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林
(滁州市機電工程學校,安徽滁州239000)
翻轉課堂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中的應用
☆李成林
(滁州市機電工程學校,安徽滁州239000)
在中職教育中,機械基礎課作為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課程,是中職機械類專業(yè)的專業(yè)基礎必修課。通常本課程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熟知常用機械的基本理論和運動規(guī)律,了解常用機械及通用零部件的類型、特點、工作原理及應用等基礎知識,從系統(tǒng)的高度,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機械問題的能力,提高機械操作水平與工藝。
翻轉課堂;中職機械;機械基礎;教育教學;實踐探索
現階段機械基礎課主要是通過教師在課堂上的講解使學生掌握基本的機械知識和理論體系,然后經過課后實訓和實習操作等方式,讓學生理解和精通。然而,這種教學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使得學生在一定程度上過于依賴教師的課堂講授,而非通過獨立思考來理解課程,這會導致學生因教師的授課方式和其他客觀因素等問題,影響學習的效果,并且會對不同學習程度學生的獨立自主學習和職業(yè)素質的培養(yǎng)造成不利影響。為了彌補以往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與缺陷,提高教學活動的實際效果,通過應用翻轉課堂,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隨著互聯(lián)網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新媒體技術的不斷延伸,翻轉課堂在教育領域中應運而生。在課程開始前,學生通過觀看微課,即專業(yè)教師提前錄制的視頻,提前預習知識點;在課堂上,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會更多地傾向于解決學生在前期自學階段無法解決的問題。這種開創(chuàng)性的課堂教學模式,不僅能有效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而且從一定程度上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微課是一種新穎的知識傳播載體,但不局限于視頻、互動軟件等,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提前獲得所學內容的知識點。同時,與微課相對應的會有相關配套的課后練習、教師點評等模塊。微課的主要特征是便捷性,可隨時隨地觀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故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引進和發(fā)展,會有效改善現階段傳統(tǒng)課堂的現狀,為中職機械基礎課教學提供一種新的思路。
(一)緊密結合教材內容,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工作
初次接觸機械基礎課程的學生,必然會遇到紛雜繁多的問題,而且依據以往的教學經驗,學生遇到的共性問題比例相當大,使得教學工作的重復性很高。例如:在中職機械基礎課程教學中,有關機械連接方面的知識一直是學生學習的重點難點,這部分內容覆蓋的知識面廣而精,包括材料力學和工程力學等方面的知識。在開展教學工作前,通過課前的微課學習、教師教授期間的答難釋疑、以及課程結束后對針對性題目的聯(lián)系和知識體系的歸納,讓學生盡可能帶著疑問去學習、去鉆研,這就會使得課堂學習效率獲得極大的提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與交流的積極性,學習效果也會顯著增強。
(二)課堂答疑解惑,提倡雙向交流
雖然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會大大提高課堂學習效率,但是同時也會遇到類型多樣的問題,某些問題雖然可以根據以往教學內容和教學經驗進行處理,但是由于學生思維模式活躍、人數眾多等特點,肯定會出現一些具有典型意義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收集這些問題并且集中答疑解惑,在解決大部分學生疑問的同時,使得信息能夠實現共享。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從頭至尾都在貫徹以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倡導師生思維碰撞,頭腦風暴。使課堂成為知識的交流互通平臺,強化學生知識獲取的質量和速度,而不再是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填鴨式的教學方法。
(三)加大相關教學應用人員和資金投入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學校無論從人員配備還是資金扶持上應滿足相應的要求,否則,便不會達到預期的效果,其實質就是利用互聯(lián)網、新媒體以及微課教學形式的優(yōu)勢,不斷促進翻轉教學在中職機械基礎課上的教學運用。翻轉課堂在中職機械基礎課中的運用,是對傳統(tǒng)中職機械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
(四)對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反思
通過在中職機械基礎課中開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對機械基礎的學習動力,在翻轉的課堂上可以因材施教,讓具有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獲得相對應的講解和收獲。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翻轉課堂教學也會遇到一些難題和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教師綜合素質亟待提升
實施翻轉課堂的前置條件就是教師會熟練制作課前視頻、善于歸納總結問題、課堂上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這些都對開展翻轉課堂的教師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除具備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教學能力外,還必須掌握一定的信息化設備操作能力,需要熟練掌握使用錄屏軟件、剪輯視頻軟件以及具備刻錄光盤的技術,這對于非計算機專業(yè)的教師而言,肯定會有一定的難度。同時也對教師的課程理解水平、錄音的質量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教學資源制作有待加強
翻轉課堂的課前視頻要適應中職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思維習慣,錄制視頻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特點。首先,教學目的要清晰,針對性要強。其次,錄制的課程視頻要具有暫停和回放功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要便于操作。同時,教師也可利用互聯(lián)網共享的優(yōu)質課程視頻,在合法合規(guī)的情況下,將其制作為翻轉課堂教學的內容,豐富教學資源。
3.家長的參與力度需進一步加強
翻轉課堂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微課的課前視頻進行前期自學,因此,對自制力不強的學生來說,家長的監(jiān)督角色就顯得尤為重要。家長可以配合教師在學習的前期采取一定的引導和激勵措施,并及時將學生的學習情況反饋給學校教師。這樣可以使教師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前謀劃相對應的教學策略,針對不同的學生因材施教。通過學校和家長的有效監(jiān)督,進一步改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良習慣,使得組織的教學活動更加有效。
翻轉課堂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而言是一場創(chuàng)新性的變革,通過前置問題,教師及時參與講授,注重溝通交流,轉換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模式與手段,不同于以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目前翻轉課堂與微課都還處于探索階段,隨著互聯(lián)網時代又一波浪潮的臨近,以及國家對中職教育事業(yè)的不斷投入,未來翻轉課堂會隨著教育方式的創(chuàng)新和改革不斷推進,朝著更加深入的方向探索。
[1]宋朝霞,俞啟定.基于翻轉課堂的項目式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4,(01):96-104.
[2]趙興龍.翻轉課堂中知識內化過程及教學模式設計[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02):55-61.
[3]何朝陽,歐玉芳,曹祁.美國大學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啟示[J].高
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2):148-151+161.
[編輯:閆長松]
G434
A
1671-7503(2017)05-005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