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淑敏
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管理
蔣淑敏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和干預管理方法。方法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并統(tǒng)計有可能導致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原因。結(jié)果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間總計發(fā)生50例感染,感染幾率為25%,其中呼吸系統(tǒng)感染的最多。根據(jù)研究顯示,患者發(fā)生感染的因素與患者的年齡、住院時間長短、長期持續(xù)使用廣譜抗菌藥物和患者自身是否患有其他基礎疾病等有關。結(jié)論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有很多,其中包括患者的的自身免疫力、用藥情況、住院時間長短有關,在對患者進行治療的同時,應采取效應的護理措辭,降低患者感染的幾率。
老年冠心?。会t(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干預管理
醫(yī)院感染的含義是指在醫(yī)院進行住院治療的患者在院內(nèi)遭受感染,其中包括住院期間的出現(xiàn)感染和出院后出現(xiàn)的感染,不包括住院前或潛伏期的感染[1]。老年冠心病患者,由于病癥較重,患者年齡又偏大,自身免疫力低,因而該類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幾率較大[2]。本院為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幾率同時研究出相應的干預對策,對2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的分析,探討感染的原因并尋求干預的對策,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現(xiàn)進行如下報道。
選取本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入選患者均符合標準,經(jīng)心電圖等檢驗,確診患有冠心病,并且均為入院2 d后出現(xiàn)感染的癥狀。其中,男性患者123例,女性患者77歲,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5.0±6.3)歲。
對200例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查閱所有患者住院期間的病例,并記錄患者住院期間的感染情況,自制感染原因統(tǒng)計表,估計可能造成感染的原因如患者性別、年齡、住院時間、使用廣譜抗菌藥物的時間、患者是否患有嚴重基礎疾病等,并將上述可能原因填入自制統(tǒng)計表中,將可能導致醫(yī)院感染的因素與實際感染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3]。根據(jù)實際問題研究出相應的對策,具體對策為:(1)增強無菌意識,加強對醫(yī)院的消毒工作,并且制定探訪制度,避免因患者接觸過多的細菌而導致感染[4];(2)合理運用抗菌藥物,不要過度的使用抗菌藥物,避免患者因抗菌藥物使用時間過長而導致醫(yī)院感染;(3)注意增強對患者的清潔工作,同時通過飲食或合理活動等方式,幫助患者曾強免疫力,從根本抵擋細菌的侵入[5];(4)對患者進行密切監(jiān)測,避免一切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行為[6]。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處理,導致醫(yī)院感染的因素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根據(jù)統(tǒng)計資料顯示,200名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男性患者123人,感染數(shù)32例,感染率26.0%;女性患者77人,感染數(shù)18例,感染率23.4%,感染占比基本持平,但感染患者多為呼吸道感染(χ2=0.176 0,P>0.05)。
200名患者中,小于70歲的93人,感染數(shù)12例,感染率12.9%;大于70歲的107人,感染數(shù)38例,感染率35.5%,大于70歲的患者感染幾率高于其他患者(χ2=11.735 4,P<0.05)。
200名患者中,住院時間小于5天的103人,感染數(shù)18例,感染率17.5%;住院時間大于5天的97人,感染數(shù)32例,感染率33.0%,住院時間超過5天的患者感染幾率高于其他患者(χ2=10.703 6,P<0.05)。
200名患者中,使用抗菌類藥物不到20天的患者82人,感染數(shù)8例,感染率9.8%;使用抗菌類藥物超過20天的患者118人,感染數(shù)42例,感染率35.6%,使用抗菌類藥物超過20天的患者感染率高于其他患者(χ2=13.760 5,P<0.05)。
200名患者中,有較嚴重的基礎疾病患者105人,感染數(shù)32例,感染率30.5%;無基礎疾病患者95人,感染數(shù)18例,感染率18.9%,有較嚴重的基礎疾病患者感染率高于其他患者(χ2=9.255 1,P<0.05)。
經(jīng)本院對患者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得出,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發(fā)生幾率主要與年齡、住院時間長短、長期使用廣譜抗菌藥物以及患有較嚴重的基礎性疾病有關,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性別無關。
在本文的研究中,可能導致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因素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冠心病本身容易導致患者體內(nèi)供血不足,免疫力下降,因而在同樣的住院條件下,冠心病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幾率更高,同時老年患者因其身體老齡化,各項生理功能均衰退,并且伴有嚴重的基礎性疾病,更容易導致醫(yī)院感染的情況出現(xiàn)[7]。一般住院時間長的患者,說明病癥較重,免疫力較低,并且長期住院空氣質(zhì)量不佳,雙重原因?qū)е禄颊叩母腥編茁瘦^高。而患者長期使用抗菌藥物,使患者體內(nèi)的有益菌群受到了破壞,導致患者感染,或因患者的耐藥性增大,導致患者不僅感染率增高并且難以控制[8]。
針對本文探究出的導致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原因,研究出了相應的對策,本著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原則,將可能導致患者感染的因素解決,從而降低患者的感染幾率,結(jié)果中的數(shù)據(jù)充分表明了危險因素分析及干預管理的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患者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的幾率較高,并且患者的年齡、自身免疫力情況、醫(yī)院環(huán)境、使用抗菌藥物的時間長短、患者住院時間長短、患者是否患有嚴重基礎疾病,均是造成患者產(chǎn)生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臨床應針對上述因素,采取相關的干預措施,降低患者的感染幾率,同時繼續(xù)對感染因素進行研究,以完善信息。
[1]黃鸚,張小清,陳琴,等.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對策[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下旬),2016,13(12):57-58,61.
[2]王利然.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因素的調(diào)查[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6,13(15):66-68.
[3]李蕊,王丹丹,蘇艷,等.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病原學調(diào)查與預防 [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6):1322-1324.
[4]商顯鳳,楊鳳,肖齊鳳,等.冠心病監(jiān)護病房醫(yī)院感染危險因素分析及護理對策研究[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5,36(2):190-191.
[5]俸永紅,蒙漫史,王茹,等.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療后醫(yī)院感染的分析 [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16):3677-3679.
[6]高祖玲,肖順瓊,李國?。煌咕桨钢委熇夏旯谛牟』颊哚t(yī)院感染的有效性與安全性評價[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22):5158-5159,5171.
[7]張麗霞.老年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及護理干預措施分析[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雜志(電子版),2017,5(1):118-119.
[8]鐘佳倚,楊慧慧.冠心病患者醫(y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J].臨床醫(yī)藥實踐,2017,26(3):192-193,221.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 Management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JIANG Shumin Health Ward, Inner Mongolia Chifeng Hospital,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0, China
ObjectiveTo study the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method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Methods2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5 to August 2016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causes of nosocomial infection were analyz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A total of 50 infections occurred in 200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 infection rate was 25%, among that the respiratory infection was the most common.According to the study,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atient's age are length of stay, length of stay, long-term use of broad-spectrum antibiotics and whether the patient has other underlying diseases.ConclusionThere are many risk factors of hospital infec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cluding the patient's immunity, medication, hospitalization tim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should take care the wording effect, reduce the risk of infection.
elderly coronary heart disease; nosocomial infection; risk factors; intervention management
R473
A
1674-9308(2017)25-0126-02
10.3969/j.issn.1674-9308.2017.25.069
內(nèi)蒙古赤峰市醫(yī)院保健病房,內(nèi)蒙古 赤峰 02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