)Q代慢、品種老化、產量低。為充分發(fā)揮大豆新品種的生產潛力,提高淮南地區(qū)夏大豆種植的產量和效益,筆者介紹了夏大豆生產中關鍵栽培技術要點,以供參考。
選擇2~3年未種過豆科作物、肥力中上等、平整連片的田塊種植夏大豆。整地后及時挖好橫墑、豎墑,確保三溝配套、溝溝相通,做到旱能灌、澇能排,確保畦面無積水。
選用適宜淮南地區(qū)種植的夏大豆新品種,如“通豆11”、“蘇豆7號”、“通豆5號”、“南農99-6”等。
3.1 選 種
播前人工或機械剔除病蟲粒、破損粒和秕粒,選擇具有本品種特征、整齊均勻、飽滿的籽粒作備用種。同時,播前做好發(fā)芽試驗,確保發(fā)芽率達85%以上。
3.2 曬 種
播前曬種2 d,以提高大豆的田間出苗率,但應避免直接曬在水泥地上,防止高溫燙傷種子。
3.3 藥劑拌種
播前可用50%多菌靈拌種防治大豆根腐病,用藥量為大豆種子重量的0.3%;也可用高巧種衣劑拌種防治地下害蟲,用藥量為每10 kg大豆種子用高巧種衣劑2袋。
適期播種能保證大豆植株群體生長發(fā)育整齊一致。同時,由于夏大豆是短日照作物,播種過早,會造成其營養(yǎng)生長期過長,株高過高,田間郁蔽,通風透光不良,病蟲害發(fā)生嚴重,生殖生長轉化無力,開花結莢率低;播種過遲,植株營養(yǎng)體過小,主莖節(jié)數(shù)不足,導致產量下降?;茨系貐^(qū)夏大豆播種適期一般在6月中下旬。
分枝力強的夏大豆品種、土壤肥力水平較高的田塊,每667 m2種植密度宜在0.8萬~1.0萬株;以主莖結莢為主的夏大豆品種及土壤瘠薄、肥力較差的田塊,每667 m2種植密度宜在1.2萬~1.5萬株。
大豆播種后至出苗前,每667 m2用72%都爾乳油100 mL或50%乙草胺乳油120 mL對水50 kg噴霧,對土壤進行封閉除草。注意要均勻噴霧,特別是乙草胺乳油在土壤墑情好的情況下容易產生藥害。在大豆出苗后至3葉期、雜草2~4葉期,每667 m2用10.8%高效蓋草能乳油30 mL或15%精穩(wěn)殺得乳油50 mL或5%精禾草克乳油60 mL對水30 kg在大豆行間進行噴霧防除禾本科雜草,每667 m2用10.8%高效蓋草能30 mL加25%氟磺胺草醚40 mL對水30 kg噴霧防除單子葉和雙子葉雜草。
7.1 間苗補苗
大豆出苗后立即進行查苗,對缺苗嚴重的田塊,必須立即進行補種或移密補稀,且移苗時間越早越好。移栽時苗盡量多帶土,一般在下午4點后進行移栽,移栽后立即澆水,以提高成活率。同時,及時間苗,一般每穴留苗2~3株,可分2次間苗,最后達到苗勻苗壯的要求。
7.2 中耕松土
中耕能消滅雜草、疏松土壤、提高地溫、調節(jié)水分、促苗早發(fā)、形成壯苗。夏大豆生育期內一般需中耕2~3次,第1次通常在大豆苗子葉展開后進行,第2次在大豆苗高15~20 cm時進行,第3次在大豆開花前進行。中耕前淺后深,后2次中耕要結合培土,將土培壅到植株根部,既可預防倒伏,又利于排灌。
8.1 施足基肥
大豆根系雖然能固定土壤中的氮肥,但不能滿足大豆生長發(fā)育的需求,必須確保足夠的肥料供應,才能達到高產的目標。因此,有條件的田塊,可在耕地前每667 m2施腐熟有機肥500~800 kg加45%高效復合肥20~30 kg作基肥。
8.2 看苗追肥
對于土壤瘠薄、肥力較差的田塊和苗期生長較弱的田塊,在封壟有困難的情況下,可在大豆分枝期或開花期進行1次根際追肥,以施氮肥為主、深施為宜,每667 m2施尿素3~5 kg,追肥后立即中耕培土,防止氮素揮發(fā)損失;對幼苗生長健壯的晚播田、低洼地及晚熟品種,不宜追施氮肥,以免大豆徒長。在花莢期,葉面噴施硼肥和鉬肥以利于?;ù偾v,可每667 m2施0.2%硼砂100 g和0.03%~0.05%鉬肥50 g對水30~40 kg。在鼓粒期,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有利于蛋白質積累及預防早衰,可每667 m2施磷酸二氫鉀0.2~0.3 kg對水30~40 kg。
9.1 病 害
大豆生長中期主要病害有花葉病毒病、霜霉病等?;ㄈ~病毒病因缺少對癥藥劑,一般結合防治蚜蟲來阻止花葉病毒病的傳播。每年7~8月為霜霉病發(fā)病盛期,可每667 m2用乙磷鋁300倍液或甲霜靈800倍液40 kg左右噴灑防治。
9.2 蟲 害
大豆幼苗期主要防治地老虎,可每667 m2用90%敵百蟲晶體60~70 g對溫水1 kg溶化,拌麥麩3~4 kg制成毒餌,于傍晚撒在田間進行防治。生育期間主要蟲害有豆天蛾、造橋蟲、棉鈴蟲、蚜蟲、食心蟲等。豆天蛾可在幼蟲期每667 m2用20%殺滅菊酯乳油或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40 kg噴霧防治;造橋蟲可每667 m2用90%敵百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50~60 kg噴霧防治;大豆蚜蟲可用40%氧化樂果乳油800倍液或每667 m2用10%溴氟菊酯乳油15~20 mL對水40~50 kg噴霧防治。注意藥劑噴施宜在下午4時后進行,并嚴格控制用藥量與濃度。
大豆收獲適期為黃熟末期至完熟初期,一般葉片大部分脫落、籽粒呈黃色、手搖植株豆莢有響聲時即為收獲適期。
[1] 韓天富.大豆優(yōu)質高產栽培技術指南[M].北京:中國農業(yè)科技出版社,2005.
[2] 楊彩云.夏大豆的產量潛力與高產栽培技術[J].大豆科技, 2001(5):16-17.
[3] 常鴻杰,蘇國修,李秋麗,等.大豆新品種辛豆12的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6(10):232-233.
2016-11-21
江蘇省農業(yè)三新工程項目[編號:SXGC(2015) 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