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少巍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論小號演奏的動力生理機制及藝術(shù)要求
付少巍
(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小號演奏的根本動力在于演奏者的氣息,因此,演奏者在進行小號演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對氣息進行控制,只有正確地掌握了控制氣息的方式才能夠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文章中分析了小號演奏的實際動力,根據(jù)小號演奏的特點來研究小號演奏中的藝術(shù)要求,從而為當前小號演奏者提供建議。
小號演奏;生理機制;氣息;藝術(shù)要求
小號演奏的動力是演奏者的氣息,因此,加強對小號演奏氣息方式的研究能幫助當前的演奏者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在西方國家中,隨著藝術(shù)水平不斷地提高,演奏者的實際演奏技巧也在逐步提供,從而促進了藝術(shù)理論的發(fā)展,小號演奏中的呼吸方式的研究理論也在逐步完善和補充當中。呼吸方式理論從胸式呼吸、腹式呼吸發(fā)展到聯(lián)合共同呼吸的階段,目前仍在胸腹聯(lián)合呼吸方式研究階段,這種呼吸方式在實踐當中得到了檢驗,并且將自然呼吸過渡到了藝術(shù)演奏要求的當中。加大對于整體動力生理機制的研究有利于提升表演者表演能力的同時,對于小號理論發(fā)展也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值得相關(guān)的工作著加大力度開展研究。
小號演奏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都需要學習呼吸方式,并且能夠熟練地運用呼吸方式。因此,小號演奏者必須了解呼吸方式的理論以及實際的技巧,能夠準確地運用呼吸方式,這是提高小號演奏者水平的主要方式之一。
世界優(yōu)秀小號演奏者對呼吸方式的認知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從胸式呼吸到腹式呼吸再到二者共同作用的方式,該認知階段經(jīng)歷了大約兩百年的時間,循序漸進,并且對這種呼吸方式的運用也越來越合理,并且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成果。
(一)胸部呼吸的方式
最初,小號演奏者都使用胸部呼吸的方式,這是與自然呼吸相匹配的呼吸方式,是一種較為自然的呼吸方式。演奏者在整個小號演奏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調(diào)整整個氣息的時候,不需要過多地調(diào)整呼吸方式,因此,胸部呼吸方式是一種相對簡單的方式,這也是小號演奏的第一呼吸方式。但是,正是由于這是一種自然呼吸的方式,其呼吸的特點無法滿足小號演奏的要求,常常會受到人的生理結(jié)構(gòu)的限制,這種呼吸方式產(chǎn)生的氣息量并不能達到小號演奏的標準。演奏者在使用胸部呼吸的方式時,其自身的氣息交換是通過肺葉來實現(xiàn)的。人體在正常呼吸的狀態(tài)下,肺葉能夠正常的運行,滿足呼吸需要的氣息量。但是,當小號演奏者在進行演奏的過程中,大量的氣息進入到肺葉當中,肺葉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長此以往,進入肺葉的氣息量逐漸增大,肺葉承受的壓力也不斷地增加,最終會引起肺葉產(chǎn)生病變。另外,這種方式需要依靠胸腔的肌群來進行工作,肌群無法提供足夠的耐力,最終會影響演奏者的身體健康。
(二)腹部呼吸的方式
隨著人們對小號演奏呼吸方式的認知不斷地提升,人們意識到胸部呼吸方式的弊端,小號藝術(shù)家開始不斷地尋找新的呼吸方式,從而來緩解胸部呼吸方式的問題。因此,腹部呼吸的方式逐步被小號藝術(shù)家發(fā)現(xiàn),并且應用在小號演奏當中。當小號演奏家采用腹部呼吸時,其體內(nèi)的橫膈膜會參與到呼吸當中,這種呼吸的方式為腹部呼吸的方式,同時也被稱為橫膈膜呼吸的方式。當演奏家在進行呼吸時,橫膈膜和腹肌會共同發(fā)揮作用。當小號演奏家在吸氣時,體內(nèi)的橫膈膜會移動,從而使得體內(nèi)的腹腔充滿,容積增加。當演奏家呼氣時,整個橫膈膜會保持在吸氣后移動的位置,然后慢慢地恢復到原來的位置。
這種呼吸的方式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能夠使得小號演奏者在演奏的過程中可以迅速地吸氣,在腹肌強有力的運動下,整個呼吸可以完整而有力氣。因此,腹部呼吸的方式能夠保證小號演奏者的聲音極具穿透力,呼吸較為平穩(wěn)。但是,在演奏者使用腹部呼吸時胸腔不會隨著呼吸而進行運動,整個小號的吸氣量也無法滿足演奏家的需求,因此,這種呼吸方式無法滿足演奏家在整個演奏中的呼吸量的需求。
(三)聯(lián)合呼吸的方式
聯(lián)合呼吸的方式是一種最新的呼吸方式,是演奏者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和理論學習而發(fā)現(xiàn)的新的呼吸方式。這種方式指的是腹部呼吸方式和胸部呼吸方式共同發(fā)揮作用,從而保證演奏者的氣息可以滿足演奏的需求。在演奏的過程中,胸腔和腹腔需要共同完成呼吸作用,首先,腹部要完成吸氣的擴張,然后胸部再繼續(xù)進行吸氣的擴張,從而使得人的體內(nèi)充滿氣息。其次,通過橫膈膜的隔離作用,整體包圍氣息,整個上身就會有充滿氣息的感覺。此時,利用腹部的肌肉力量將氣息呼出。這種呼吸的方式需要腹部力量和胸部力量共同發(fā)揮作用來完成,充分利用了胸部的肌肉彈性,腹部肌肉可以為整個呼吸提供保證作用。另外,胸腔在這種呼吸的作用下得到了充分地擴展,整個上身都充滿了氣息,滿足了演奏家在演奏過程中需要的氣量足、氣息長的特點,從而使得演奏者的演奏更加輕松,達到更好的演奏效果。到目前為止,這是小號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使用最為科學的方式,也是一種相對理想的呼吸方式。
小號演奏者在明確小號演奏的呼吸方式之后,需要在日常的演奏過程中不斷地進行學習和練習,從而能夠?qū)⒏共亢托夭柯?lián)合呼吸的方式應用在實際演奏的過程中,使得小號演奏者的演奏更加標準,更加規(guī)范。眾多小號演奏家認為掌握了小號演奏的呼吸方式就相當于掌握了小號演奏的方式,這是一種相對錯誤的認知。
(一)小號演奏的實踐性較強
小號演奏是一種實踐性非常強的藝術(shù),與眾多樂器演奏有著相似之處,這種演奏要求演奏者能夠不斷地進行練習才能夠?qū)⒙?lián)合呼吸方式完全掌握。演奏者不能夠僅僅知道這種呼吸方式,而是應該學會在演奏的過程中應用這種呼吸的方式。在了解這種呼吸方式之后,演奏者需要結(jié)合具體作品的特征來進行練習,在音樂練習中不斷地積累,熟練地掌握音樂的情緒、音樂的風格對不同氣息的要求,從而做到在認知的基礎(chǔ)上可以做好運用和表達。
(二)小號演奏的韻律變化
小號演奏是一種藝術(shù)表達形式,為了能夠?qū)⑦@種藝術(shù)形式充分表達出來,演奏者需要明確不同作品中的韻律變化,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的表達,從而能夠根據(jù)樂句的劃分來使用自己的氣息,從而提高自己演奏的質(zhì)量。演奏者需要根據(jù)不同作品的風格來運用自己的氣息,例如在演奏維也納古典音樂時,小號演奏者需要注意控制自己的吹奏強度,在演奏過程中氣息變化的幅度不能夠太大。但是在演奏浪漫風格的音樂時需要注意整個演奏過程中的思想感情的變化,從而增強演奏的效果,此時演奏的氣息幅度要明顯大于古典音樂的氣息變化。由此可以看出,演奏者的氣息變化對整個演奏作品的風格影響巨大,只有在正確的呼吸方式下才能夠很好地完成作品的演奏,符合作品的表達風格。
(三)演奏者的整個修養(yǎng)
演奏者對氣息的控制是一個隨著演奏者水平提高的變化過程,最初的演奏者可以對呼吸的方式進行控制,隨著演奏水平的提高,演奏者需要對自己的氣息進行控制,是一種音樂修養(yǎng)的積累。小號演奏者的水平在不斷提高的過程中,其整體綜合素質(zhì)也在不斷地提高。小號演奏者從最初的演奏掌握演奏的方式,逐漸發(fā)展到表達小號中的感情,這是一個不斷地積累,不斷學習的過程。演奏者需要深刻地體會音樂的色彩、感情,對音樂進行深入地了解,理解其中的律動內(nèi)涵,從而表達其中的思想感情。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對精神文明的要求不斷地提高。小號是一種相對高雅的藝術(shù)形式,在人們的藝術(shù)生活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小號演奏者需要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和音樂素養(yǎng),從而能夠演奏出更多的優(yōu)秀作品。
[1] 張楠.小號演奏四大要素中呼吸、吐音的類型及其訓練方法[J].黃河之聲,2014,05:70-72.
[2] 張海力.胡梅爾降E大調(diào)小號協(xié)奏曲的演奏風格[J].大眾文藝, 2014,13:141.
[3] Jason Dovel,王增鑫.“每日練習”與身體機能和音樂技能的增長[J].內(nèi)蒙古大學藝術(shù)學院學報,2014,04:30-32.
[4] 范衛(wèi)剛,楊承帆.美聲唱法與小號演奏的相互借鑒——論在小號教學中“美聲”的應用[J].四川戲劇,2016,04:173-176.
付少?。?981-),男,河北人,遼寧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小號演奏、交響樂、素質(zhì)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