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翔 吳明求 王靖凱
摘 要:加強機電設備管理的意義在于做好設備日常的維護保養(yǎng),提高設備完好率,減少設備事故率,減少維修投入,使設備性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從而保證生產安全順利運行。機電設備管理講白了實際上還是對人的管理,如何使每一位機電工自覺地參與到設備管理之中,積極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yǎng);如何把人為感情管理變?yōu)榉ㄒ?guī)制度管理,把機電設備管理工作搞好,是管理者值得探討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當前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今后企業(yè)的整改方向提出了自己幾點建議,最后對設備備件及備件倉庫的管理做了簡單地介紹。
關鍵詞:機電設備 設備管理 問題 策略 備件倉庫
在當前形勢下,許多企業(yè)對設備管理的認識不夠,觀念上輕維護重維修,輕預防重事后,在管理上以計劃預修體制為主。根據設備不同周期進行設備大修、中修、或小修。常常造成維修的過?;虿蛔悖踔吝€發(fā)生損害行為維修,影響設備的壽命。
一、機電設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 管理不到位。設備從選型、購置、安裝、維護、修理直到報廢的全過程管理在某些環(huán)節(jié)還不到位。設備時常出現(xiàn)故障,導致設備配件不能共享。設備不能按計劃升井輪換檢修,部分電氣設備直接轉入作業(yè)地點使用。
1.2 檢修、維護不能到位。由于作業(yè)地點隨時調整和變化,搬動頻繁,機電設備安裝量增加;鑒于井下地質條件比較復雜,造成機電設備檢修、維護不能到位。
1.3機電設備存在隱患較多。安全設施、保護裝置不全,人員定位系統(tǒng)和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運轉不正常,一些固定設備的電壓表、電流表、壓力表、真空表、安全閥未按規(guī)定定期校驗或存在長期未校驗,井下電氣設備沒有按規(guī)定做電氣試驗,過流保護整定過大,有的使用銅、鋁、鐵絲代替保險絲。井下局部接地極及連線的材質、工藝不符合要求,安裝不合格,電氣設備失爆現(xiàn)象屢見不鮮。
二、機電設備設備管理策略研究
為減少員工的失誤和管理漏洞,提高設備的綜合效率,確保企業(yè)強大生產力,我認為企業(yè)必須從以下幾點做起:
2.1 落實包機制.包機制就是指生產工人對機器設備包使用、包維護、包壽命的一項責任制度。具體體現(xiàn)在各單位根據所管屬設備的特點,確定每臺設備的包機責任人。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包機人對分管的設備必須經常定期檢查,了解設備的運轉和潤滑情況,及時排除隱患,并詳細記錄檢修情況。包機執(zhí)行檢修人員和運轉人員聯(lián)合包機,各自按分工范圍工作,共同對分管設備的完好率、事故率、檢修率負責。
2.2設備維護檢修制度。(1)隱患排查:除包機人日常排查外,每周檢修班組對所管轄設備全面檢查1次和重點工藝設備進行2次重點檢查,每半月車間(科)組織全面檢查1次,廠每月組織抽查1次,對查出的問題限期整改、不留尾巴,力爭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之中,并制定嚴格考核,突出的問題在相應范圍內通報。(2)設備計劃檢修:設備的大、中、小修均執(zhí)行計劃檢修設備管理部門在每月20日前完成下月的檢修計劃;每季度最后一個月的20日編制完成下一季度的檢修計劃;在10月底完成下一年度的檢修計劃。維修單位一般利用生產空閑時間按計劃組織進行檢修,確實需求時間較長的,由廠依據計劃和實施方案確定時間組織進行。
2.3建立機電例會制度。每月下旬由廠工程師組織召開1次機電例會,內容包括:廠設備管理部門分析當月設備管理情況、計劃采購落實情況、設備檢查完好情況和下月機電設備管理要求;各車間(科)設備檢修情況及材料需求情況;供應部門組織貨源情況和對使用單位的考核情況;安檢部門對設備事故處理情況和下月設備安全運行要求;各車間機電管理經驗交流等。
2.4設備技術改造。企業(yè)的生存發(fā)展離不開創(chuàng)新突破,隨著生產工藝的變化和設備運行中發(fā)現(xiàn)的不合理之處,就要對設備技術改造,要敢于采用新技術、新辦法、新材料,制定小改小革評定辦法,每月組織各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對全廠的技改項目進行評比,對突出有功的技術人員進行表彰獎勵,促使廣大職工獻計獻策,充分挖潛。
三、設備備件的ABC管理
備件倉庫管理工作是備件管理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合理的備件儲備有利于設備的正常運行。備件的ABC管理法是物資管理中ABC分類控制法在備件管理中的應用。它是根據備件品種規(guī)格多、占用資金多和各類備件庫存時間、價格差異大的特點,采用ABC分類控制法的分類原則而實行的庫存管理辦法,具體分類如下表所示:
對不同種類、不同特點的備件,應當采用不同的庫存量控制方法。對A類備件要重點控制,應在保證供應的前提下控制進貨,盡量按最經濟、最合理的批量和時間進行訂貨和采購。可采取定時、定量進貨供應,保證生產的正常需要。對B類備件的控制不如A類那樣嚴格,訂貨批量可以適當加大,時間可稍有機動,對庫存量的控制也可比A類稍寬一些。C類物資由于其耗用資金不太大而品種較多,為了簡化物資管理,可按照計劃需用量一次訂貨,或適當延長訂貨間隔期,減少訂貨次數。備件ABC分類管理法的原理是將維修所需各類備件,按單價高低、用量大小、重要程度、采購難易,分為ABC三類。占用儲備金額較多、采購較難、重要性大的為A類備件,在訂貨批量和庫存儲備方面實行重點管理和控制;資金占用少,采購容易和比較次要的定為C類備件,采用較為簡便的方法管理和控制;A、C類之間的備件定為B類備件,實行一般的管理和控制。一般,A類備件大約占10%,金額大約占70%~75%;B類備件大約占15%~25%,金額大約占20%~25%;C類備件大約占65%~75%,金額大約占5%左右。
結 語
企業(yè)的良性運作是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過程,而這一良性運作的基礎前提除了管理的創(chuàng)新之外,更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企業(yè)的設備管理、設備安全。設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用技術上的先進,經濟上合理的裝備,采取有效措施,保證設備高效率、長周期、安全、經濟地運行,來保證企業(yè)獲得最好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武亞飛.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工作中的問題及有效改進策略[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7.
[2] 牛曉波.淺談煤礦機電設備管理常見問題及策略[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4,11(30):168.
[3] 池琛.關于礦山機電設備管理中的問題與應對策略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
[4] 邱勇.建筑企業(yè)機電設備安裝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科技與企業(yè),201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