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明孝
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內科患者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用
●楊明孝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給藥方式和治療方法。目前,常用的靜脈輸液方式主要為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可保證留置血管時間長,避免反復穿刺,引起患者疼痛,并能保護血管,減少不良刺激。呼吸內科很復雜,病程很長。它需要長期靜脈輸注治療。在臨床工作中,對患者呼吸系統(tǒng)藥物合理使用靜脈留置針靜脈輸液治療不僅可以避免由于頻繁穿刺對血管造成損害,還可以減輕護理工作強度,提高護理質量和工作效率,提供了可靠的途徑臨床輸液和輸血。但靜脈留置針治療常出現穿刺部位血腫、液體滲漏、穿刺部位感染、導管堵塞等不良事件,甚至導致靜脈炎和靜脈血栓形成。
護理風險管理;呼吸內科患者;靜脈留置針;輸液應用
選擇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呼吸內科收治的采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患者120例,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觀察組中,男41例,女19例,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51.9±16.1)歲。其中,肺炎患者20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28例,支氣管擴張患者12例。對照組中,男39例,女21例,年齡39~81歲,平均年齡(47.1±15.6)歲,其中,肺炎患者21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26例,支氣管擴張患者13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和疾病類型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一切病人均挑選上肢靜脈為穿刺部位,留置針為“Y”型封閉式兩通留置針,型號為22G、24G(美國,BD公司)。
2.1 對照組
給予留置針輸液慣例護理,包含留置針掉落和留置針堵塞的根底護理。
2.2 觀察組
給予護理危險辦理,對靜脈留置針輸液的護理危險進行評價、防止和及時處理。護理人員經過查閱文獻并聯(lián)系臨床經驗,對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簡單呈現的危險進行評價和剖析,包含留置針的掉落、皮下血腫、液體滲漏、針頭回血、留置針堵塞、靜脈炎和傳染,剖析發(fā)作危險的要素并擬定相應的防止措施。
2.2.1 留置針掉落的防止
靜脈留置針的尾部通常比皮膚的部分高。另外,外力和非標準固定導致留置針插入簡單脫落。為防止靜脈留置針脫落,護理人員可選擇3M敷貼器和穿刺針桿將兩條膠帶緊密地覆蓋在固定管和肝素帽穿刺帶上,另一端固定在針柄上。病人留置針的注意事項,可防止輸液過程中留置針的移位和下降,護理人員應加強巡邏,及時處理移位留置管。
2.2.2 皮下血腫的防止
護理人員缺乏經驗,操作熟練,或不掌握穿刺技巧,可形成皮下血腫。此外,患者晚年的血管脆性和彈性小,穿刺過程中針頭非常簡單,穿透血管壁,導致血腫。因此,應加強對護士的專業(yè)技能培訓,及時掌握留置針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巧,規(guī)范手術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在穿刺前,護理人員應充分評價患者的血管狀況,盡量選擇粗大的靜脈穿刺。動作要輕柔,避免損傷靜脈壁。
2.2.3 液體滲漏的防止
漏液主要是由于留置針的種類或針的角度、選擇不當、套管不完全以及留置針的移位或脫落造成的。因此,護理人員應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合適的留置針類型,選擇合適的穿刺部位和穿刺部位。一般情況下,建議選擇短而細的針,針應快速、準確、安靜、仔細,以免在同一部位反復穿刺。穿刺成功后,留置針固定好,防止移位跌倒。在輸液過程中,加強巡邏,及時發(fā)現漏液并及時處理。
2.2.4 針頭回血的防止
伴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簡單因血流緩慢,致使針頭回血或血塊,此刻,切記不能加壓推注,防止將針頭內的凝血推入靜脈,致使血栓。護理人員應先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鹽水2m L,并與留置針連接,回抽小血栓,及時替換堵塞針頭,偏重新進行穿刺。操作進程中應當嚴厲操控推注速度。
2.2.5 留置針堵塞的防止
未及時處理針頭回血,推注速度不妥,未充沛沖刷靜脈輸注養(yǎng)分液后的留置針,或封管液挑選不妥等要素易形成留置針的堵塞。因而,護理人員應加強巡視,防止穿刺部位受壓,一旦發(fā)現針頭回血,應當及時處理,通常從留置針的接頭處推注5m L肝素鹽水(濃度為10IU/m L),注意操控推注速度。靜脈輸注養(yǎng)分液后應對留置針進行充沛的沖刷,挑選適合的封管液。
2.2.6 靜脈炎的防止
靜脈炎的多見要素有輸液速度過快、時間較長、藥物濃度高具有刺激性、輸液后留置針未得到及時完全的沖刷等,此外,病人的免疫力低下,也簡單致使靜脈炎。因而,護理人員在留置針穿刺和輸液進程中應嚴厲執(zhí)行無菌操作,把握藥物運用的注意事項,以及藥物間的配伍禁忌,盡量挑選粗大且回流曉暢的靜脈進行穿刺,以確保藥物得到血液充沛的稀釋。加強病人的養(yǎng)分支撐,進步免疫力。做好留置針輸液時期的根底護理。
2.2.7 傳染的防止
嚴厲標準的無菌操作可以防止和減少傳染發(fā)作的危險。包含加強病房辦理,守時進行清洗和完全消毒,守時通風換氣。此外,還要加強護理人員的無菌認識,嚴厲執(zhí)行無菌操作標準。加強監(jiān)測,觀察穿刺部位的肌膚是不是發(fā)白、發(fā)亮、變硬,伴有苦楚;是不是有滲液、滲血等反響。一旦發(fā)現,當即拔管并給予相應處理。
2.3 觀察目標
記錄兩組病人留置針輸液進程中危險發(fā)作率,包含留置針的掉落、皮下血腫、液體滲漏、針頭回血、留置針堵塞、靜脈炎和傳染。護理滿足度:經過護理滿足度問卷觀察表進行滿足度觀察,分為十分滿足,滿足和不滿足三個層次。滿足度=(十分滿足+滿足)/總例數×100%。
2.4 統(tǒng)計學辦法
選用SPSS 19.0進行數據處理和剖析,計數材料以率表示,選用χ2查驗,P<0.05為區(qū)別有統(tǒng)計學含義。
關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病人,如緩慢支氣管炎、肺部傳染、支氣管擴大等需求長時間的輸液醫(yī)治。傳統(tǒng)的靜脈穿刺需求重復屢次的血管穿刺,一方面添加病人的苦楚,簡單形成血管的損害;另一方面無形中添加了護理人員的作業(yè)量和作業(yè)難度。而靜脈留置針輸液關于血管條件差,又需重復屢次穿刺輸液的病人是一個既方便又安全的挑選,靜脈留置針外套管的原料柔軟,可添加輸液進程中的舒適感,現在在臨床上已廣泛展開。雖然,留置針輸液進程中常會發(fā)作一些不良事情,如傳染、滲漏、堵管和靜脈炎等,但經過合理的護理辦理可以有用下降這些不良事情的發(fā)作率。本研討中,咱們對呼吸內科病人靜脈留置針輸液中施行了護理危險辦理,在危險發(fā)作前,對輸液各個環(huán)節(jié)可能發(fā)作的不良事情,包含:留置針的掉落、皮下血腫、液體滲漏、針頭回血、留置針堵塞、靜脈炎和傳染進行了充沛評價,并擬定相應的防止措施,最大程度下降了不良事情發(fā)作的危險。研討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危險辦理的60例病人中,危險發(fā)作率為8.3%,而接受慣例護理的60例病人中,危險發(fā)作率為28.3%,兩組區(qū)別有統(tǒng)計學含義(P<0.05)。在進行護理危險辦理時,咱們應歸納思考多種要素,包含醫(yī)院環(huán)境、衛(wèi)生條件、醫(yī)療設施、醫(yī)護人員的專業(yè)本質。經過針對性的護理辦理,可以有用進步護理質量,添加醫(yī)治的安全性,進步病人的滿足度。本研討中,護理危險辦理組病人的滿足度為100%,顯著高于對照組(85%),其區(qū)別具有統(tǒng)計學含義(P<0.05)。
綜上所述,護理危險辦理可以下降呼吸內科病人靜脈留置針輸液進程中不良事情的發(fā)作率,提高護理作業(yè)的質量和護理滿足度,值得推行。
(作者單位:遵義市播州區(qū)人民醫(yī)院)
[1]呂雪嫻.護理風險管理對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的護理效果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23):3272-3273.
[2]張志平,李繼紅,韋弘.風險管理在小兒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 [J].吉林醫(yī)學,2012,33(4):873-874.
[3]趙天霞.呼吸內科靜脈留置針的護理風險管理[J].求醫(yī)問藥(下半月 ),2012,(11):505.
[4]李蓓,全鈺平.護理風險管理在老年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中的應用效果[J].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2):1724-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