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崔紅玲
好前程是“計較”出來的
文_崔紅玲
我下定決心,在新的崗位,
更要好好“計較”,
不辜負老總的信賴。
我辭職后,轉(zhuǎn)行到一家公司當檔案管理員。干這差事,枯燥乏味,關(guān)鍵是很難干出成績。我偏偏跟這“不好”的工作較上了勁兒,不僅將檔案整理得井井有條,而且留心各種資料折射出來的問題。
三個月后,公司開展意見征集活動,我作了一份圖文并茂的報告。由于報告既規(guī)范又精美,很快引起了老總的注意。我意識到,當你干好不好做的工作,對工作的熟悉性就會大大提升,以后做類似工作時也會比較順利。
不久,我因一個失誤,差點給公司釀成不小的損失。那天,銷售部主任打來電話,說電腦出現(xiàn)故障,電子資料看不成,但急著與客戶談業(yè)務(wù),讓我將檔案室的紙質(zhì)版資料給他。找到了檔案盒之后,我翻了幾遍都沒找到那份材料。十幾分鐘后,他連打了幾個電話催促,我急得腦門冒汗,又查看了銷售部所有資料,就是找不到。銷售部主任只好放棄等待,趕往與客戶約好的地點。慶幸的是,在他離開沒多久,我在抽屜中找到了那份資料,及時送了過去,避免了一筆損失。
這次的失誤,是因為我急著下班接孩子,將未完成的工作留到第二天,而第二天忘記歸檔所致。之后,我給自己定下一條規(guī)矩——今日事,盡量今日畢。如果有特殊情況,只能放到第二天辦理的,就做好備忘錄。我還買了一個記事板,掛到檔案室最醒目的位置。
從那以后,類似的“失誤”再沒有重演。老總在到科室檢查時,發(fā)現(xiàn)了記事板,聽我講了備忘錄的由來,一向不茍言笑的他浮起笑意,對大家說:“對工作的失誤計較,會減少工作的風險。能面對失誤,并解決問題的人,才能擔當大任!”年終評先進,檔案室第一次擠入先進部室,老總為我設(shè)置了一個“金管家”獎項。
只是,我發(fā)現(xiàn)幾個同事對我不冷不熱起來。幾次,他們有說有笑地圍在一塊整理資料,我一湊過去,話題立刻就會中止,有的不聲不響地走開。我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一天下班后,我邀請老吳出去喝茶。老吳聽我說了心中的委屈,稍稍猶豫,告訴了我“因”之所在。原來,我是最后一個到檔案室的,卻在短時間內(nèi)贏得了老總的青睞,其他同事感覺沒面子,不免嫉妒我。
之后,我以晚輩自居,為同事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老總再到科室檢查的時候,但凡對我提出贊揚,我都會說成績是大家的,單靠我一個,難免考慮不周到。漸漸地,我贏得了同事們的理解。
過了一段日子,辦公室主任的崗位出現(xiàn)空缺。老總心中有兩位人選,一個是我,一個是老王。我雖然能力比較強,但老王閱歷豐富。老總猶豫不定時,便進行民意調(diào)查。結(jié)果,我的同事給予我很高的評價。老總認為,辦公室主任要有非常強的凝聚力,不然執(zhí)行力會大打折扣。于是,他果斷地提拔了我。
我下定決心,在新的崗位,更要好好“計較”,不辜負老總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