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山 (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510000 )
淺析情感化設計中顏色的重要性
李東山 (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 510000 )
顏色是情感化設計中最具有動態(tài)屬性的元素之一,色彩的情感化設計,可令設計師的作品更加豐富多彩,增強用戶體驗,使我們對身邊不經(jīng)留意的情感與設計產(chǎn)生存在感。本文嘗試通過探析色彩運用案例中設計師對顏色的詮釋,來表達作者對空間、環(huán)境、人、色彩的理解,以及設計師的思緒、色彩與空間交織的情感感應,詮釋一種主觀色彩情感的反應也可以成為一種設計師的設計表達語言的觀點。
色彩;情感化設計;情感關聯(lián);情感感應
情感是人對外界事物作用于自身時產(chǎn)生的一種生理的反應。是由需求和期望所決定的,當這種需求和期望得到滿足時會令人產(chǎn)生愉快、喜愛、苦惱、厭惡等情感。作為一種表達方式的情感化設計,它能夠使得設計師的概念和構思得以詮釋和表現(xiàn),在經(jīng)濟、文化和政治快速發(fā)展的今天,這種情感化的設計表達將滲透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顏色是情感化設計中最具有動態(tài)屬性的元素之一,它會使我們對身邊不經(jīng)留意的情感與設計產(chǎn)生存在感,為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增添香料和靈魂,令其散發(fā)出微妙、喧鬧抑或大膽的活力。這種對我們生活帶來影響的固有力量和能量的產(chǎn)生,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顏色帶來的情感關聯(lián),可能是作為主體,或作為能流行全世界,為大家所共識的文化意義存在。翻閱藝術與設計的歷史長卷,我們可以很輕易從中找尋出許多因色彩情感關聯(lián)而存在的藝術家,比如大家所熟知的畫家——安迪?沃霍爾1,他通過繪畫來表達當時高度發(fā)達的商業(yè)文明社會中人們內(nèi)在的感情;還有一位是被人們譽為“色彩先生”的美國著名的室內(nèi)設計師杰米?德瑞克(Jamie Drake),他喜歡運用大膽的色彩來制造一種“色不驚人死不休”的室內(nèi)風格,把不同空間的主體通過色彩和式樣來融合,搭配精妙,不落俗套。
色彩可以為藝術家和設計師作為一種語言來表達,由于它們可以被人類情感所感知,不同的顏色可以很自然地人類產(chǎn)生不同感覺、情緒和知覺。
從繪畫到設計,色彩的情感化運用經(jīng)過一個漫長的發(fā)展階段,許多設計師已經(jīng)由直接地、理性地設計,結合材料的白色,黑色和灰色的外飾面,轉(zhuǎn)向在沒有界限的顏色里進行選擇,這就是顏色在情感化設計中所帶來的財富。例如斯圖加特市中心的一個非常有特色的小型商業(yè)空間——Nama,它在室內(nèi)設計中使用象征著太陽和光的“黃色”,使整個空間有一個明亮和和諧的效果,給人帶來光明和溫暖,同時它還輻射生活的熱情,以及促進在這個空間里的人與物的溝通。
紅色是溫暖如愛的顏色,但血也是紅色,所以火和戰(zhàn)斗也與這種顏色連接,使用它作為危險警告信號。在Lelystadt的劇院,設計師在概念上把它作為荷蘭誠實上的夜晚太陽,所以把紅色作為建筑的心臟,輻射這種顏色的溫暖;再如,Dock 47(夜總會區(qū)和漢堡港之間的主要辦公大樓)在信號紅色的街道上聳立著。
藍色創(chuàng)造了心理上的膨脹效應,例如海洋和天空,同時它也是一種清晰的顏色,代表智力和心靈:海爾布隆的平鋪學校的“藍色”代表的不僅僅是設計師最喜歡的顏色,也是學習和知識的象征。在東京,白色藍色和黑色的住宅建筑里有著非常多的書籍愛好者,他們會把收集的各類書籍專門放在藍色貨架上。
綠色是一種寧靜的顏色,可以使人聯(lián)想到自然,是我們生活的基礎。綠色是一種介于冷藍色和溫暖的黃色之間的顏色,有協(xié)調(diào)和平衡的作用:教育機構涂以這種平衡色,可以很自然地傳達給家長和孩子,這是一個可以將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長久傳承的場所。萊茵河銀行地下停車庫的建筑師為了給進入停車庫的顧客營造一種“萊茵河畔在等待您的到來”的心理效果,將草甸運輸?shù)匠錆M灰色的地下車庫。
設計師的色彩理念的應用往往也會超出以某種顏色粉刷墻壁的概念,讓材料和顏色相互補充和溝通,同時也為觀察者開辟了一個內(nèi)部和外部的新視角。例如一個歷史悠久的修道院花園因為透明窗簾而變得閃爍,營造一個現(xiàn)代的消費性質(zhì)的寺廟浸在綠色的光線中的效果;在粗糙的混凝土面板上涂上一層黃色的油漆,突然間似乎是雞尾酒酒吧和小吃店之間的身份交換;樺木樹干以其特有的黑白色作為半透明的房間分隔,給周圍環(huán)境增添絲絲自然風光氣息;火紅地毯是橡膠顆粒的軟地板,它能充分將一個灰色廣場豎立出市政大廳的氣勢。
現(xiàn)實中的設計師,商家和消費者對色彩的偏好,并不是一夜所產(chǎn)生的變化,而是根源于其在情感化設計中所帶來的商業(yè)價值和對人們思維的個性化表達。成功的色彩情感運用的作品,能抓住用戶注意力,誘發(fā)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緒反應,通過影響人的生理刺激,與用戶產(chǎn)生情感感應,而隨后產(chǎn)生使用動作或消費行為。
色彩能使情感化設計增強用戶體驗,同時體現(xiàn)了設計師對消費者喜好的尊重和情感方面的挖掘。這就要求設計師在做情感化設計過程中,不能只停留在顏色名稱的膚淺層面上,我們必須用明度,色相,純度這些要素的準確數(shù)據(jù)來給顏色命名,我們要設法用言語和文字去確切傳遞顏色的信息;色彩的概念看似簡單,其實對設計師的要求嚴格,例如色彩的對比度是形成和動感色彩關系的重要方式,借助于色相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面積對比等手段,這要求設計師必須了解,掌握色彩的相互關系及其特征。
顏色對人產(chǎn)生的影響和人們對顏色的反應都是主觀的,因此設計師為他們的設計項目選擇顏色也可以是多樣化且不循規(guī)蹈矩。色彩的情感化設計,從色彩上講使得設計師及其項目更為豐富多彩,設計師嘗試通過顏色來詮釋對環(huán)境,空間,人,色彩的深刻理解,抑或隱約地向人們表達設計師的思緒、色彩與空間設計所交織的情感;通過不斷的實驗與實踐,讓設計師的顏色更具個人特征和情感化。
注釋:
1.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1927-1986)美國波普藝術運動的發(fā)起人和主要倡導者。他有一句著名的格言:“我想成為一臺機器”,恰與杰克遜?波洛克所宣稱的他“想成為自然”形成鮮明對比。
[1](美)邁克爾?R?所羅門著,盧泰宏、楊曉燕譯.消費者行為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1.
[2](美)唐納德?A?諾曼,梅瓊譯.設計心理學[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1.
[3](日) 原研哉,朱鍔譯.設計中的設計.[M].山東: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1.
[4](美)諾曼著.付秋芳,程進三譯.情感化設計[M].北京:電子工業(yè)出版社 2005:1.
[5](美)約瑟夫?阿爾伯斯著.李敏敏譯.色彩構成[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2:1.
李東山,男,1986年,廣東揭西人,廣州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