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柳花
從創(chuàng)作背景分析《舞姬》的浪漫主義特性*
毛柳花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南 婁底 417000
森鷗外活躍在從明治維新到日俄戰(zhàn)爭、一直延續(xù)到大正時代前的半個世紀。以森鷗外留德時期的體驗為素材創(chuàng)作的《舞姬》是森鷗外初期作品中最為盛傳的名作,也是其處女作。森鷗外留德時以及留德前后,森鷗外親眼見證了日本和德國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強烈地感受到德國“自由”的社會氛圍,發(fā)現(xiàn)了西歐文化的精髓“自由和美”。以此為基礎,論述在這樣的社會背景里誕生,經(jīng)過西歐文化洗禮的森鷗外創(chuàng)作的處女作《舞姬》具有浪漫主義的特性。其次,受西周、留德期間的哈特曼、歌德、席勒、海涅等詩人的影響,更加清楚明白地感受到了西歐文化的特色“自由和美”的真諦。
差異;西周;歌德等詩人;浪漫主義特性
由于明治維新的變革,日本在各個方面擺脫封建制度,走向了現(xiàn)代化的步伐。從持續(xù)了漫長的鎖國狀態(tài)開始,覺醒發(fā)展,開始關注世界的新動向。以洋學為首的外國文化滔滔不絕地流入,出現(xiàn)了世界觀和社會機構的轉換。那個程度比以前看過的任何時代都要激烈,和以前有劃時代的差異。通過自由主義、個人主義培養(yǎng)的民主主義,其機構被資本主義所驅(qū)動。在這種誰都皆大歡喜的時代,反而以悲劇作品流行,這一點,讓人覺得有一種奇怪的矛盾。但是,事實并非矛盾,而是從乍一看明朗的穩(wěn)定期到發(fā)展期的這一時代,泛濫著這些悲劇作品的必然原因,被深深藏起來了?;蛘邚哪撤N意義上來說,必定是為了人民的解放。具體說來,作為新的社會勢力的民主主義,在意圖培養(yǎng)的同時,舊勢力的資本主義,也滲入到一定程度,兩種勢力的均衡,加上官僚統(tǒng)治的穩(wěn)定性,建立了一種極其聰明的政治機構。與此同時,明治維新不一定都是純粹的產(chǎn)業(yè)革命,所謂王政復古開始的妥協(xié)折中主義是不可避免的,但不管怎樣,這是以說起來容易支配的方面為目標,表現(xiàn)出了優(yōu)勢的一面,而國民的解放或人權等方面,卻不徹底。因此,自明治初期以來,以近代風格的方式為基礎,尋找人類自我解放而不斷前進的人們,當然,也一定會感受到自然的梗塞——或是說人類的不協(xié)調(diào)。這個世紀的近代人的思想和感情越來越復雜、豐富多彩,在以此為背景的近代文學中,終于能看到痛切的人性覺悟和真實的探索。尊崇個人獨立自主就是追求人類的解放。不受任何東西支配,只追求自己支配的自主和自由的社會。因此,明治初期以來的啟蒙時代,盛行“自由之理”、“人權說”之類的東西。
另外,除了上述的根本原因之外,在撰寫這個時代文章中的文人中,士族階級出身的人很多。眾所周知,明治維新孕育出巨大數(shù)量的沒落士族。他們的沒落是從幕藩封建體制下的特權地位的跌落,同時也是明治初期的政治經(jīng)濟統(tǒng)治機構的雙重沒落。在這一點上,他們的社會地位都體現(xiàn)在反政府和反權力的性格上。森鷗外也是其中的一個。由此看來,在渡德以前,森鷗外應該感到自由民權運動的激浪。但并沒有表現(xiàn)出對時代的政治動向的關心。在社會發(fā)生巨大變化的明治時代,可以憑借自己的能力向上發(fā)展。另外,這樣的修養(yǎng)立身之事(出人頭地)作為人類是有價值的行為。立身出世是一個在新的社會秩序中沒落而陷入困境的鷗外這樣的士族子弟最大的夢想。特別是在儒教思想的氛圍中長大,森家久違的嫡子,擁有“家”的意識,以及為了出人頭地,進入大學學習,擁有軍醫(yī)官職位的森鷗外,也可能對自由民權運動的趨勢抱有批評性的心理。
生活在這種社會的森鷗外是明治十七年被派到德國留學的。當時的德國與英國和法國相比,可以說是在整個歐洲境內(nèi)落后的國家。日本在全球范圍內(nèi),很明顯也是后進國。特別是,正如馬克思所說的“資本論”一樣,來自西方的各種力量在日本相聚,日本開國后,最終形成了世界市場。因此,像印度和中國等的實例所示,日本一直處于殖民地化危機,必須建設新的統(tǒng)一國家?!耙誀奚杂勺陨隙聦崿F(xiàn)了國民統(tǒng)一、產(chǎn)業(yè)國家形成的課題,帶來了德國帝國的繁榮?!毕襁@樣的新興德國,在來自遠東弱小落后的日本的執(zhí)政者伊藤博文等的眼里,被視為是一種極好的“典范”,而鷗外所直面的也正是這一德國的興隆期。與我國的實際情況形成了對比,鷗外強烈感受到德國的“自由”的氣氛。因此,不難想象對于鷗外的所謂“美與自由”的意義,絕對不是抽象的理念,而是一種極其重要的國家限定的東西。對于鷗外,在德國發(fā)現(xiàn)的西歐文化的精髓是“自由與美的認識”。
《舞姬》是在森鷗外感受到這樣的德國氣氛后,回到日本而寫下的名作。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經(jīng)受西方文化洗禮的鷗外創(chuàng)作的處女作《舞姬》具有浪漫主義的特性。
對西周給森鷗外思想影響持有否定和肯定見解的研究人員很多,在這里筆者并不是要贊成任何見解解釋,而是著眼于西周對森鷗外思想的的影響來進行探討。
西周對鷗外的期望很高,目送著他出發(fā),回國的時候也抱病到新橋車站來迎接。西周作為同去荷蘭的赤松則良的女兒登志子與森鷗外的媒人,也不僅僅是跟森家的親戚關系,也有對這個青年的期待的一面。另一方面,鷗外對西周有種愛憎、復雜而微妙的感情。(田中實《西周與森鷗外》)
西周對鷗外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從西周方面來看,“西周的人生有三個轉折點。之一是被勒令由醫(yī)生轉行到儒生,第二是決定脫離津河野藩,第三是被山縣有朋任命為新政府官員。而與年輕的鷗外的人生大有關聯(lián)?!睆纳t外方面來看,苦木虎雄表示“與西周間的相遇,很大程度上左右著鷗外的一生,明治2年的西周回國對鷗外來說是一個啟示?!?/p>
學過朱子學的西周,在學習西方學的過程中深切感受了漢學的重要性。這一點是過去在荷蘭留學的研究中,在攝取西方學的過程中就深刻感受到的。西周的回鄉(xiāng)給森家?guī)砹诵碌拇碳?,對鷗外,至少對父親靜男,為了將來學好西學,漢學作為基礎的重要性已經(jīng)深入骨髓。從西周自己的經(jīng)驗來考慮,是不是也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了年輕的鷗外。
經(jīng)西周推薦,森鷗外在明治5年6月25日被父親靜男帶到東京之后,森鷗外思想的變化,不僅與功利的學問觀,重視實學的當時的風潮有關,西周的存在也是不能忽視的。
源了圓在《維新前后的實學思想和近代文學的發(fā)生》(《文學》昭和三、四、八)中說到當時的洋學者是“間接地對近代文學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卻不承認文學總的藝術的自律性。在我所知的范圍里就只有西周?!彼f:“這是在否定以往文學的實學歷史上,能獲得的美的自主性的認可,而必須高度評價其意義?!痹诳紤]到西周的這個立場和鷗外的想法時,應該注意到對美學和文藝傾斜的鷗外。豬野謙二也根據(jù)森鷗外手譯書中所收錄的“知說”的部分,指出“不僅是雅文學,也要考慮廣泛的俗文技藝,這也體現(xiàn)了當代的自由主義面貌?!绷锶?、勝本清一郎、豬野謙二先生的《座談會明治文學史》(巖浪書店、昭和三六)的作品如下,這是柳田發(fā)言的部分
在這一點上,與森鷗外有關的是他的老師西周,西周的學問境遇,和鷗外的學問境遇是有關聯(lián)的。哲學自不必說,對科學、文學的所有方面都感興趣。在某些地方彼此的學問興趣和對文學的興趣聯(lián)系在一起。森鷗外在西周那里待了幾年,接受了西周的教育,西周的做法對鷗外有所影響。當然,雖然也有鷗外自身的人品,但也受到了西周做法的影響。西周不僅在科學方面,為了人類也持有這樣“心潮”的想法,與此同時,對哲學、文學等也有興趣。在《百學連環(huán)》中也能看到這一點。森鷗外學科學的同時也學哲學和文學,這一點也是受了西周的影響吧。
從以上看來,西周視野之廣對鷗外具有很大的意義,美學和文藝正是這種意義的產(chǎn)物。
以作家、詩人的著作為中心,在藝術領域,挑戰(zhàn)“學問自由”、“自由與美”的認識經(jīng)驗的各種姿態(tài)?!白杂伞焙汀懊馈笔艿胶芏嗥群?,西方人強烈要求的理念,森鷗外不僅通過歷史,也通過文藝、藝術感受到了。在德國,這種理念在現(xiàn)實世界中難以得到,所以不得不追求觀念性的世界。
森鷗外精讀的哈特曼的《美的哲學》中有許多筆記。在235頁,與第二節(jié)的開頭的Irrsinn對應,在左欄外寫著“狂亂”一詞,同一節(jié)第七行,與“tragisch”(悲劇)對應,在右欄外用紅筆寫著“舞姬”一詞。用紅筆在欄外做上這樣的筆記是鷗外處女作品的一個主題。
歌德方面,森鷗外對穩(wěn)健的自由取向的態(tài)度,對內(nèi)在自由追求的精神給予了關心。森鷗外在最初的留學場所萊比錫的第二天,也就是明治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的日記上寫著:“晚上規(guī)定涉獵德國詩人的詩集”。第二年8月十三日,“書架上的西洋書已經(jīng)達一百七十多卷了”。認為鷗外在レクラム文庫中讀過歌德等全集,這個可以從森鷗外手譯本的實況推算出來,是他在柏林留學時期讀過的。
歌德和席勒在日本很早的時候就被人們齊名。但是,“和”這一詞的實質(zhì),當時的鷗外是牢實地掌握了。他并沒有重新翻閱兩人的全集,但收藏了シュペーマン叢書的“席勒、歌德往返信件”(一七九四-一八〇五)(出版年份不明),ハインリヒ、フォン·シュタイン的“為了歌德和席勒的德國古典派美學”(一八八六)、ヨハネス·シェル著的《席勒及其時代》”(一八五九)也都閱讀了。
除了歌德和席勒之外,森鷗外還在德國閱讀過海涅全集的六卷書《海涅全集》,在那里接觸到“自由”的說法,這也是他的重要讀書體驗?!坝鴶嗾隆?一八二八)的《泰晤士河上閃閃的對話》中的一節(jié),“被人的胸膛所贊美的力量,現(xiàn)在都成為了自由的愛,而且自由也許是新時代的宗教吧?!?市村仁譯)在這個地方,劃著側線,寫著“自由”。在這種海涅的著作中,森鷗外最關注的是“德國古典哲學的本質(zhì)”(一八三四)。特別是,關于對“思想自由”、“出版自由”的問題,森鷗外給予了關注。
關于“美”的問題,森鷗外說:“美”的實體并不是在我國沒有。從明治初期的文化、藝術的情況中成長的經(jīng)過來看,與“美”相關方面的不足,留學的時候強烈感覺到了,并波及到對西歐文化的思考。如果要說明哈特曼、歌德、席勒、海涅為首的西歐詩人、作家和森鷗外的關系,那西方國家的人就是“風雅之民”,其文化特色的“自由和美的認識”中所看到的實質(zhì)就更具體明了了。正如來自詩人的引文所推測的那樣,在與學問的關系上,鷗外陷入了“自由與美”的精神之中。
森鷗外留德時以及留德前后,親眼見證了日本和德國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強烈地感受到德國“自由”的社會氛圍,發(fā)現(xiàn)了西歐文化的精髓“自由和美”。受西周、留德期間的哈特曼、歌德、席勒、海涅等詩人的影響,更加清楚明白地感受到了西歐文化的特色“自由和美”的真諦。在這樣的社會背景里誕生,經(jīng)過西歐文化洗禮的森鷗外創(chuàng)作的處女作《舞姬》具有浪漫主義的特性。
[1]清田文武.鴎外文蕓の研究 青年期篇.有精堂,1991.
[2]吉田永宏.日本近代文學と思想性.関西大學出版部,平成19年.
[3]池內(nèi)健次.『森鴎外と近代日本』ミネルグァ書房,2001.
[4]清田文武.森鴎外と西周[J].新潟大學教育學部,1984(26):188-178.
[5]清田文武.若き森鴎外とゲーテ及びシラー――「自由と美との認識」の問題をめぐって――[J].比較文學,1981(24):79-95.
*湖南人文科技學院青年基金項目“論森鷗外《舞姬》的浪漫主義特征”成果之一(編號:2015QN16)。
I
A
1006-0049-(2017)22-00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