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劉師培“國學”的“東學”淵源

    2017-01-27 13:07:14史少博
    管子學刊 2017年2期
    關(guān)鍵詞:劉師培國粹國學

    史少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6)

    ?

    學術(shù)考辨

    劉師培“國學”的“東學”淵源

    史少博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人文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6)

    近代國學大師劉師培,是古文經(jīng)學家,也曾是政治上的活躍人物。1907年,劉師培在章炳麟等人的邀請下,攜夫人一同東渡日本,其思想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其一,劉師培借鑒日本的國粹思想。劉師培是中國近代最早使用“國粹”詞匯的國學者之一,據(jù)學者考證,“國粹”一詞,是日本學者把英語Nationality一詞翻譯成日文的詞匯。東渡日本的劉師培也深受日本“保粹”派的影響,借鑒日本的“國粹”詞匯而力圖保護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由于我國的近代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蝕,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盤接受,借鑒日本的“國粹”思想,于是在國內(nèi)也開始了保存“國粹”的運動。其二,劉師培汲取日本近代的反專制思想。在日本劉師培受到了日本早期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劉師培夫婦在日本成立了“社會主義講習會”,宣傳社會主義。其三,劉師培“國學”深受日本思想的影響。劉師培受到日本國學復(fù)興日本“古學”的影響,也主張復(fù)興中國“古學”,挖掘本國文化之固有精神。

    劉師培;國學;東學;國粹;淵源

    “國學”即一個國家的固有之學。中國近代學者一般把日本之學稱為“東學”。劉師培是近代的 國學大師、古文經(jīng)學家,也曾是政治上的活躍人物。生于1884年,1919年36歲英年早逝 ,是江蘇儀征人。劉師培曾擔任北京大學教授,著有《左盦詩錄》《左盦集》《左盦外集卷》《詞錄》《中國民約精義》等著作。在1907年,劉師培在章炳麟等人的邀請下,攜夫人一同東渡日本,其思想深受日本文化的影響,具體分析如下:

    一、劉師培借鑒日本的國粹思想

    “1920年,日本學者小島祐馬發(fā)表了《劉師培之學》一文。……概述了劉氏學術(shù)的淵源及其國粹主義活動的主要方面。”[1]11據(jù)學者考證,“國粹”一詞是日本學者把英語Nationality翻譯成日文的詞匯,含有“民族精神”“民族性”等含義,日本思想家三宅雪嶺認為“國粹”是“一種無形的精神; 一個國家特有的財產(chǎn); 一種其他國家無法模仿的特性?!盵2]251我們中國近代使用的“國粹”一詞,是二十世紀初有東渡日本的知識分子借用日本的概念。日本從明治時代開始,日本的資本主義發(fā)展迅速,政府出臺了“脫亞入歐”的政策,在政治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日本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一度歐化思潮席卷日本,日本明治十八年,福澤諭吉在《時事新報》上發(fā)表了題為《脫亞論》的文章,指出:“為今日謀,我國與其坐待鄰國之開明,共興亞洲,不如脫其伍,與西洋文明共進退。”[3]29為了在文化上對抗日本的全盤西化,于是日本一些學者掀起了保護國粹的運動,主要代表有三宅雪嶺,志賀重昂等,反對全盤歐化,主張保持日本的“國粹”。 三宅雪嶺著的《真善美日本人》,被譽為日本“國粹主義”的代表作。東渡日本的劉師培也深受日本“保粹派”的影響,借鑒日本的“國粹”詞匯,而力圖保護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粹,由于我國的近代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侵蝕,為了抵制西方文化的全盤接受,借鑒日本的“國粹”思想,于是也在國內(nèi)開始了提倡保存“國粹”的運動。1905年初,鄧實、黃節(jié)等人在上海成立“國學保存會”,并且規(guī)定《國粹學報》為其機關(guān)刊物,“國學保存會”以“發(fā)明國字,保存國粹”為宗旨。劉師培是《國粹學報》的重要的撰稿人。1919年1月26日,在劉師培的努力下,《國故》月刊社正式成立,《國故》月刊是“以昌明中國固有之學術(shù)為宗旨”的月刊,劉師培、黃侃擔任《國故》的總編輯。劉師培、章炳麟等國粹派主張復(fù)興古學,宣傳國學,保存國粹。

    劉師培是中國近代最早使用“國粹”詞匯的國學者之一。許守微指出:“國粹者,一國精神之所寄也,其為學,本之歷史,因乎政俗,合乎人心之所同,而實為立國之根本源泉也?!盵4]2“所謂‘國粹’,國粹派大致有三種說法:一指中國文化的精華,二指中國經(jīng)、史、子、集中反映的政治、歷史、哲學、文學各個方面的優(yōu)秀因素,三指中國民族精神?!盵5]42近代國粹派主張恢復(fù)中國的國學,挖掘中華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鑄造中國之國魂?!皣鴮W”與“國粹”的概念,學界一般都認為都借鑒于日本。對“國故”內(nèi)涵的闡釋,胡適認為:“‘國故’的名詞,比‘國粹’好得多?!绻v‘國粹’,就有人講‘國渣’。‘國故’(National Past)這個名詞是中立的?!盵6]

    劉師培深受日本“國粹”思潮之啟發(fā),也積極參加了我們中國保存國粹的運動。光復(fù)會是1904年在上海成立的革命組織。“在參加光復(fù)會的同時,劉師培還參與了國學保存會的發(fā)起和組織工作。1905年初,以中國教育會為紐帶,以《警鐘日報》《政藝通報》為主要園地的國學保存會和《國粹學報》的籌辦,都起了重要作用?!盵5]251905年2月23日,國學保存會的機關(guān)報《國粹學報》正式發(fā)行,《國粹學刊》以“發(fā)明國學”“保存國粹”為宗旨,劉師培不斷地為《國粹學報》撰稿,為近代國學、國粹理論做出重大貢獻。而《政藝通報》是鄧實、黃節(jié)于190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的,在介紹西方的同時,積極宣傳我國的國粹,從而激發(fā)我國民眾的愛國主義。劉師培是古文經(jīng)學家,他曾經(jīng)與章太炎一起提出了“國粹主義”的思路,主張依據(jù)中國傳統(tǒng)的歷史文化去設(shè)計中國的政治出路,在近代的1906年至1908年間,中國知識分子都在探索救國之路,“現(xiàn)實使得劉師培和章太炎等認識到,所謂國粹主義似乎很難解決中國紛繁復(fù)雜的現(xiàn)實政治問題,而學術(shù)上的創(chuàng)新也有待于傳統(tǒng)文化的學術(shù)研究實踐,一方面卻開始宣傳無政府主義。……至于劉師培晚年為袁世凱復(fù)辟鼓噪,更加證明了他一生追求的國粹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的軟弱無力?!盵5]序言

    “1906年12月5日(光緒丙午年十一月二十日)《國粹學報》第11號(總23期)出版,此期載有章太炎與劉師培討論‘樸學報’(即《國粹學報》的通信。信中肯定了鄧實、劉師培辦《國粹學報》振興古學的做法,但主要是批評《國粹學報》在小學、經(jīng)學、史學研究方面的不足?!秶鈱W報》經(jīng)學篇發(fā)表了不少經(jīng)學研究的文章,大都主張‘以今義通古義,以今制通古制’,并且還刊載過廖平《公羊春秋補正后序》和《公羊驗證補正范例》等闡發(fā)經(jīng)學微言大義的論述,體現(xiàn)出《國粹學報》編輯同仁在傳統(tǒng)經(jīng)學中尋找經(jīng)世良方的苦心。章太炎一方面肯定《國粹學報》經(jīng)學研究突破家法限制的長處,另一方面又反對將經(jīng)學研究與致用聯(lián)系起來?!盵5]73-74

    19世紀80年代,為反對日本政府的歐化政策在日本興起了國粹主義思潮,深深地給劉師培思想以沖擊,劉師培在日本期間,博覽全書,接受日本文化的熏陶,無疑日本的國粹主義思潮給予了很大影響?!班崕熍嗟摹锻砬鍑馀伞幕枷胙芯俊贰褔馀芍鲗熍嘣谶@方面的貢獻進行了具體評價?!盵1]23“馬丁·伯納爾的《劉師培與國粹運動》一文……它側(cè)重探討劉師培與國粹派的關(guān)聯(lián)……并提出劉氏某些思想的西方淵源及日本國粹思潮對中國國粹派形成的作用?!盵1]15日本的國粹主義是明治20年代日本社會的主流思潮之一,國粹主義在日本近代發(fā)展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日本“國粹主義”是在近代化過程中,由歐化走向民族化、本土化的一個歷史轉(zhuǎn)折點,但是也同時是日本由謀求民族獨立、轉(zhuǎn)向侵略擴張的帝國主義過程中出現(xiàn)的民族主義思潮。從時間上看,日本近代國粹主義比中國近代國粹主義思潮早,但中日兩國文化當時都有受西方文化沖擊的危機,故而中國近代學者在日本期間,很容易地接受、借鑒了日本的國粹主義思想,劉師培也是近代國學者之中,接受、借鑒日本“國粹”思想的一位。而日本近代的國粹主義,后來演繹成了狹隘的民族主義。

    二、劉師培汲取日本近代的反專制思想

    1907年劉師培東渡日本,“1907年春節(jié)應(yīng)章炳麟之約赴日本,任《民報》編輯。6月創(chuàng)辦無政府主義報刊《天義報》,組織‘社會主義講習會’。發(fā)表《司馬遷左傳義序例》《爾雅蟲名今釋》《物名溯源》及《續(xù)補》《儒學法學分歧論》……”[5]235

    在日本劉師培受到了日本早期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劉師培與妻子在日本成立了“女子復(fù)興會”“社會主義講習所”“農(nóng)民疾苦調(diào)查會”,創(chuàng)辦了《衡報》《天義報》,組織翻譯《共產(chǎn)黨宣言》等,宣傳社會主義理論,主張廢除等級制度。劉師培的反對專制思想,主要是受了日本近代幸德秋水等人的社會主義思想影響。幸德秋水,日本社會主義思想家與活動家,在日本與片山潛一起于1901年創(chuàng)立了社會民主黨。1901年4月,幸德秋水發(fā)表了《我是社會主義者》,宣傳馬克思的社會主義;幸德秋水還出版了《社會主義神髓》《二十世紀之怪物——帝國主義》等著作。幸德秋水創(chuàng)辦了《平民新聞》,宣傳社會主義,致力于反對專制暴政、反對戰(zhàn)爭的活動,主張進行合法的斗爭。 1910年,日本反動政府逮捕了幸德秋水1911年被殺害。劉師培1907年東渡日本期間,對日本當時日本的社會主義思想很感興趣,并且汲取其思想,于是創(chuàng)辦了《天義報》,“所創(chuàng)辦《天義報》的目的就是要補充以往言革命之不足……1907年8月31日,社會主義講習會第一次大會于日本東京牛込赤城元町清風亭開幕,到會者九十余人?!盵5]59-63劉師培以日本的早期社會主義思想為媒介,吸取了某些社會主義思想,并且主張平等,反對專制。劉師培發(fā)表了大量的文章,反對專制。1907年在《民報》《天義報》發(fā)表許多政論文章,反對專制,宣傳社會主義。

    1903年即光緒二十九年,陶成章、魏蘭等人在東京醞釀,1904年陶成章、魏蘭等人回國與蔡元培商議,于1904年11月在上海成立了光復(fù)會,也叫做復(fù)古會,劉師培也參加了“光復(fù)會”。劉師培不僅吸取了日本的社會主義思想,還吸取了日本近代“國粹”主義思想,在反思中國的“國粹”中,也發(fā)現(xiàn)了清代戴震也有反對專制思想,于是又對戴震的研究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戴震(1724—1777), 是清代的著名語言、文字學家、哲學家。戴震是以反對專制而聞名,戴震不僅反對專制,而且批判程朱的“理學”,對清朝的學術(shù)思想有很大的影響。章炳麟、劉師培都非常推崇戴震。劉師培在1905年到1907年之間,通過著的《戴震傳》、《東原學案序》等,闡釋了戴震的思想?!昂犹镢┮坏摹肚迥┲髡鹦蜗蟆詣熍酁槔吩u析了劉師培眼中的戴震形象,闡明劉氏何以推崇戴震以及這種推崇在清末所具有的意義?!盵1]15劉師培在日本期間,接受了日本早期的社會主義思想,也接受了日本早期的無政府思想,積極地反對專制。

    由上分析,劉師培等人東渡日本期間,受到了當時日本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深感人民的疾苦,于1907年成立了“農(nóng)民疾苦調(diào)查會”,征集反應(yīng)農(nóng)民疾苦的民間諺語與民謠,揭露專制統(tǒng)治下人民的苦難,揭露滿漢之間的不平等現(xiàn)象,認為推翻滿族貴族的專制是大義所在,理所當然。

    三、劉師培“國學”受日本近代“國學”思維之影響

    劉師培受到日本“國粹派”復(fù)興日本“古學”的影響,也主張復(fù)興中國“古學”,包括儒學在內(nèi)的先秦諸子之學。“1907年,劉師培:《近儒學術(shù)統(tǒng)系論》《清儒得失論》《近代漢學變遷論》《崔述論》《蔡廷治傳》?!盵1]771917年,北京大學的文、理、法三個學科分別成立了研究所,于是劉師培兼任了文科研究所的指導(dǎo)教師,指導(dǎo)研究 “文”和“文學史”。從 1918年開始,劉師培又擔任對經(jīng)學、史傳、中世文學史、諸子四科的研究。劉師培在學術(shù)上主張用新的方法研究,“他認為有必要根據(jù)近代認識水平對古代有關(guān)思想學術(shù)進行分類整理、詮釋和評價。對于古代學術(shù)的重心—經(jīng)學,劉師培也主張運用新的研究方法。其《經(jīng)學教科書》中有關(guān)《易經(jīng)》的研究,就列有如下的標題:《論易經(jīng)與文字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數(shù)學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科學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史學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政治學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政治學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社會學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哲學之關(guān)系》《論易學與禮典之關(guān)系》《論易詞》《論易韻》。在劉師培的研究中,《易經(jīng)》成了古代學術(shù)的寶庫,其中可以發(fā)掘古代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找到了‘社會進化之秩序,于野蠻進于文明之狀態(tài)?!盵5]120劉師培在“國學”方面,對小學、經(jīng)學、??睂W的研究卓有成效。

    日本江戶時代中期開始,日本的“國學”開始蓬勃發(fā)展,日本興起的“國學”,也有“和學”“皇朝學”“古道學”等別稱。日本近代的“國學”,主張從日本古典、歷史中挖掘自己民族獨有的文化、思想、精神,劉師培受到日本近代國學思維的影響,也更加關(guān)注我們中國自己的古代文化,并且進行了深入研究。劉師培潛心研究了中國的古典,研究了古書疑義舉例補、古歷管窺、《春秋左氏傳》答問、群經(jīng)大義相通論、理學字義通釋、字義起于字音說、轉(zhuǎn)注說、古政原始論、漢宋學術(shù)異同論、南北學派不同論、漢儒得失論、近代漢學變遷論、近儒學術(shù)統(tǒng)系論、舞法起于祀神考?!盵7]1劉師培的《周末學術(shù)史序》刊載于1905年的《國粹學報》一至五期,劉師培的《兩漢學術(shù)發(fā)微論》也在1905年至1906年的《國粹學報》上相繼發(fā)表,他的《南北學派不同論》也在《國粹學報》上陸續(xù)發(fā)表。劉師培還著有《近儒學術(shù)統(tǒng)系論》《清儒得失論》《國學發(fā)微》等。劉師培1907年在北京大學擔任教授時,給學生講授《尚書》、中國古代文學、《三禮》、訓(xùn)詁學等課程。劉師培講“仁”很獨到,他指出:“古代未造仁字,故人仁二字為互訓(xùn)之辭?!吨杏埂吩疲骸收?,人也?!献右嘣唬骸室舱?,人也?!职浮墩撜Z》:‘問管仲,曰:人也。’人即仁字,即所謂如其仁如其仁也。……而儒家言仁,亦主相親之義而言。有子以孝弟為仁之本,《中庸》言仁以親親為大,孟子言未有仁而遺其親者,又言親親為仁。……孔子以管仲為仁,言‘不以兵車’,‘民受其賜’,有益于民生也?!墩f文》訓(xùn)德為升……至許君訓(xùn)恕為仁者,則恕字古訓(xùn)釋為以己量人?!视^于恕字惠字之訓(xùn)仁,益足證許、鄭立言之確,阮氏之說精確詳明,亦仁字之真解也。”[7]118劉師培主張學術(shù)的生命力在于經(jīng)世致用,提倡社會批判精神?!皠熍鄤t認為,要求得孔學之真,就必須從孔學的學術(shù)淵源和學術(shù)特征加以分析,他認為:‘周室既衰,史失其職,官守之學術(shù),一變而為師儒之學術(shù),集大成者厥惟孔子?!?《孔子真論》)……他既不過高地評價孔子,也不一概否定孔子?!盵5]190-191又例如劉師培論“命”,既考據(jù)古代“命”會所,又不局限于古代“命”論,劉師培指出:“《說文》‘命’字下云:使也,從口令。蓋令訓(xùn)發(fā)號,而發(fā)號為人君之事,《說文》君子下云:口以發(fā)號。古人視君猶天,視天猶君,故君令稱為君命,而天令亦稱天命。中國前儒因敬天之故,咸信術(shù)數(shù)鬼神,信術(shù)數(shù)之學者,以命為秉于生初,非智力所能移?!墩撜Z》云:道之將行也與,命也;道之將廢也與,命也。公伯寮其如命何!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貴在天。孟子亦曰:孔子進以禮,退以義,得之不得曰有命。又言: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儒家信數(shù)之證也?!釉唬喝硕蒙疲km未至,禍其遠矣;惡而不好善,禍雖未至,福其遠矣。是儒道二家皆以行善可以獲福而行惡可以致災(zāi)也。佛家之說亦與相同?!w人與天爭,是為造命。天下無不可能之事,亂者咸可使之治,弱者咸可使之強,亡者咸可使之存,要立志于先而繼以實行之力耳。宋儒有言,為生民立命。漢人亦言:君相有造命之權(quán)。夫造命之權(quán),豈獨君相有之哉凡在生民無不具有此權(quán),欲為賢圣,則己身即為圣賢之人,欲圖富強則己國即為富強之國,命由己造,夫術(shù)數(shù)所能限,有豈鬼神所能令哉!”[7]123-125劉師培的“國學”,是在深入而全面地研究古典的基礎(chǔ)上,闡釋自己的觀點,從而彰顯中國古典中的內(nèi)在精神。劉師培提出:“民族思想者,國民獨立之性質(zhì)也,得之則存,失之則亡?!盵5]45劉師培在講授、研究中國古代國學的基礎(chǔ)上,闡發(fā)了其中固有的精神。劉師培憂國憂民,在闡釋中國古典的過程中,激發(fā)人民的愛國精神與反專制的意識,從中國的古典中提煉中華的民族精神。

    劉師培在國學方面,不是汲取日本的國學內(nèi)容,而是主要汲取了日本國學的思維方式、方法,被日本近代國學者對自己國家的固有文化的熱衷精神所激發(fā),潛心研究自己國家的固有文化,挖掘本國文化的固有精神,激發(fā)民族自豪感與愛國之心。

    [1]李帆.章太炎、劉師培、梁啟超清學史著述之研究[M].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

    [2]本山幸彥.三宅雪嶺集[M].東京: 築摩書房,1976.

    [3]広瀨玲子.國粹主義者の國際認識と國家構(gòu)想——福本日南を中心として[M].東京: 芙蓉書房出版,2004.

    [4]許守微.論國粹無阻于歐化[J].國粹學報,1905,(7).

    [5]方光華.劉師培評傳[M].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2015.

    [6]枕薪記錄.1921年7月胡適在南京大學的講演[N].國民日報, 1921-08-4.

    [7]劉師培.清儒得失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責任編輯:張越)

    2017-02-19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中國近代的國學與東學關(guān)系探究”(項目編號:15XZX005)的階段性成果。

    史少博(1965—),女,山東德州人,在日本早稻田大學做訪問學者一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dǎo)師。

    B259.9;G112

    A

    1002-3828(2017)02-0076-04

    數(shù)字對象唯一標識符

    10.19321/j.cnki.gzxk.issn1002-3828.2017.02.14

    猜你喜歡
    劉師培國粹國學
    未言心相醉,不在接酒杯
    中國國粹——京劇
    大灰狼畫報(2022年1期)2022-05-23 12:53:38
    “垂”改成“掉”,好不好?
    劉師培的 成功“秘籍”
    保護好我們的國粹
    中華詩詞(2019年10期)2019-09-19 08:59:34
    大師拜大師
    飄逸在方寸里的國粹
    學與玩(2017年12期)2017-02-16 06:51:18
    奮斗雞—我的國學日常
    中國漫畫(2016年3期)2016-06-20 06:32:48
    走進國粹臉譜大本營
    學生天地(2016年35期)2016-04-16 05:16:43
    沂水县| 万载县| 乌什县| 深泽县| 红原县| 新泰市| 藁城市| 景东| 财经| 韶山市| 吴堡县| 潍坊市| 乃东县| 织金县| 和林格尔县| 廊坊市| 郑州市| 招远市| 齐河县| 德保县| 西华县| 罗甸县| 淮阳县| 内江市| 蓬溪县| 黑水县| 武冈市| 大方县| 凤翔县| 伊金霍洛旗| 镇坪县| 河池市| 普格县| 澄城县| 井陉县| 乃东县| 杂多县| 香格里拉县| 奉节县| 东城区| 南昌县|