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宜準
等一樹山茶花開
◎歐宜準
記憶里故鄉(xiāng)的三月,總是溢滿了山茶花的味道。每到春來,當院前的桃花還未染成緋紅,當群燕還未啾啾喳喳地銜泥筑巢時,原野山頭上,便開滿了大片大片的山茶花。
山茶花盛放時的景象真美,就像是童話里描摹的一般,綺麗爛漫。就是在那一簇簇被綠意覆蓋的叢中,一朵兩朵、八朵十朵,紅的白的就連成了一片。綠的葉襯上白的朵,被枝柯盈盈托舉著,清純得宛如十五六歲的少女;或者又是一片緋紅,在綠叢中怒放,以壓迫性的姿態(tài)傲立枝頭,這情景,頗有幾分紅拂女夜奔的氣勢。而當一山兩山的山茶花同時盛放,那一片一片的紅白便有了威懾人心的力量,像是生命的宣言,擲地有聲。
記憶中的童年,總是會在春日和好友去山間撿拾枯枝朽木。大的背簍和小的身軀不相勻稱,往往只露出一雙纖細的腿和一顆不時轉動的小腦袋。初春的陽光很暖,照在人身上有一種酥麻的感覺。走得累了,便躺在草叢間。這時,周遭的山茶花,便會成為我們的“腹中物”。
摘下正“新鮮”的山茶花,攫去花瓣,那叢叢花蕊間便裹著無窮的蜜意。在這時,孩子們總會化身為一只只小蜜蜂,貪婪地吮吸著花蕊里頭蜜一般的汁液。每當一朵花被我們食啜干凈,叢間便是一片狼藉,像是經受過風雨的摧殘一般。孩子們顧不得這些,那唇齒間殘存著的山茶花的清香總愛挑逗他們的味蕾。偶爾,黃色的花粉沾上了唇角,下山的時候便連同柴木一起帶回了家中,甚至夢中。那時的我們,也正如山間的茶花,朵朵攢聚在一起,度過一個又一個尋常的年月。
時隔多年,現(xiàn)在回想起幼時食花的情景,總覺得十分罪過,而當初一起食花的伙伴也早已物是人非。或已為人婦,或遠走他鄉(xiāng)。記得上次回去參加好友的婚禮,看著她站在人前端莊有禮地笑著,我竟有種想落淚的沖動。什么時候,那個食花的小女孩竟也這般亭亭玉立了。
很想問她是否還記得小時候一起食花的情景,卻總覺得不合時宜。時間在往前行進,人也當追趕上它的步伐。耽于過去,總是會使人生出無限的悵惘。就仿佛是看到一山的茶花凋落,遍地都沉浸著零落的哀傷。
記得山茶花還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耐冬花”。這主要是由于它的花期是從十月到次年五月,跨越了冬春兩季,所以才得名耐冬。但人生又何嘗不是這樣?災難、疼痛、離別、錯失,這樣的嚴霜寒冬總會有,既然無法逃避,何不選擇凌寒而放?每個人都希望一帆風順,美夢成真,可是坎坷與挫折又總是結伴而行。耐冬,唯有耐過寒冬,才能抵達盛放的時節(jié)。堅強、剛正、謙和,每一個人都有可能成為這樣的山茶花。
時近冬月,公園里的山茶花還未開。只是在那些綠色的葉間,隱約著一顆顆飽滿的花苞已露出了頭角。雖然時光如箭,歲月如梭,但我仍在等待,等待那一樹山茶花開。
歐宜準,男,漢族,八九年生,湖南醴陵人、工學學士;作品散見于《工人日報》《人民代表報》等報刊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